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5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890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796篇
基础科学   310篇
  504篇
综合类   3970篇
农作物   530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2191篇
园艺   356篇
植物保护   130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40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504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55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61.
对吉林省某珍禽养殖场患病肉鸽进行了临诊检查、病理剖检,并结合病原分离、生化培养、动物试验等方法,确诊为大肠杆菌病.最后对分离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  相似文献   
862.
鹦鹉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细菌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禽霍乱、传染性眼炎等。通过对鹦鹉常见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了鹦鹉常见细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的类型以及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引起鹦鹉常见细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药性链球菌。  相似文献   
863.
2010秋至2011春,对参加全国鉴定任务的9对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丝质鉴定等介绍其饲育成绩及饲育特点,并对各品种进行简要的概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864.
从石河子地区西瓜叶片上分离获得1株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燕麦嗜酸菌属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 subsp.citrulli)有显著拮抗作用的酵母菌0732-1,对该菌株形态学观察、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结合ITS-5.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0732-1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 Kurtzman),首次证明了P.anomala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生防作用。  相似文献   
865.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axonomy, biology, importanc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and control of lettuce powdery mildew. The main causal agent of this disease, Golovinomyces cichoracearum s.s., is an important powdery mildew pathogen of many members of the family Asteraceae. The pathogen is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occurs on Lactuca sativa as well as wild Lactuca spp. and related taxa (e.g. Cichorium spp.). Powdery mildew of lettuce can be a major problem in production areas with favou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disease development (dry, hot weather). The fungus grows ectophytically and appears as white, powdery growth on both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leaves. There is rather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powdery mildew on wild Lactuca spp. Most L. sativa cultivars have been found to be susceptible. Large variability in virulence was confirmed and 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ces is supposed. Resistance in L. sativa and some related wild Lactuca spp. is characterized by race‐specificity, but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resistance is poorly understood. Sources of resistance are known in L. saligna and L. virosa. Lettuce powdery mildew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common fungicides (e.g. sulphur, myclobutanil, quinoline, strobilurins, etc.) and protective compounds (e.g. extract of neem oil, Reynoutria sachaliensis extracts). However, fungicide resistance may arise. Non‐fungicidal activators of plant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 had no direct effect on the causal agent. Future issues regarding lettuce powdery mildew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866.
进境美国苜蓿草中苜蓿黄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批进境的美国苜蓿草样品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与苜蓿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相似的分离物M1。该分离物原始菌落为白色,边缘规则呈圆形,菌丝较致密,气生菌丝较少,苜蓿组织块不被菌丝覆盖,菌落生长速度为小于2.5 mm/d;M1在PDA上进行纯培养,前6d内,菌落为白色圆形,容易产生分子孢子轮枝状分生孢子梗,7d后菌落中央表面因产生休眠菌丝开始变成黑褐色至黑色,20d后菌落的表面和背面大部分均变黑色,仍不产生微菌核和厚垣孢子。M1的DNA用V.albo-atrum特异引物Vaa1/Vaa2进行检测,PCR扩增后得到预期330 bp的产物片段,产物序列与V.albo-atrum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100%。该分离物接种苜蓿草根部,15d后引起苜蓿黄萎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PCR检测结果、PCR产物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结果,将进境美国苜蓿草样品中的分离物M1鉴定为苜蓿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867.
实蝇是世界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对果蔬生产及其国际贸易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mtDNACOI)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实蝇的DNA条形码能减少对实蝇成虫形态特征的依赖,可检测其任何虫态的样品,有助于实蝇样品的快速鉴定。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针对采自泰国四色菊市番石榴烂果中的5头实蝇幼虫进行COI扩增测序,与生命条形码数据库(BOLD)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PAUP4.0软件构建了其系统进化树。根据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的结果,将5头实蝇幼虫样品鉴定为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并将本研究获得的2条COI序列在GenBank中注册,GenBank的登录号为HM590450和HM590451。  相似文献   
868.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来自美国的樱桃中截获卷蛾科幼虫,选用引物mt6/mt9对其线粒体DNA的COI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后,与Genbank及BOLDSYSTEMS v2.5中已知序列比对,并对截获幼虫进行形态描述,与前人描述进行核实比较,综合分子生物学证据和幼虫形态特征最终确定为蔷薇斜条卷叶蛾。  相似文献   
869.
从尼日利亚进境的芋头中截获最短尾短体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于2008年4月从尼日利亚进境的芋头中分离到数条短体线虫,经纯培养、形态观察、测量,以及对rDNA-ITS、D2D3区序列的扩增、克隆、测序分析,鉴定为最短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brachyurus(Godfrey,1929)Filipjev & Schuurmans Stekhoven,1941)。该线虫在国内局部分布,属于检疫性线虫,在系统内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870.
采用16SrDNA测序方法对从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原四种主要禾本科牧草根际分离获得的18个固氮菌株进行属水平的鉴定,结果表明:其中7株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3株属于产碱菌属(Alcali-genes)、1株属于固氮菌属(Azotobacter)、1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3株属于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