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94篇
基础科学   58篇
  151篇
综合类   557篇
农作物   30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无菌工艺生产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以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的生产过程为例,利用休哈特控制图、饼图统计工具、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风险工具对生产中操作人员可能引入微生物污染的五个因素(手套、前臂、胸口、前额、口罩)进行了监控和风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口罩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最差,手套为污染的高风险因素.经过最差条件干预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验证了以预防为主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无菌灌装生产工艺中人员对药品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2.
基于RGB-D相机的油菜分枝三维重构与角果识别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油菜植株三维建模和表型参数在线测量,提出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油菜分枝三维重建和角果识别定位方法。使用Kinect传感器拍摄角果期油菜分枝在4个视角下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而获取油菜植株的三维点云并滤波。对配准的点云进行旋转变换,计算点云的曲面法矢量和曲率,并由曲率相近的点构成配对点对,再使用基于KD-tree搜索的最近点迭代(ICP)算法实现点云的初配准。将初配准误差作为参考值,调整ICP算法的对应点距离阈值,使用初配准的操作流程对初配准得到的新点云进行再次配准,完成精配准。结合该三维重建方法和针对性的彩色图像处理方法,得到去除主茎的单分枝油菜角果的完整点云,再进行欧氏聚类实现单个角果的空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单个角果的三维形态清晰可见,点云平均距离误差小于0. 48 mm,角果总体识别正确率不小于96. 76%。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玉米主产区骨干自交系籽粒干物质积累的过程(即籽粒灌浆过程),为优良自交系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北方地区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中早熟自交系A187,中熟自交系郑58、PH4CV、J9D207、KWCB1、KWMM31、HM12111,中晚熟自交系PH6WC,晚熟自交系昌7-2、M5972),研究骨干自交系百粒质量及灌浆速率的差异;应用Logistic模型对骨干自交系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比较不同自交系的灌浆参数;然后采用通径分析,研究百粒质量与灌浆活跃期和灌浆速率的关系。【结果】玉米自交系干物质积累随着授粉后时间推移而增加,呈"慢-快-慢"趋势。郑58的百粒质量在授粉后65d最大、其次为HM12111、A187。10个骨干自交系灌浆速率差异显著,授粉后20~35d的灌浆速率均值明显高于其他时间。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籽粒灌浆过程,确定了各骨干自交系的灌浆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玉米骨干自交系百粒质量受灌浆速率和灌浆时间的影响,其中灌浆速率起决定作用。各骨干自交系百粒质量主要在灌浆快增期增加。灌浆活跃期及不同时期灌浆速率均对百粒质量有正向效应,其中灌浆快增期平均速率对百粒质量的正向效应最大。【结论】10个骨干自交系的平均灌浆速率以郑58、HM12111和A187较大,可在杂交种组配时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通过提高灌浆快增期和渐增期平均速率,确保灌浆活跃期,相对延长快增期持续时间,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基因型差异。【方法】 用 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生长动态,对该方程求一阶导数,可得籽粒生长速率方程,求得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主要特征值。【结果】 9个品种籽粒干物质量积累的动态变化呈现"S"型曲线,即动态由慢-快-慢的增长过程。参试品种最终籽粒干物质量整体表现为(23.2±2.87) g/10穗;取样期籽粒干物质量的动态增长量:初花期后14~19 d达到最高,初花期后31~37 d籽粒干物质增长量最低;测算参试品种理论K值整体表现为(24.08±3.12) g/10穗;快速灌浆期整体表现为:初花期后12.60 d进入快速灌浆起始期,初花期后24.94 d到达快速灌浆终止期,灌浆快增期持续天数为12.34 d,到快速灌浆期终止期,籽粒干物质量积累贡献率达到83.56%±7.06%;最大相对灌浆速率(Vm)的整体表现为:(1.40±0.45) g/10穗/d。【结论】 近年来审定的春小麦新品种籽粒灌浆干物质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即穗粒重上升趋势;初花期后0~25 d是新疆春小麦籽粒灌浆的关键时期,也是充分利用水肥调配等农艺措施获得高穗粒重的重要时期;新春38号、新春44号、新春6号和新春40号四个品种具有高穗粒重潜力;新春39号、新春6号和新春37号籽粒灌浆快增期短,属相对灌浆速度较快品种,其中新春6号理论k值较高且相对灌浆速度较快,属强势籽粒灌浆品种。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以新型沙袋沙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内部添加物、不同外层材料袋沙障内部、外部风沙土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土壤微生物总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袋沙障内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营养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沙袋沙障内部风沙土环境,沙障内部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微生物总数量分别达到了7.35×10~7 cfu/g、9.47×10~7 cfu/g,分别是对照(只灌装风沙土)沙袋沙障的113.11倍、145.62倍,并且添加玉米芯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土壤微生物总数比添加玉米秸秆的高28.77%;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均对土壤真菌的影响较大,真菌数量可升高至微生物总数量的50%以上;玉米秸秆、玉米芯添加量越多,微生物数量越多,添加物体积百分比达到20%时,土壤微生物总数达到了1.01×10~8 cfu/g,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加,沙障内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增加趋势;3种外层材料黄麻纤维、玻璃纤维、稻草沙袋沙障内部微生物总数排序为黄麻纤维>稻草>玻璃纤维,黄麻纤维沙障内部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三者总数分别比稻草、玻璃纤维的高58.80%、112.64%。  相似文献   
106.
