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林业   89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495篇
  350篇
综合类   506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发展过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现代精确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以基于GPS和GIS的田间车辆监控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气吸式播种机作为精量播种技术的主要机型,在我国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该项技术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从而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影响.为此,分析了2BQ系列气吸式精密播种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3.
明渠测流及量水槽精度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的逐步商品化要求供水计量精度得到保证,特别是大流量的农业灌溉或工业供水尤显重要。大水港灌溉工程高干渠渠首无喉道量水槽的量水精度,采用明渠测流法进行精度鉴定,并在定量定性的基础上,评定量水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棉花精量播种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少棉农的劳动强度、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而且对促进棉花品种、品质的提高,实现棉花增产增收、优质高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阐述了阿拉尔垦区的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现状及技术要点,分析了精量播种技术在棉花作业的综合应用效果,指出推广棉花精量播种技术需要注意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5.
设施果园自动对靶精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果园条施肥过程中缺乏精准变量对靶施肥装置的问题,该研究研制了一种排肥轮槽口体积可根据果树目标施肥量及冠层直径大小自动调节,排肥轮转速随施肥车速自动变化的果园精准变量自动对靶施肥装置与控制系统。该装置采用外槽轮式结构,槽口体积可连续调节自动变化。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实时探测果树冠层位置,使用霍尔传感器检测施肥车行驶速度,以STM32F407VET6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控制器。分别以尿素、复合肥、有机复合肥3种颗粒肥料为试验材料,标定了不同排肥轮槽口开度在不同排肥轮转速下的排肥量,单个槽口排肥量与排肥轮转速呈负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不小于0.93;建立了单棵果树目标施肥量与排肥轮转速、施肥车速、槽口体积以及果树冠层直径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排肥轮转速控制规则。室内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单棵柑橘树实际施肥量与给定目标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为5.17%,变异系数最大为1.47%,可在施肥车速变化情况下准确施用不同颗粒肥料。大棚柑橘果园自动对靶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棵柑橘树实际施肥量与给定目标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为4.83%,变异系数最大为6.96%,且施肥均在果树冠层直径范围内完成。该装置能够根据果树冠层直径大小对靶按需施肥,适应不同种类颗粒肥的少量或较大量定量施肥,满足不同大小果树不同需肥量的精准变量自动施肥要求。  相似文献   
26.
中小粒径种子播种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播种检测技术是实现播种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为变量播种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撑。该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中小粒径种子播种检测技术进展及相应检测装备,重点阐述了中小粒径种子感知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机电报警检测法、机器视觉检测法、光电传感检测法、电容传感检测法、压电传感检测法,并对不同检测方法优劣进行分析;同时围绕播种机故障监测、播量、播种频率、行距、株距、漏播、重播等评价指标,明确了播种检测的主要内容,结合精准农业要求为不同播种模式提出对应播种检测指标;进一步分析了为解决漏播问题的变量补种技术和播种检测信息传输技术的研究概况。在系统总结和分析播种检测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在精准农业背景下对中小粒径种子播种检测的发展要求,展望未来中小粒径种子播种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基于双闭环PID模糊算法的玉米精量排种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黄淮海麦玉轮作区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小麦秸秆韧性好、粉碎还田效果差以及土壤较为黏重,传统被动式地轮驱动易秸秆缠绕、拥堵及黏土量较大,播种作业易断条。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文以勺轮式玉米排种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主动式玉米电控精量排种系统。该系统作业时,通过USART HMI四线制触控串口屏人机界面向控制器输入理论期望株距,由GPS测速传感器采集机具作业速度,结合旋转编码器实时采集排种器作业转速,基于双闭环模糊算法对PID参数进行自整定,得到排种器目标转速,通过控制器调节相应PWM占空比,以实现通过机具作业速度实时控制电机转速,实现精密排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排种转速6~54 r/min时,实际转速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实际转速在理论转速附近波动范围小,符合控制要求;在设定株距值下,车速为3~5 km/h时,株距合格指数94.0%,漏播指数3.0%;车速为6~8 km/h时,株距合格指数≥90.0%,漏播指数≤4.5%。田间验证结果表明该玉米排种控制系统作业时,株距合格指数≥87.75%,平均值为90.89%,漏播指数均小于4%,平均值为2.54%,与市场上常见的勺轮式玉米排种器相比合格指数提高2.12个百分点、漏播指数降低4.32个百分点,播种性能良好,满足玉米农艺种植要求。该文研究的玉米电控精量排种系统可有效提高排种质量并可为研制高速精量主动排种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针对目前中国马铃薯播种机普遍存在作业速度慢、精度低、重漏播率高等关键问题,根据中国北方马铃薯一季作区大规模、大面积和高效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该文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气力式精量播种机,该机一次作业可完成马铃薯开沟、侧深分层施肥、高速播种和覆土等多项功能。设计了气吸式马铃薯播种机多臂均布式排种器结构、分体式滑刀开沟器、排种器风机和动态供种装置;确定了包括配气阀、吸种臂及2种(常规薯、微型薯)吸种嘴的排种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田间生产试验表明,马铃薯气力精量播种机作业速度可达到10.2 km/h,播种早出苗2~3 d,同苗率达到96%。200 hm2的生产应用表明,本文所研制的马铃薯气力精量播种机重播率≤1%,漏播率≤1%,株距变异系数≤10%,同苗率96%,均超过国家标准且满足马铃薯田间种植的农艺要求,为中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新疆玉米种植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膜上点播的栽培技术,针对玉米膜上精量点播的技术要求,根据强制夹持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机械强制夹持玉米精量排种的方法,通过对3种玉米种子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测定,以及对取种、投种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为排种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在JPS-12计算机视觉技术排种器试验台上对试制排种器进行台架试验,验证了强制夹持式排种器在对玉米形状为小圆、小扁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当工作速度3.5 km/h时,单粒率>85%,满足玉米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30.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leaf nutrition diagnosis of fingered citron, the technique of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was introduced to analyze nitrogen (N),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iron (Fe), manganese (Mn), zinc (Zn), and copper (Cu) in the dry-leaf samples of fingered citron. The best calibration model for N was developed with high RSQCAL (0.90), SD/SECV (2.73) and low SEC (1.06 mg g?1), good calibration models were obtained for P, K, Fe and Mn, a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spectra and the individual amounts of Zn and Cu. When tested using a validation set (n = 38), N was well predicted with low values of SEP (1.21 mg g?1) and high RPD (2.5). The values of SEP and RPD were also acceptable for the external validation of P, Fe and Mn.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technique shows potential of diagnosing minerals in fingered citron, particularly for N, P, Fe and 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