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374篇
农学   338篇
基础科学   295篇
  1257篇
综合类   1181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310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19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51.
油-稻轮作制中供氮水平对作物及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条件下探究了不同供氮水平(0、90、180、270、360 kg/hm2)对油(华油杂9号)-稻(丰两优香1号)轮作下作物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生育前期氮磷钾积累量无显著变化,120 d后氮磷钾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差异显著。磷素积累量在直播180 d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180 kg/hm2处理积累量变化最大,与270、360 kg/hm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270 kg/hm2与36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磷钾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磷素积累量以270 kg/hm2处理最大,180、270、360 kg/hm2处理下,钾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说明在油菜季施用较高氮肥来保证油菜对氮磷钾吸收基础上,后季水稻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便可保证其对氮磷钾的吸收;从整个轮作周期农田氮磷钾平衡状况看,除不施氮肥外,其他处理农田土壤氮素均处于盈余状态,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在投入相同磷钾肥情况下,土壤磷素盈余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70、360 kg/hm2时,磷素出现亏缺,不同氮处理的农田钾素均处亏缺状态,且亏缺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2.
目标规划与轮伐公式确定森林收获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研究中心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别利用目标线性规划与传统森林轮伐公式计算热林中心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用材林年采伐量,比较分析同一个经理期(2009—2019年)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结果表明:轮伐公式计算的采伐量一般偏大,且目标规划单位面积年经济收益是轮伐公式获得经济效益的10 20倍。利用目标规划法在同时实现材积收获量最大、出材量最大、净现值收益最大的目标前提下,对森林结构进行调整,使资源分布满足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即尽可能达到法正状态。  相似文献   
153.
为解决湘西地区湘西黄牛养殖中饲草短缺的问题,试验通过不同密度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将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即试验组1:45 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1:直播45 000株·hm-2饲料玉米;试验组2:60 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2:直播60 000株·hm-2饲料玉米;试验组3:75 000·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对照组3:直播75 000株·hm-2饲料玉米。结果发现,试验组2,即60000株·hm-2饲料玉米与一年生黑麦草轮作的播种模式在湘西地区最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4.
平移式喷灌机行走速度及喷灌均匀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压喷灌下喷灌机行走速度合理取值以及喷灌均匀度对土壤含水率均匀度的影响,以自行研制的轻小型平移式喷灌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喷头试验和田间喷灌试验,探究了特定灌水定额下喷灌机的工作压力与行走速度关系,并对其水量分布、喷灌均匀度以及土壤含水率均匀度随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确定灌水定额能够计算出平移式喷灌机的行走速度和工作压力:当灌水定额分别为10,15,20 mm时,40~120 kPa喷灌压力下喷灌机行走速度最小为17.27 m/h,最大为58.65 m/h;增大喷灌压力能小范围提高均匀度,40 kPa工作压力均匀度为0.696,60~120 kPa喷灌压力下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731~0.788,喷灌水在土壤中的二次分布均匀度明显高于地表喷灌均匀度,40 kPa喷灌压力下喷后6 h土壤含水率均匀度达到0.906,24 h后达到0.953,可相应降低喷灌均匀度设计值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155.
抗菌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具有抗菌谱广、活性稳定、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在食品、饲料、农业、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化学合成的成本较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的生物表达系统成为一个新的途径.综述了抗菌肽在细菌、酵母、植物、动物等表达系统中异源表达的研究进展,为抗菌肽的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6.
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 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 cm和5~20 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 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为SON>NO3--N>NH4+-N,大田为NO3--N>SON>NH4+-N。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中TSN、NO3--N和SON含量也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平均含量分别是后者的9.5、13.8倍和7.0倍。因此,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都是2种类型农田氮素累积的主要形态,也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7.
Worldwide, most sea‐urchin populations are in decline. Future market demands will likely be met through aquaculture, which may consist of gonad enhancement of wild‐caught sea urchins. In this context, we examined three land‐based containment systems for suitability in maintaining commercial‐size green sea urchins (Strongylocentrotus droebachiensis). Mortality rate, gonad quantity, gonad quality (colour, brightness, firmness, texture) and cleaning 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each containment system were the criteria for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s (large raceways, small raceways and washtub tanks). After 6 weeks, urchins maintained in large raceways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 rates than urchins maintained in either the small raceways or washtub tanks (mean±SD: 24.3±10.4%, 8.0±3.5% and 4.3±1.5%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eaning time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three systems with washtub tanks requiring significantly more cleaning time (0.11±0.02 min urchin?1) than the other two systems and large raceways requiring significantly less cleaning time (0.06±0.02 min urchin?1) than the other two system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onad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three containment systems. Because of the higher mortality rate in the large raceways and the increased cleaning time required for the washtub tanks, the small raceway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of the three systems tested.  相似文献   
158.
用于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农业生产中动物有害行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价值严重损失的实际问题,设计研发出一种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系统。该系统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作探测和通信平台,采用以ARM9微处理器和AT89C51SND1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构建总控制器和执行器硬件平台,通过热释电传感器对有害动物在农田中的出没位置进行探测,依据“作物种类–周围环境–有害动物–天敌”逻辑关系模型对其种类作出判断,然后由执行器播放该种动物对应天敌的叫声,从而实现对多种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智能声防。与现有的驱赶模式易被有害动物适应且效果不佳相比,该系统具有驱赶效果好、有效作用面积大、可扩展性强及装设灵活等优点,是一种无污染、具有智能特性的驱赶农作物有害动物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9.
GIS支持下安徽省近35 a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重要的水分资源分量。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利用安徽省79个台站1971-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生成基于GIS的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近35a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平原大、山区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从时间尺度上看,自1971年以来,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上呈随年代波动下降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年内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逐月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5-8月份较多,11月至翌年2月最低,且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0.
近10 a黄河三角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滨海脆弱生态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过程,可以为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1995-2004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0 a来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发生了复杂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而人类活动是近10 a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部分人类经济活动给区域土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区域土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