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544篇
基础科学   66篇
  286篇
综合类   1339篇
农作物   39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86篇
园艺   226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2.
从蜂蜜、葡萄、面包3种原料中提取天然酵母进行梯度驯化,再通过紫外诱变育种,筛选出具有耐高糖性质的酵母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将筛选出的菌株应用于黄酒酿造过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酵母可耐受的糖度、pH值、酒精度分别为40%,1.5和10%Vol,将其应用于黄酒发酵中,经过7 d发酵后,菌株降糖能力较传统菌株提高了20 g/L,酒精度提高了0.4%Vol,糖类物质转化率达到11%。采用自然驯化和紫外诱变育种相结合,得到适用于黄酒酿造生产的耐高糖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3.
为了了解fad基因在胡麻蒴果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调控,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亚麻酸(C18:3)含量的胡麻品种(’CDC Gold’,‘内亚7号’,’Linola’)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品质测定,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2b基因(fad2b)、脂肪酸去饱和酶2c基因(fad2c)、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脂肪酸去饱和酶3b基因(fad3b)的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蒴果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粗脂肪与粗蛋白不断积累,且差异显著(p<0.05)。fad2a基因、fad3a基因以及fad3b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以0 d的蒴果为对照,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内亚7号’的三个基因在5 d和15 d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到30 d时急剧减少,15 d的fad2a基因表达量为5.23倍,fad3a基因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4.52倍,fad3b基因的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6.14倍,表明这三个基因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过程。在低亚麻酸含量品种‘Linola’30 d中,fad3a基因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52.71倍,fad3b呈下调趋势;在高亚麻酸含量品种‘CDCGold’30d中,fad3a基因与fad2a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fad3b的表达量为3.92倍;在中等亚麻酸含量品种‘内亚7号’中,fad2a基因表达量降低了0.31倍,fad3a基因是fad3b基因表达量的1.87倍。fad2b基因、fad2c基因熔解曲线不稳定,峰值低,可以在后续试验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4.
熟牛油、生奶皮、白砂糖是制作新疆塔吉克族特色面制品的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三者在卡提拉玛中的添加量,研制具有新疆独特风味的卡提拉玛。在基本配方(高筋小麦粉500 g,酵母3 g,食盐2 g,鸡蛋清30 g,牛奶185 mL,饮用水100 mL,清油4 mL)的基础上,确定三者最佳添加量(以高筋粉为基重)。结果表明:加入熟牛油6 mL、生奶皮15 g、白砂糖3 g,可制作出色泽金黄、口感醇香、质地酥脆、具有生奶皮特有香气的新疆卡提拉玛。  相似文献   
25.
Sugar content is a determinant of apple(Malus×domestica Borkh.) sweetness.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sucrose accumulation in apple fruit remains elusive. Herein, this study reported the role of the sucrose transporter MdSUT2.1 in the regulation of sucrose accumulation in apples. The MdSUT2.1 gene encoded a protein with 612 amino acid residues that could be localized at the plasma membrane when expressed in tobacco leaf protoplasts.MdSUT2.1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fruit and was ...  相似文献   
26.
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磷对苜蓿抗蓟马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光合机制,本试验以西北广泛种植的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调查评价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受害指数、生长指标和蓟马虫口数量,测定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施磷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的受害指数均显著降低,株高和产量显著增加,蓟马虫口数量无显著变化;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显著升高,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苜蓿心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但可溶性糖含量与蓟马虫口密度间无相关性,而与受害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磷有效地增强了苜蓿的光合作用,进而增强了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增施磷肥来控制苜蓿蓟马的危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云南陇川县水田新植和宿根甘蔗的高产高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8.
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低温弱光逆境程度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持续减少;在15℃/5℃以上,弱光处理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随着弱光逆境加剧和持续时间延长而减弱;但在15℃/5℃下,弱光逆境导致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9.
半干旱区甜菜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甜菜的耗水规律和节水方法以达到在半干旱区大面积推广的目的,在具有典型半干旱区气候特征的甘南县,以不同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水平作为控制的纸筒甜菜盆栽试验,对甜菜蒸腾量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生育期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生育期甜菜蒸腾量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Jensen模型进行了水分生产函数的求解,建立了甜菜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各个生育期耗水量从小到大依次是苗期、糖分积累期、叶丛生长期和块根增长期,需水高峰期在7月和8月;水分敏感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甜菜的耗水规律相一致,叶丛生长期的λ值最大,说明这个时期甜菜对水分的需求特别敏感,应该重点进行补水灌溉.  相似文献   
30.
Reef-building corals are in symbiosis with the dinoflagellates Symbiodinium spp.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two mRNAs (AtSym-01 and 02) was up-regulated by the presence of Symbiodinium cells (strain PL-TS-1) in juveniles of the reef-building coral Acropora tenuis. In this study, the AtSym-01 mRNA was found to encode a cnidarian ortholog of the vertebrate SLC26A11 sulfate transporter. The AtSym-01 and human SLC26A11 proteins exhibited 46% identity over 542 amino acids.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AtSym-01 mRNA was also increased by the presence of Symbiodinium strain CCMP2467 cells.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he AtSym-01 protein,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rotein in A. tenuis tissues. Cell-specific immuno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diverse tissues in juvenile and adult specimens. Notable immunoreaction was observed in mucocytes (mucus cells) in the outer epithelium of juveniles, and gastrodermal cells located between the coelenteron and skeleton of the adult colony.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AtSym-01 protein is involved in uptake of sulfate ion for synthesis of sulfated macromolecules that are contained in the mucus and organic matrix of the calcified skele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