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328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81篇
综合类   806篇
农作物   117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2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神农架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0种,隶属于13目38科,占湖北省鸟类总数521种的2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种,湖北省保护鸟类28种,中国特有种鸟类14种。该区鸟类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H)为3.846,均匀性指数(J)为0.785,优势度(C)为0.034。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S)最高,为0.552 6;阔叶林—水域的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最低,为0.052 6。区系组成上,东洋种84种(60.0%),古北种42种(30.0%),广布种14种(10.0%),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膜孔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夏玉米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和抽穗期是玉米需水的关键阶段;相同灌水频率时,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灌水量时,耗水强度随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玉米产量与玉米生育期总耗水量之间呈良好的抛物线关系;膜孔灌夏玉米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较佳的需水量是2 546~3 410 m3·hm-2;灌水条件相同时,玉米膜孔灌比常规畦 灌的耗水量减少6.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3.3%,增产15.9%。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延迟收获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夏玉米适时延收提供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陕西关中地区设4个试验点(杨凌、咸阳、渭南、宝鸡),分别在各试验点夏玉米习惯收获时间的基础上延迟收获,测定不同延迟收获时间下夏玉米千粒质量、籽粒产量以及地上部分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在关中地区4个试验点,收获时间推迟10~24d,夏玉米千粒质量增幅为7.9%~40.9%,籽粒产量增幅为17.5%~33.3%。夏玉米叶片、茎秆、穗轴等器官中的氮、磷养分向籽粒转移,提高了籽粒品质;而茎秆中钾含量明显提高,叶片、籽粒、穗轴等器官钾含量降低。在同时满足夏玉米生育期积温和冬小麦越冬前积温的条件下,关中东部地区夏玉米收获日期应在习惯收获的基础上推迟10~15d,即收获期以10-10-10-15为宜;中部地区推迟10d左右,收获期以10-10左右为宜;西部地区则应确保在10-10之前完成夏玉米收获。【结论】延迟收获对夏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稳定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稳定氮肥不同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稳定氮肥相比,稳定氮肥施氮量90、150、210 kg·hm-2和270 kg·hm-2分别增产36.7%、62.1%、76.6%和81.9%,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39.0%、60.3%、79.0%和113.4%,经济效益分别增加36.1%、61.2%、72.7%和77.1%;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相比,高量稳定氮肥用量210 kg·hm-2和270 kg·hm-2分别增产7.3%和10.5%,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3.2%和23.0%,经济效益分别增加9.7%和11.4%。施用稳定氮肥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高量210 kg·hm-2和270kg·hm-2处理较习惯施氮提高总吸氮量。施用稳定氮肥各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氮,偏生产力高于农民习惯施氮,生理效率除270 kg·hm-2处理外,高于农民习惯施氮。稳定氮肥施氮量在210 kg·hm-2时,能较好地协调玉米高产与稳定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995.
芍药种子具有“双休眠”特性,自然播种萌发率低,生长周期长。试验对‘朱砂判’种子进行了GA3和低温处理,研究其对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GA3能够解除种子下胚轴休眠并促进生根,其中100 mg·L-1GA3处理的生根率与生根质量最好,生根率最高为41.33%;低温结合GA3处理不同主根长度的种子,对解除上胚轴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当主根长度<3 cm时,低温(4℃)4 周后500 mg·L-1GA3的处理最有利于种子萌芽与幼苗生长,萌芽率最高为96.67%;这种组合处理还可以促使芍药种子从播种到萌发所需时间缩至48 d。  相似文献   
996.
密度对北疆复播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灌条件下,通过设置37.5万株/hm2(A处理)、45.0万株/hm2(B处理)、52.5万株/hm2(C处理)、60.0万株/hm2(D处理)、67.5万株/hm2(E处理)5种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北疆复播大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D、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茎粗变细,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928;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单株干物质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52.5万株/hm2的C处理产量最高,为3 205.04 kg/hm2,分别较A处理、B处理、D处理、E处理的分别高出14.26%,4.09%,1.42%,5.88%,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北疆复播大豆的密度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97.
Fruit yield, yield components, fruit mineral content,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rrigation water use efifciency (IWUE) of summer squash responses to different irrigation quantities were evaluated with a ifeld study. Irrigations were done when the total evaporated water from a Class A pan was about 30 mm. Different irrigation quantities were adjust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plant-pan coefifcients (Kcp, 100% (Kcp1), 85% (Kcp2) and 70% (Kcp3)).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wer irrigation quantities provided statistically lower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The highest seasonal fruit yield (80.0 t ha-1) was determined in the Kcp1 treatment, which applied the highest volume of irrigation water (452.9 mm). The highest early fruit yield, average fruit weight and fruit diameter, length and number per plant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the Kcp1 treatment, with values of 7.25 t ha-1, 264.1 g, 5.49 cm, 19.95 cm and 10.92,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IWUE valu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Kcp1 treatment (176.6 kg ha-1 mm-1), it was statistically similar to the value for Kcp3 treatment (157.1 kg ha-1 mm-1). Total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ruits was higher in the Kcp1 (44.27 μ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 (GAE) mg-1 fresh sample) and in the Kcp2 (84.75%)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Major (Na, N, P, K, Ca, Mg and S) and trace (Fe, Cu, Mn, Zn and B) mineral contents of squash fruits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Kcp2 treatm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P, Ca and Cu. Mineral contents and total phenolic content were signiifcantly affected by irrigation quantities, but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not affecte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Kcp1 treatment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achieving higher yield and IWUE. However, the Kcp2 treatment will be the most suitable due to the high fruit quality and relatively high yield in water shortag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8.
苜蓿秋眠型与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性的生理机制,提高苜蓿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研究了短日照(8 h光照/16 h黑暗)条件下,不同秋眠型对苜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SOD、POD的活性随着秋眠性的增强而升高,呈现秋眠型苜蓿Vernal最高,半秋眠型苜蓿CW502次之,非秋眠型苜蓿CUF101最低的趋势;3种不同秋眠型苜蓿的SOD、POD活性均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999.
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2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N 240 kg/hm2,基肥和大喇叭口追肥为1∶2)相比,氮肥减量后移(N 168 kg/hm2,基肥、大喇叭口肥和吐丝肥为1∶3∶1)处理的产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没有降低,而氮肥利用率显著增加。氮肥减量后移可使耕层无机氮供应较好地与作物吸收同步,降低收获期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减少氮素的田间表观损失。基于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特征进行氮肥减量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氮素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2007年和2008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用ASI法推荐的氮、磷、钾平衡施肥产量最高,分别达到12051.2 kg/hm2和13246.3 kg/hm2,施用氮肥平均增产8.92%,钾肥平均增产7.14%,增产效果显著,氮和钾为超高产夏玉米养分主要限制因子。超高产夏玉米植株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到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养分积累量的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每生产100 kg经济产量吸收养分比例N∶P2O5∶K2O为2.40∶1∶2.73。拔节期至吐丝期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养分吸收速率大,积累量高,吐丝后植株仍能吸收较多的氮、磷。从出苗到吐丝期,叶片是氮、磷的分配中心,生育后期茎叶中氮、磷的转运率较高,而钾转移比例较小。超高产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能持续吸收养分,吐丝后适当追肥保证灌浆期养分充足供应对夏玉米超高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