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研究了氮肥对苦荞灌浆特性、根系形态、农艺性状、充实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浓度氮肥处理(MN)对晋荞2号籽粒增重效果最显著;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实际百粒重、百粒重理论可能最大值(A)、灌浆起始势(R0)、生长速率为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G)及活跃生长期均以MN处理最高;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均以MN处理最高,根冠比以低浓度氮肥处理(LN)最高;‘晋荞2号’的农艺性状、充实度及产量各指标基本以LN、MN处理最佳。综上所述,中浓度氮肥处理更利于促进苦荞的灌浆进程,进而提高充实度及产量。本研究为苦荞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7.
花生主要品种出仁率和百果重的生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高产稳产广适性的花生品种,连续2年对60份花生品种4个生态区种植的出仁率和百果重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出仁率(SP)和百果重(HPW)以及不同年份不同地点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环境中出仁率稳定性高的品种,其百果重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下花生百果重与出仁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2年4点共8个环境的重复鉴定,筛选得到出仁率稳定性较强且百果重相对较大的品种5份,分别是中花5号、中花16号、豫花7号、中花10号和皖花8号。结合SSR多样性分析结果,这5份稳定性强且高产的花生品种属于不同的类群,遗传差异相对较大。该结果为花生高产品种的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油菜性状和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量化描述和分析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连续10年品种选育所得的168组产量和相关性状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密度下相关性状和产量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实验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且主要通过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单株产量,但总产量呈上升的趋势。研究所选各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总效应为:单株有效角果数>分枝数>千粒重>主花序有效角数>主花序有效长>每果粒数。因此,在培育更具有耐密性和对环境适用性的品种的同时,要选育拥有更多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的品种以稳定单株产量,综合提高油菜总产量。  相似文献   
109.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胚乳发育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氮肥追施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发育和灌浆特征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石麦18,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LA1(春2叶期)、LA2(春3叶期)、LA3(春4叶期)、LA4(春5叶期)、LA5(春6叶期)5个追氮处理对籽粒胚乳细胞分裂增殖和灌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时期对胚乳细胞增殖和灌浆特征均有显著影响。LA1、LA2和LA3处理的胚乳细胞在籽粒建成期分裂速率较高,而后分裂速率急剧下降,胚乳细胞数较少;灌浆速率表现为前期较高,后期较低;成熟时粒重较低。LA4处理能延长籽粒胚乳细胞增殖活跃期,在花后21 d后胚乳细胞仍然具有较高的分裂增殖能力,胚乳细胞数目最多,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最高,后期的灌浆能力较强,粒重最高。LA5处理胚乳细胞数较多,后期灌浆速率较低,粒重仅低于LA4处理。  相似文献   
110.
为给青稞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中氮磷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以藏青27、QTB13和QTB25 3个青稞品种(系)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90、180、270、360 kg·hm~(-2),按照氮磷比1∶6配施磷肥)下青稞籽粒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下,3个青稞品种(系)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曲线变化,其Logistic方程的决定系数在0.995~0.999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拟合效果较好。灌浆参数中,灌浆持续期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与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粒重与渐增期持续时间、快增期持续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参数相关不显著。理论最大千粒重与灌浆结束时实际千粒重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基本一致。适量施用氮磷肥能调控籽粒灌浆参数,提高渐增期持续时间和快增期持续时间,增加千粒重;施肥过多则降低了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