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384篇
基础科学   6篇
  77篇
综合类   860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油桃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油桃育种实践,对亲本、杂交后代的果皮茸毛、肉色、花粉育性、果实风味等性状进行了系统遗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果皮茸毛、肉色、花粉育性3个性状各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果皮有茸毛对无茸毛、白肉对黄肉、花粉可育对败育均呈完全显性,且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呈独立遗传,无互作效应;选择甜风味的品种作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甜油桃单株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32.
采用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储藏于室温、4℃、-20℃条件下的芍药花粉生活力,同时用培养基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研究I2-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结果与培养基萌发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芍药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储藏温度越高,萌发率下降速度越快,室温下花粉储藏7d后萌发率即降为0,4℃储藏6个月后花粉萌发率降为0,-20℃储藏9个月后花粉萌发率降至1.96%.不同储藏温度下,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测定结果与培养基萌发法测定结果间呈极显著、显著相关;与TTC染色法相比,4℃储藏4个月内及.20℃储藏七个月内的花粉用I2-KI染色法测定的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33.
中国榆科花粉形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国内榆科中7属22种花粉,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榆科花粉形态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萌发孔和外壁纹饰作为分科、分属、分种的重要依据。榆科花粉形态的研究,为榆科的分类提供孢粉学方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34.
乌头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地区产毛莨科乌头属(AconitumL.)16种植物的花粉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具3个萌发孔;沟膜明显,具瘤或颗粒;沟间具小刺状纹饰或近于光滑,偶见穿孔网状;极面观三裂圆形或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圆形、近矩形、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结合其它诸学科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花粉形态的演化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为该属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5.
S-a, S-b and S-c are three loci for F1 pollen sterility in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Taichung 65 (T65) is all Sj/Sj at these three loci, while its F1 pollen sterile near-isogenic lines, TISL2 (S-b), TISL4 (S-a) and TISL5 (S-c) is Sj/Sj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sterility locus. Using SSR molecular marker to detect the segregation of the allele Si and Sj in pollen calli population induced from different hybrid F1, which have different pollen sterility locus, showed that the segregation of allele Si and Sj was distorted. The distorted direction of pollen calli population in vitro was not the same as F2 population in vivo. The quantities of pollen callus carrying Sj were much more than that of carrying Siat S-a and S-c locus, the ratio of Si and Sj were 1:4.81 and 1:1.96 respectively. But the opposite tendency was observed at S-b locus, the ratio of Si and Sj being 1:0.35.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se results were undisturbed by either culture medium or culture period.  相似文献   
936.
根据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607 bp的片断,然后将该片段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l中,得到反义RN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得到了12株转基因植株,其中5株的43.7%的花粉为缩小空瘪畸形,29.6%的花粉缺乏生活力,而且其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至24.7%.结果表明,反义RNA技术沉默BcMF4基因导致了菜心转基因植株的部分花粉发育不良,BcMF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心等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7.
四种抗微管物质诱导毛新杨2n花粉粒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揭示了 4种抗微管物质 ,秋水仙碱、戊炔草胺、安磺灵和氟乐灵都有能力诱导毛新杨 2n花粉 .秋水仙碱虽然诱导 2n花粉比率最高 ,但花粉量最少 .另外 3种除草剂 ,诱导 2n花粉效率比用秋水仙碱处理的结果要低 ,但花粉量较大 ,其中 ,用戊炔草胺处理效果最好 .其最佳处理为注射花芽 4次 ,药品浓度 2 0 0 μmol L ,这不仅能使 2n花粉比率达到 84 4 % ,花粉量达到 0 .70mg 序 ,而且注射处理 10个花芽的费用仅为 0 .0 84元 ,远远低于用秋水仙碱处理同样数量花芽的花费 .该文证明了在所采用的这 4种抗微管物质中 ,戊炔草胺是诱导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效果最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938.
研究了野生种Cucumis hystrix(2n=2x=24)与栽培黄瓜C. sativus L.(2n=2x=14)种间杂种F1(2n=2x=19)及其双二倍体(2n=4x=38)自交S1~S4代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及花粉育性.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中期Ⅰ,杂种F1代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PMC)染色体主要以单价体存在,染色体构型为16.75 Ⅰ+0.5Ⅱ+0.25Ⅲ+0.13Ⅳ;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以二价体为主,伴随着自交,平均每个PMC所含二价体比例逐渐增加,非二价体配对比例减少.四分体时期,F1代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主要以多分孢子形态存在;双二倍体以四分孢子为主,并随着自交世代的增加,其比例增高.花粉育性观察发现,随着自交世代的增加,双二倍体花粉育性呈增高趋势.以上结果暗示,双二倍体在遗传上逐渐趋于稳定;双二倍体PMCs在后期Ⅰ和Ⅱ普遍含有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染色体不均等异常现象,可能是导致其花粉育性较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9.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2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40.
植物花粉发育过程极其复杂,众多基因参与其中并对花粉发育的正常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花粉发育的基因工程研究是将花粉发育的分子水平研究和植物个体发育调控研究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有助于全面认识植物花粉发育的机理。综述了植物花粉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表达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基因工程创造雄性不育的几种方法,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