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花药培养提纯粳稻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粳稻BT型不育系XG111A和保持系XG111B进行提纯改良。结果表明,低温6~8℃预处理3~18 d,有助于花药愈伤诱导率的提高,尤以低温预处理8 d,愈伤诱导率最高;35~50 d诱导愈伤的分化率最高,XG111A和XG111B的分化率分别达到22.5%和30.2%。经花药培养后,不育系和保持系株系内整齐度均得到显著提高:不育系的不育花粉率为100%,原供体对照为99.58%。保持系的花培后代植株90%以上都具有原供体植株的典型特征,且后代的性状遗传稳定,另有部分株系优于原供体植株。  相似文献   
22.
陕蚕系列原种产卵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陕蚕系列原种的产卵性能表现为陕4>陕3>陕2。同一品种春繁与秋繁相比,造卵数平均增加24.53%,良卵数增加39.52%,良卵率提高5.52%,产出卵增加31.3%,产出率提高4.3%,不受精卵率下降5.38%,死卵率下降0.43%。与品种审定时的产卵性能指标相比,陕蚕2号平均单蛾产卵数下降19.51%,良卵率下降5.65%;陕蚕3号单蛾卵数下降8.4%,良卵  相似文献   
23.
采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从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14条引物,利用2条引物对供试的10个芦柑样品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与母本完全一致的条带,从而可以确定鉴定样本为珠心苗。  相似文献   
24.
角竹开花习性观察及复壮更新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993年以来,角竹原产地及引种地相继发生大面积成片开花枯死现象,经调查观察,显示这一现象是角竹进入了周期性成熟衰老阶段的重要表征,由于角竹花的形态结构和花粉生活力存在着严重缺陷,难以采用种子进行有性方式更新,如加强营养生长旺盛鞭系的培育和对开花竹株地下竹鞭萌发的新鞭,具叶小竹的定向培育,可望复壮更新成功。  相似文献   
25.
为阐明平茬年限和林龄对沙冬青叶片功能性状及灌丛下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采用方差及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沙冬青被平茬后更新恢复生长的机理和策略,探讨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沙冬青种群生长及恢复的指示意义,从而更好地解释平茬复壮后植物补偿性生长机理与持续年限,以期在理论与技术上解决孑遗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修复,为天然沙冬青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演变特征进行预测和评估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沙冬青经平茬处理后,叶片面积显著增大(P<0.05)。平茬恢复生长1年的沙冬青比叶面积、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随平茬年限和林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干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与比叶面积相反,叶片碳含量在不同平茬年限和林龄下无显著差异(P>0.05)。叶片N含量与叶片P含量、比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干物质含量与比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片N含量、叶片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叶片与土壤中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平茬年限和林龄变化的响应不完全一致。平茬年限和林龄对沙冬青灌丛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土壤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仅林龄对土壤全N含量影响显著(P<0.05)。随着平茬年限和林龄的增加,土壤C、N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P含量呈下降趋势。3)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中,叶片P与C:P对平茬年限和林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对于沙冬青更新恢复生长及种群动态变化规律具有指示意义。平茬恢复1、3和8年的沙冬青叶片N:P平均值分别为14.79、15.77、17.81,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沙冬青叶片N:P平均值分别为15.32、18.23、21.76,可见随着平茬年限和林龄的增加,沙冬青生长由N、P共同限制逐渐转向更受P的限制。  相似文献   
26.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ccessive continuous generation (SCG) cuttings of 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on the rejuvenation of ortets at the hormone level, detect levels of indoleacetic acid (IAA), abscisic acid (ABA), isopentenyladenosine (iPA), zeatin riboside (ZR) and gibberellin4 (GA4) during the rooting proces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by means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echnology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t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ot systems of subsequent generations (generation 1998, 2000) developed satisfactorily, only a few initial gen-eration (generation 1990, 1994) cuttings rooted and the root growth was inhibited. Around the period of callus formation and root projection through the epidermis, there was a marked, regular variation in the levels of IAA, ABA and GA4 between the initial gen-erations and subsequent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27.
Shoot propagation from mature tree explants ofAcacia tortilis subsp.raddiana, a tropical tree legume,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i) the size of cuttings and (ii) a recut treatment of the donor trees, on axillary bud growth from multinodal horticultural cuttings are reported. Apices from seedlings, axillary buds from young lignified branches of mature trees, and axillary buds obtained through in vitro axillary branching from microcuttings isolated onto mature trees were all successfully micrografted on seedling rootstocks. A sterilization procedure for field explants is reported. Propagation via cuttings and via micrografting are discussed with regard to rejuvenation of mature donor trees.  相似文献   
28.
从山东烟台地区某大菱鲆养殖场的患病大菱鲆体内分离出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筛选了4种盾纤毛虫常用体外培养液[大肠杆菌培养液(DH)、牛肉浸膏培养液(BEV)、米粒培养液(RV)、改良L-15培养液(L-15)],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纤毛虫种群增长及复壮毒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BEV和L-15两种培养液中,贪食迈...  相似文献   
29.
古树名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名木既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科研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古树名木衰弱及死亡的原因、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表征古树衰老生理指标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基于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对广东省一级古树的数量、区域分布、树龄结构、树种组成、生长环境特征以及生长状况和权属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有一级古树754株,隶属35科63属82种;科属以桑科、无患子科和樟科占优势,树种以榕树、雅榕、荔枝、樟和银杏为主;空间分布以粤北山区多,东西沿海少,乡村多,城区少;权属以集体为主,树龄主要集中在500~799 a范围,对过半的一级古树采取了保护和复壮措施。古树组成与分布除受自然环境约束外,还受农业种植、植物个体、风水林、宗教与宗祠、开发与迁移等文化要素以及乡土风俗、村规民约和经济价值等因素影响。提出完善古树保护管理法规,实施古树资源动态管理,建立一级古树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探索古树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