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22篇 |
免费 | 6109篇 |
国内免费 | 307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927篇 |
农学 | 2517篇 |
基础科学 | 2554篇 |
23673篇 | |
综合类 | 17368篇 |
农作物 | 1822篇 |
水产渔业 | 60篇 |
畜牧兽医 | 1856篇 |
园艺 | 576篇 |
植物保护 | 32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篇 |
2024年 | 1413篇 |
2023年 | 1678篇 |
2022年 | 1774篇 |
2021年 | 1857篇 |
2020年 | 1981篇 |
2019年 | 2195篇 |
2018年 | 1812篇 |
2017年 | 2611篇 |
2016年 | 3058篇 |
2015年 | 2111篇 |
2014年 | 2456篇 |
2013年 | 3390篇 |
2012年 | 4319篇 |
2011年 | 3262篇 |
2010年 | 2572篇 |
2009年 | 2640篇 |
2008年 | 2403篇 |
2007年 | 2507篇 |
2006年 | 2213篇 |
2005年 | 1882篇 |
2004年 | 1447篇 |
2003年 | 1273篇 |
2002年 | 976篇 |
2001年 | 972篇 |
2000年 | 850篇 |
1999年 | 656篇 |
1998年 | 544篇 |
1997年 | 586篇 |
1996年 | 489篇 |
1995年 | 512篇 |
1994年 | 454篇 |
1993年 | 365篇 |
1992年 | 312篇 |
1991年 | 296篇 |
1990年 | 219篇 |
1989年 | 178篇 |
1988年 | 122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8篇 |
196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华北山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准确揭示华北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差异,该文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于2006年6—8月测定并分析了太行山北段百花山区域5种典型植被类型的夏季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状况。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农田和退耕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值、最低值以及日变化幅度都比天然灌木林、人工油松林和刺槐林的高;在全天CO2释放量方面,天然灌木林、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退耕地和农田分别是5.44、6.28、6.27、7.71和10.92 g/(m2·d);各样地的群落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5 cm处温度、近地面大气气压、湿度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都对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地自然状态下的天然灌木林土壤全天CO2释放量最低,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略高出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三者之间的差异较小;农田的释放量是自然状态下土壤的2倍以上,退耕行为和营造人工林有助于降低土壤CO2释放量。 相似文献
962.
以千烟洲为例剖析了赣中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以区内畜禽养殖业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 ,在土地面积、社会需求、畜力、饲料量的约束下 ,进行了基于土地利用的畜牧业结构优化配置。得出的优化方案对发展当地土地利用型畜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3.
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酶活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生态方面的影响,以本地植物狗尾草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意大利苍耳入侵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大利苍耳入侵显著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水解性氮的含量,增强了入侵域土壤中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蔗糖酶活性与速效钾、水解性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达到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钾、有机质、水解性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与本地植物狗尾草相比,意大利苍耳改变了土壤养分的供求平衡,这种改变可能有利于意大利苍耳的生长竞争和对本地植物狗尾草生长的抑制;不同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差异可能是引起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64.
19个葡萄园9个肥力指标的主组元分析表明,南方葡萄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是粘、酸及磷钾和有机质不足.采用高畦深沟栽培、改粘、调节土壤反应、注重施磷钾及有机肥等措施,可有效地消除影响葡萄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根据第1,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葡萄园肥力水平分为高、中、低3种肥力类型.3种不同肥力水平的葡萄园,其产量、果实品质都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965.
王库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73-79
为高效利用土壤和开展精准农业生产,采用地理权重回归方法对区域土壤pH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以获得比普通线性回归方法更高的预测精度和论证其对其他土壤属性进行预测的可行性。实测样点土壤的pH,然后选用与土壤pH相关程度较高且易于获取的环境因子(海拔高程、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铁氧化物指数、样点距河流的最近距离、土壤侵蚀强度)来建立与土壤pH的回归方程。因子经过逐步回归及多重共线性检验后,用地理权重回归模型对pH进行预测。通过ME、RMSE及回归决定系数等指标,用验证样点数据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理权重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能大幅度降低AIC值,显著提高模型的回归决定系数,有效地降低回归的残差值;生成的预测图在空间上过渡自然,制图效果较好;利用地理权重回归法能将环境影响因子纳入模型,并能充分考虑样点的空间位置,适合于具有高度空间变异的土壤属性预测及制图。 相似文献
966.
采用田间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地表翻耕与压实处理对坡地产流产沙及溶质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压实处理比较,翻耕坡地初始产流时间延长近3倍,降雨向土壤水转化率提高10%以上,产沙量增加67%;翻耕处理明显降低溶解态磷(DP)和泥沙浸提态磷(SEP)的流失量,但磷素流失形态(DP与SEP的比值)并未显著变化,始终以颗粒态形式流失为主;翻耕处理显著改变了溴的流失形态,溶解态溴(Br)与泥沙浸提态溴(SBr)流失量比值减少了72%;翻耕处理提高了溴(或硝态氮)的淋失概率,增大污染地下水体的潜在危险。因此,合理配置坡地免耕或翻耕措施,有机结合其他农艺耕作措施,对减少坡地水土及养分流失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67.
[目的]研究城市的土壤碳储量与分布特征,为进一步认识城市碳固定和碳循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西安市绕城高速内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表层土壤样品230个(0—20cm),利用Vario ELⅢ元素分析仪进行有机碳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在0.88~27.18g/kg之间,均值为5.59g/kg;碳密度0.22~7.11kg/m2,均值为1.41kg/m2;在西安市城区表层土壤总储碳量为6.32×105 t,平均每1km2的土壤碳储量为1.37×103 t。风景休闲区和交通区是城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区域,而工业区有机碳含量较低。在空间上,以中心城区形成一个南北带状分布的有机碳高值区。[结论]西安市城区的这种有机碳分布模式,与城市化前的土壤利用、城市绿地管理,食物与燃料的残余物、各种废水等大量生活垃圾进入土壤有关。交通道路的有机碳含量也受到汽车尾气排放的黑炭沉降影响。整体上,西安市城区有机碳显著低于国内其它城市的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968.
本研究测定了浙江省一些林场内杉木林地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指出,杉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中氨化细菌占有较大数量。杉木根际土壤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都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也有同样趋势,但多酚氧化酶则相反。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有关。杉木连栽显著地降低根际微生物数量和脱氢酶、纤维酶活性,但增大了多酚氧化酶活性。这表明降低了生物化学活性。而这又会引起根际养分不足和有毒物质积累,导致连栽杉木较低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969.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70.
硫酸铝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磷素吸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盆栽改良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施用硫酸铝改良剂后对土壤中磷的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方程都比较吻合,但与Langmuir方程的吻合程度最好,其相关程度达极显著水平。根据Langmuir方程,将C/x/m对C作图,发现在施磷条件下,得到的是具有1个折点的直线,表明随着磷平衡浓度的不同,土壤对磷的吸附存在着2个不同能量水平的吸附点位。硫酸铝的用量越多,吸附磷量也越高。因此,应控制改良剂的用量,以0.3%为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