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6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505篇
林业   1251篇
农学   1259篇
基础科学   187篇
  335篇
综合类   2247篇
农作物   531篇
水产渔业   295篇
畜牧兽医   621篇
园艺   202篇
植物保护   24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鄂西北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湖北红椿优良种质资源圃,在鄂西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确定3个环境条件接近的优良天然林分进行优树选择。按3 a和4 a为龄级间隔分组,并对所选候选优树材积进行校正,首选出47株优良候选优树。对生长指标实测计算,设立红椿不同龄级(16~18 a、19~21 a、22~25 a)生长量年平均值和选优基准线。各生长量指标高于年生长量平均值的红椿有19株,高于基准线的单株有15株。对干形、枝下高、冠幅、冠高树高比、分枝角、枝粗细等6个无量纲形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立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3个形质评分因子。通过权重计算确立各形质评分值,复选红椿优树10株,入选率为52.63%。基准线法和形质评分结合选优,既确保了红椿生长指标具有较高的平均增益,又有效避免了因过度评分造成优良遗传性状的丢失。  相似文献   
99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玉米杂种后代创新种质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目前,玉米生产上利用的杂交种95%以上是单交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探索从杂交种后代中高效发掘分别适合作父本和母本材料的方法,对于提高杂交种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玉米育种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爆裂玉米杂交种JB1的F_1代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首先利用玉米全基因组范围内SSR分子标记,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杂交种种皮和胚进行基因型检测,筛选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明确相应父、母本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选取10条染色体上均匀分布的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F_2及后续2个世代的分离群体进行逐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后代材料可分为3组,即类父本材料、类母本材料和中间型材料。为了进一步评估所选材料的杂种优势恢复程度及在育种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F_4代对类父本和类母本两组材料配制了组内、组间杂交组合;同时,利用3个测验种与基于分子标记选择获得的类父本材料、类母本材料以及在早代通过育种经验选取的优异材料进行测交试验,对最终获得的2 780个各种类型组合在北京顺义和河北蔚县2个不同环境下进行产量鉴定及综合评价。【结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显著提高了分离后代中材料的选择效率,F_4代辅助选择材料中,类父本材料与父本的相似度最高可达79.5%,类母本材料与母本的相似度最高可达73.7%,显著高于随机选择条件下的亲本相似度均值。不同类型辅助选择材料间保持了较大的遗传距离,最大可达86%。F_4代材料相互组配,不同亲本类型辅助选择材料组配的杂交种小区产量显著高于同类型辅助选择材料组配的杂交种。测验种组配的测交组合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与类父本材料组配的杂交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产量显著高于与类母本材料及早代通过育种经验选取的优异材料组配的测交组合,且存在产量超过原杂交种最大值的组合。【结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作为辅助选择手段,从杂交种资源中发掘优异育种材料、开展种质创新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杂交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3.
黔中高原坡耕地植物篱物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红枫湖上游坡耕地设置30个植物篱径流小区,探讨了9种植物篱的水土保持效应和养分拦截效应。结果表明,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L.)Pers.]植物篱的保水效应最好,相对径流拦截率为91.7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植物篱的保土效应最好,相对泥沙拦截率为69.25%。灰毛豆植物篱对坡耕地氮、磷的拦截效应最为明显,其中氮相对拦截量为283.0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0.08%;磷相对拦截量为185.92 g/hm~2,相对拦截率为80.21%。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植物篱对坡耕地钾的拦截效应最为明显,钾相对拦截量为135.11 g/hm~2,相对拦截率为86.08%;灰毛豆次之,钾相对拦截量为125.1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9.72%。9种植物篱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和养分拦截作用,可作为黔中高原坡耕地植物篱物种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增加穗粒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为了培育高产中熟粳稻新品系,采用回交育种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感温型大穗品系HK05418的大穗基因Gn1a导入到感光型优质晚粳品种秀水134中。在BC2F4代得到农艺性状稳定、等位基因纯合、早熟且每穗粒数、单株产量显著优于秀水134的稳定株系C3068。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的各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强度。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意识,外界影响因素对个人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个人因素对最终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水稻抗稻瘟病Pigm(t)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采用定向回交育种策略,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花药培养技术,快速改良武运粳29196的稻瘟病抗性。以籼稻品种谷梅4号为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t)的供体,以高产易感稻瘟病的品系武运粳29196为受体,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利用与Pigm(t)紧密连锁的In Dels标记S95477和S29742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2F1世代,进行花药培养,获得185个双单倍体群体(DH群体),从中筛选出82个含有Pigm(t)基因的改良株系。在经过对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的系统鉴定与稻米品质性状测定后,发现改良株系DH036和DH158的综合性状与武运粳29196已十分相近,且稻米品质有所提升,保持了武运粳29196丰产性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定向回交、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可明显提高稻瘟病抗性改良的预见性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新育成的武运粳29196抗性改良系,为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耕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采用多季节、多时相光谱信息、纹理信息和地形信息进行分类研究,选出最佳分类方案对农耕区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所有特征变量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分别用于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分析不同分类方法对农耕区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源信息综合分类方案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效果最佳,总体精度85.54%,Kappa系数0.835 9;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可以在有效降低数据维度的同时保证分类精度;3种分类方法中,随机森林算法总体分类精度81.08%,分别较支持向量机和最大似然法高9.46%和5.27%。利用随机森林分类法结合多源信息能够有效对农耕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为土地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快捷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日本花柏是较好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为进一步开展日本花柏育种研究,丰富湖北省西部地区造林树种,在引进日本花柏优良种质的基础上,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及家系对比试验,并对生长性状和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花柏11个家系地径、树高均值高于对照(CK);家系间、家系内均存在丰富变异;树高和地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9,0.41。综合地径和树高两个指标,初步筛选出1个优良家系‘静3’,其地径、树高值极显著高于其它家系10个家系,且比对照(CK)分别高出41.2%,43.3%。  相似文献   
999.
Obtaining accurate estimates of national belowground and whole tree biomass is import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to quantify biomass stocks and changes. However, the availability of individual tree belowground biomass functions is generally low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extracting roots. Allometric birch (Betula pubescens Ehrh. and Betula pendula Roth) biomass functions were derived from 67 trees for belowground and whole tree biomass using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height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sampled trees spanned a dbh range from 4.0 to 45.5?cm and the functions provided a good fit to the data (RMSE?=?14.2?kg for BG and 40.7?kg for whole tree with dbh as predictor). Belowground, total stem, live crown, and dead branch biomass comprised 29.2%, 52.2%, 18.1%, and 0.5% of the whole tree biomass, respectively. Observed root-to-shoot ratios were between 0.21 and 0.88 with a mean of 0.42. Comparisons with existing belowground birch biomass functions from Fennoscandia indicate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estimates between existing functions. The derived data-set for belowground birch biomass is the largest in Fennoscandia and the developed functions are likely the best available for estimating national birch biomass stock and stock change in Norway.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