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5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71.
W. Maruyama-Funatsuki  K. Takata    Z. Nishio    T. Tabiki    E. Yahata    A. Kato    K. Saito    H. Funatsuki    H. Saruyama    H. Yamauchi 《Plant Breeding》2004,123(4):355-360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low‐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LMW‐GS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bread‐making quality of wheat, it is still not clear which LMW‐GSs confer improved bread‐making quality and how those LMW‐GSs interact with high‐molecular weight (HMW) GSs. Using a hard red winter wheat line with good bread‐making quality and a Japanese wheat cultivar with poor quality as well as their progeny we identified LMW‐GSs associated with the bread‐making quality. One such LMW‐GS, KS2, which had a molecular weight of 42 kDa and was allelic to HS1, was associated with bread‐making quality. Furthermore, by using four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with different HMW‐GS and LMW‐GS combinations, KS2 and HMW‐GS 5+10 showed interaction effects on the bread‐making quality. 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KS2 consists of two protein components and that HS1 is composed of three components. The N‐terminal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five components were identical to the most frequently analysed sequence of LMW glutenin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472.
罗布麻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罗布麻(Apocynumvenetum)幼苗中提取了大分子量DNA,经Sau3A部分酶解,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12-22kb的"目的"DNA片段,用BamHI/EcoRI双酶切入EMBL3DNA制备克隆载体。"目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体外包装,所得重组子数为3.74×106pfu,达到了建库要求的理论值。以番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cDNA为探针,用噬菌斑原位杂交法,斑点杂交法,从基因文库中选出4个含罗布麻rbcS基因的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473.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谷蛋白亚基的分类、结构和编码位点,谷蛋白聚集体的结构、体积和粒度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概述了醇溶蛋白的分类和编码位点,探讨了贮藏蛋白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相似文献   
474.
【目的】获得棉铃虫鞣化激素2个亚基(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序列,分析其分子特性和表达模式,研究棉铃虫鞣化激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得到棉铃虫鞣化激素α和β亚基cDNA序列,将棉铃虫及NCBI中公布的已知其它昆虫鞣化激素α和β亚基氨基酸序列分别整理分析,利用MEGA7(7.0.14)软件的Jones-Taylor-Thornton(JTT)模型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聚类分析,qRT-PCR分别检测两亚基在棉铃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分别获得了棉铃虫鞣化激素 α亚基与β亚基核苷酸序列。其中α亚基(GenBank登录号:AHM0247472.1)cDNA片段长694 bp,开放阅读框480 bp,编码15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该蛋白质分子量为17.7 kDa。该基因在卵期第3 d、1龄幼虫第1 d、3~5龄幼虫第1 d、2和3龄末蜕皮期(3M和4M)、蛹期第0 d、第3 d和第7 d表达量相对较高。β亚基(GenBank登录号:AHM0247473.1)cDNA片段长779 bp,开放阅读框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该蛋白质分子量为15.9 kDa。该基因在卵期至2龄末蜕皮期(3M)、3龄幼虫第2 d、4~5龄幼虫第1 d、蛹期第1 d至羽化前表达量相对较高。鞣化激素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均在棉铃虫胸神经节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咽下神经节次之,脑部和腹部相对表达量较弱。【结论】鞣化激素在鳞翅目昆虫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α亚基和β亚基基因主要在棉铃虫卵期、初孵幼虫期、蛹期和新羽化成虫期发挥作用;鞣化激素在棉铃虫幼虫体内主要由胸部神经节转录合成。  相似文献   
475.
为快速高效地改良中国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将72份冬小麦品种(系)于2000~2001年度分别种植于河南郑州和山东济南,分析了它们的蛋白质品质和面包烘烤品质,评价了蛋白质含量、微量沉淀值及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对面包烘烤品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冬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微量沉淀值中等偏高,面包烘烤品质则较差,品种间差别较大.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等位变异与面包烘烤品质密切相关,Glu-Dl位点具有5 10亚基和Glu-B3位点具有h亚基的品种,其面包各烘烤品质参数均显著优于具有其他亚基的品种,而Glu-B3j亚基(即1B/1R易位)对微量沉淀值、比沉淀值和面包体积、颈高、外观、质地、结构、色泽、评分等品质参数均具有较大的负向作用.沉淀值对非1B/1R易位系面包体积和评分的作用远大于蛋白质含量的贡献,而单位蛋白质含量的沉淀值即比沉淀值对1B/1R易位系的面包体积和评分更重要.在育种中应针对非1B/1R易位系和1B/1R易位系采用不同的品质改良策略,对非1B/1R易位系可考虑通过提高沉淀值,对1B/1R易位系则应考虑通过提高比沉淀值来改良面包烘烤品质.  相似文献   
476.
普通小麦F1代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采用SDS-PAGE方法,以来自国内外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15个杂交组合F1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①HMW-GS在F1代的遗传具有剂量效应,即部分正反交组合F1代籽粒中同一亚基带的颜色深浅不同,来自母本的亚基带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带颜色深,说明来自母本的亚基比来自父本的亚基含量高;②2个国内与国内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及2个国外与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其F1代HMW-GS均表现为完全共显性,11个国内和国外品种间的杂交组合,有4个组合的F1代出现了HMW-GS的不完全表达,缺失率占11个组合总数的36%。  相似文献   
477.
小麦F1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用6个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5个杂交组合以及2个反交组合,应用电泳分析及美国SYNGENE公司生产的凝胶成相系统,通过亚基分布高度和亚基自然体积,定量研究了杂种F1籽粒亚基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在15个杂交组合中,有9个组合的F1籽粒表现为亚基的共显性,并且这9个组合的共显亚基均有倾母现象,具体表现为来自母本的亚基谱带浓深,来自父本的亚基谱带浅淡,并且正交组合的亚基分布高度和自然体积明显大于反交组合.例如小偃6号×安农91168正交组合14 15亚基的分布高度为21 537.164 11 184.908,自然体积为14 076 547.00 5 865 792.50,而其反交组合14 15亚基的分布高度为20 005.104 9 006.540,自然体积为9 343 796.00 2 183 14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同时,发现了15个组合中有6个组合F1籽粒亚基出现缺失或表达沉默,缺失或沉默的亚基主要为2 12和5 10.  相似文献   
478.
鼠疫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疫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早期的预防很重要.免疫接种是预防鼠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的鼠疫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的热点.论文综述了当前鼠疫疫苗的应用现状和新型疫苗的开发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79.
以雌性籽鹅脑垂体的总RNA为模板,利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长为363 bp的籽鹅促卵泡激素α亚基的cDNA片段,将扩增的促卵泡激素α亚基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鸡、鹌鹑、火鸡、鼠、羊、牛等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的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物种促卵泡激素α亚基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中与鸡、鹌鹑、火鸡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为95.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鸡、鹌鹑、火鸡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7.5%。为了对克隆的籽鹅促卵泡激素α亚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将籽鹅促卵泡激素α亚基基因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480.
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鸡奇异变形杆菌中的外膜蛋白作为抗原,制备油乳剂型(Oil Emulsion OE)亚单位疫苗.该亚单位疫苗为油包水型(W/O),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对3周龄雏鸡用该亚单位疫苗肌注接种,6周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接种800μgOMP/只油乳剂型亚单位疫苗的雏鸡对奇异变形杆菌V3、V4株的攻击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