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384篇
基础科学   6篇
  77篇
综合类   860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41.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42.
植物花粉发育过程极其复杂,众多基因参与其中并对花粉发育的正常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花粉发育的基因工程研究是将花粉发育的分子水平研究和植物个体发育调控研究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有助于全面认识植物花粉发育的机理。综述了植物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表达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基因工程创造雄性不育的几种方法,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3.
4种忍冬属(Lonicera)植物花粉的形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忍冬属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发现其花粉长圆球形至圆球形,金银忍冬的花粉最小,台儿曼忍冬的花粉最大。4种植物的花粉均为三环沟型,萌发沟为子午向,金花忍冬的花粉萌发沟最长,几乎到达两极。4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均具刺,有细小穿孔,台儿曼忍冬花粉表面的刺小,等大,且有规则的脊与凹坑,其他3种花粉表面的刺大小不等;忍冬的花粉表面除具细小穿孔外,还有不规则条纹。  相似文献   
944.
以薄壳山核桃‘Shaoxing’和‘Pawnee’的花粉为材料,采用MTT染色法对其4个散粉时期的花粉活力及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筛选出最佳花粉收集时期和最佳储藏条件。结果表明:(1)‘Shaoxing’和‘Pawnee’不同散粉时期花粉活力由高到低变化规律都为:散粉盛期>散粉初期>即将散粉期>散粉末期。(2)‘Shaoxing’和‘Pawnee’各散粉期的花粉活力随阴干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Shaoxing’盛花期、‘Pawnee’散粉初期的花粉在0~4 d的短时间阴干储藏下降速率最慢,96 h后分别仍有45.70%和64.31%;(3)低温、干燥的储藏条件有利于‘Shaoxing’和‘Pawnee’花粉活力的保持,2个品种的花粉在不同储藏条件下都表现为:?80 ℃密封干燥>?80 ℃密封>4 ℃密封干燥>4 ℃密封>常温密封干燥>常温密封,其中2个品种的花粉在?80 ℃条件储藏30 d后活力仍保持在60%以上,而常温条件储藏30 d后的花粉活力低于20%,储藏80 d就完全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945.
在贵州省茂兰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联合运用137 Cs示踪和孢粉分析的方法,对洼地沉积泥沙剖面进行了研究.草地洼地泥沙剖面的137Cs垂直分布显示了泥沙沉积特征,以地层孢粉为主的孢粉组成显示了洼底泥沙主要来源于由碳酸盐岩石风化成土后随水流侵蚀搬运的坡地土壤颗粒.从沉积泥沙剖面的137Cs含量、土壤颗粒结构、孢粉总浓度的垂直变化说明洼地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相对的轻微侵蚀-剧烈侵蚀-侵蚀显著减缓的变化过程;沉积泥沙剖面样品中的现代孢粉组成出现从蕨类、草本、乔木(松)孢粉占优势到以适应喀斯特石生环境的蕨类孢粉和草本孢粉占优势的变化,指示了洼地环境植被出现从含稀疏常绿落叶松的草丛退化为草丛的变化.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的泥沙沉积过程与洼地植被演变和洼地侵蚀环境变化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46.
The response of zinc (Zn) deficiency on reproductive yield and recovery through foliar application of Zn was determined in black gram, an important edible legume in India. Results revealed that foliar spray of Zn [0.01 and 0.5% zinc sulfate (ZnSO4)] improved not only the flowering, pollen producing capacity, pollen viability, stigma-receptivity and pollen-stigma interaction but also the yield parameters like number, size and weight of pods and seeds. Zinc deficiency induced changes in pollen grain structure, activity of esterase and poor stigmatic exudation leading to improper pollen-stigma interaction, which seem to be the main cause of poor fertility and decreased seed yield. Foliar application of 0.5% ZnSO4 after bud formation was most beneficial not only for reproductive yield but also seed Zn content.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提高蜂花粉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该研究以荷花、枣花、茶花、油菜、玫瑰、五味子6种蜂花粉为对象,研究纤维素酶酶解结合高剪切破壁技术对蜂花粉酚类物质溶出的影响。破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1%~4%纤维素酶(荷花1%;枣花4%;茶花2%;油菜1%;玫瑰4%;五味子3%)结合30 s 10000~15000 r/min高剪切,6种蜂花粉均可达到90%以上破壁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HPLC-DAD)分析结果表明6种蜂花粉破壁后酚类物质的溶出量和种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荷花蜂花粉没食子酸含量较破壁前增加6倍,枣花蜂花粉经破壁后山奈酚溶出,且含量较高,为10.31 mg/g,破壁后油菜蜂花粉没食子酸含量为11.59 mg/g,较破壁前提高59%。油菜蜂花粉总黄酮含量为29.6mg/g(以芦丁当量计),相较破壁前提高6.4倍,总酚含量为21.60 mg/g(以没食子酸当量计),相较未破壁提高1.5倍;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破壁能够将枣花蜂花粉Fe2+络合力提高2.2倍,油菜蜂花粉Fe3+还原力提高8倍。破壁后荷花、枣花、茶花、油菜、玫瑰、五味子6种蜂花粉对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提高了60.5%、12.4%、287.7%、442.1%、82.5%、4.8%。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结合高剪切破壁方法,能够促进蜂花粉酚类物质的溶出,增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效预防DNA氧化损伤。研究结果为蜂花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8.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rice residue in Maahas clay soil under lowland and upland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15N-labelled rice straw. The mineralization of residue-nitrogen was taking place even though the net mineralization was depressed by incorporation of rice residue.

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ttern of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owland and upland soil conditions.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measured by mineralization of soil nitrogen and rice-residue nitrogen and the nitrogen immobilization into rice residue were more active under lowland conditions than under upland conditions, during the earlier period of residue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949.
[目的]优化温差-超声波复合法破壁山茶蜂花粉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山茶蜂花粉为原料,采用温差并结合超声波辅助的复合破壁法对山茶蜂花粉进行破壁,使花粉破碎,释放出内容物.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温差破壁和超声波破壁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试验获得温差破壁最佳试验条件如下:温差100℃,料液比1∶7 g/ml,冷冻时间24h,水浴时间5h,水浴温度45℃.在此条件下测得破壁率为68.75%,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为40.02%,游离α-氨基氮的含量为3.58%.对温差处理过的样品进行超声波辅助破壁的最优工艺为:在超声10 min的情况下,测得破壁率为72.41%,可溶性总糖含量为46.08%,游离α-氨基氮含量为3.81%.[结论]该方法破壁效果比较好、成本低、可用于小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青钱柳人工林花粉的散粉特性和花粉活力测定,探讨花粉特性对种子饱满度的影响。以安徽红琊山林场9年生青钱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 (2017—2018) 于两个开花阶段监测林分的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的动态变化及花粉的传粉距离;比较了两种交配类型 (雌先型PG、雄先型PA) 植株的花粉活力和种子饱满度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开花阶段,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均呈现出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散粉高峰期的花粉密度约为200 ~ 300 粒·cm-2,花粉活力为20% ~ 30%;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年度间呈现出显著差异 (P < 0.05),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青钱柳花粉在各个方向的传粉距离仅达离林分75 m处。种子饱满度较低,仅为16.8% ~ 23.4%;年度间种子饱满度差异显著,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种子饱满度与花粉活力的表现一致。由此推测,青钱柳种子饱满度主要受到花粉活力的影响,花期气温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粉活力,但同源多倍体可能是影响花粉活力的主要原因。青钱柳人工林种子饱满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雌雄异型异熟的交配系统导致的低花粉密度、花粉传播距离短以及低花粉活力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