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160篇
  202篇
综合类   1033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37篇
植物保护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RB72-454和F134(CK)2个甘蔗品种,于2003~2005年在坝地和缓坡地进行吨糖田土试验示范,经新植和宿根研究结果表明:在用种量8 000芽/667m2、深沟双行种植、合理施肥和优化管理技术规范下,RB72-454坝地蔗糖分含量15.47%,产量8 616 kg/667m2,产糖量1 1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8.0%,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9.1%;坡地蔗糖分含量15.56%,产量7 808 kg/667m2,产糖量1 030 kg/667m2,比对照蔗糖分含量增长1.16个百分点,产量增加37.5%,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8.3%。RB72-454在坝地和坡地含糖量均达到1 t/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72.
利用黔糖3号果蔗蔗茎梢部芽段和芽片作种源,经不同调节剂催芽促根、杀菌剂灭菌消毒的复式浸种处理后,进行土壤浅层密植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蔗茎梢部芽段复式浸种处理育苗移栽的综合农艺性状优于用芽片育苗移栽,其中,又以乙烯利浸种处理的芽段表现较好,出苗时间仅9 d,出苗率达97.5%,分蘖率为246.3%,成茎率为96%,且具有长势旺、抗病强的优势,在同批试验中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3.
在分析甘蔗机械化生产信息管理现状及其管理平台目标和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甘蔗机械化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明确了各功能平台和数据库的基本构成,为甘蔗机械化生产提供信息化管理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74.
灵山县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部署,加快推进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近1333.4hm2“双高”基地,并通过实施“双高”糖料蔗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平均亩产达到8T,蔗糖分达到14%以上。  相似文献   
75.
干旱是限制我国甘蔗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采用桶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对云南省甘蔗主产区临沧市选取的20个甘蔗品种(系)进行抗旱性分析,通过测定苗期和分蘖期的8个抗逆生理指标,以及分蘖率、成活率和株高3个生长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甘蔗品种(系)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甘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甘蔗分蘖率、株高和成活率呈下降趋势,而甘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酶活性则呈上升趋势。通过模糊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20份甘蔗品种(系)材料分为3类,其中7个为抗旱品种(系),6个为中等抗旱品种(系),7个为不抗旱品种(系);根据抗旱综合值,7个抗旱品种(系)的抗旱能力排名为:‘桂糖06-2081’>‘柳城05-136’>‘福农38’>‘柳城03-1137’>‘德蔗03-83’>‘云蔗05-49’>‘福农40’。相关分析表明,与甘蔗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的指标分别为成活率、株高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标分别为质膜透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通过低氮压力选择,筛选出甘蔗氮高效种质,分析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为甘蔗氮高效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58份甘蔗种质资源为材料,在苗期采用正常供氮(2 mmol/L N)和低氮(0.2 mmol/L N)处理,分析甘蔗植株形态、干重及氮素在各器官中累积分配的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58份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低氮(0.2 mmol/L N)处理可以明显从植物形态区分不同种质的氮利用差异,58份种质低氮条件下的干重范围为0.64~14.75 g/株,氮累积量为5.53~63.00 mg/株,氮利用率范围为115.40~279.30 g/g。对低氮压力下甘蔗干重及氮累积等2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4个主要成分,总贡献率为92.35%。通过高、低氮条件下与氮利用效率有关的氮转移系数及基因潜力等19个指标分析后提取出5个主成分,总贡献率为82.21%。影响甘蔗氮高效的重要指标有甘蔗的干重(全株、叶、根)、氮累积量(全株、叶、茎)、氮利用率(全株、叶)、叶的相对氮利用率、茎的基因潜力、茎的相对干物质量和茎的相对氮累积量。经聚类分析后初步将58份甘蔗种质分为氮高效基因型、偏氮高效基因型、偏氮低效基因型和氮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以甘蔗的3个杂交品种(ROC22、Co281、KQ01-1390)和3个原种(28NG16、57NG155、96NG16)为供试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成熟期蔗株的形态、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蔗茎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并对6个品种甘蔗耐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3 ℃夜间低温处理3 d后,甘蔗植株均出现叶片干枯、卷曲,生长点损伤或坏死变黑,蔗茎侧芽发黑、变软等症状,纵剖蔗茎可明显看到茎内组织呈水煮状,蔗叶相对电导率上升,蔗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上升,蔗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6个甘蔗品种耐寒能力依次为:KQ01-1390>Co281>ROC22> 28NG16>57NG155>96NG16,可见供试材料中的甘蔗原种对低温胁迫反应敏感,耐寒性比杂交品种弱。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引进甘蔗种质资源24个杂交后代的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科学评价引种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本地的农艺性状表现,探究各农艺性状间的协同制约关系,为甘蔗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和杂交育种材料的科学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6.79%~29.44%,24个甘蔗种质在分蘖和蔗糖产量上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主成分分析将这10个农艺性状凝聚成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有效茎因子、糖分因子和出苗因子,贡献率分别是35.2%、16.5%、15.3%、12.1%,累计贡献率达到79.1%;(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蔗茎产量(0.927)>蔗糖分(0.399)>单茎重(0.039)。表明:甘蔗品种(系)GUC23-1、GUC15-2、GUC23、GUC34、GUC25在广西的丰产性最优,在甘蔗引种和选育中,考虑将蔗茎产量、蔗糖分、单茎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0.
Viruses in the genus Mastrevirus (family Geminiviridae), including those infecting sugarcane, have natural geographical ranges almost exclusively restricted to Africa and the Indian Ocean islands off the African coast. Only sugarcane white streak virus (SWSV) in Barbados and sugarcane striate virus (SStrV) in Florida and Guadeloupe are known to infect a few sugarcane varieties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In this study, PCR assays were developed to detect these two viruses in sugarcane. Five hundred and seventy-one DNA samples from Saccharum species and interspecific hybrids from the Miami World Collection of sugarcane and related grasses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SStrV and SWSV by PCR. No variety was found infected by SWSV but SStrV was detected in 19 varieties. PCR data were confirmed by sequencing amplified fragments (248 bp). These fragments shared 93%–100% 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SStrV sequences from the GenBank database. SStrV isolates were distributed in six phylogenetic groups, including the four strains of the virus. Most varieties infected by SStrV originated from Asia, thus confirming a previous hypothesis stating that this virus originated from this continent. Absence of SStrV in commercial sugarcane in Florida also suggested that this virus has not been spread in this location, while infected plants have been present for several dec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