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9篇
  46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1.
我国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我国日光温室的发展历程,将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探索发展阶段及21世纪的快速发展阶段。从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控、小气候变化规律、小气候模拟、温室内小气候与外界的关系、小气候预报、小气候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小气候调控等7个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从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产需求、农业气象业务发展需求、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等方面,提出立足防灾减灾的日光温室小气候监测预测技术研究、立足气候资源优势的小气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立足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小气候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究、立足节能降耗和低碳生产的小气候调控技术研究等,将是未来日光温室小气候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312.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medical treatment theory, the effect of medical treatment more and more depends on patient's frame of mind. So in design of Bio-clean operation department, the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so as to form a humanistic interior space, which could ease patients' tension and make the operation easy.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io-clean operation department design is discussed and an advice for the creation of humanistic interior space in three aspects is brought forward.  相似文献   
313.
为探明遮荫处理对烟叶生产的影响,2012年在湖南省邵阳市烟田中部叶采收后,对烟株上部叶进行人工遮荫处理,结果表明,晴天14:00,普通白色棉纱布遮荫处理,田间光照强度降低45666 Lux,温度降低2.8℃,消除了高温逼熟现象,改善了上部叶的田间成熟度。通过人工遮荫,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高3.56%,烟叶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14.
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微气候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为材料,研究了行间生草覆盖对葡萄园微气候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赤霞珠生产园行间播种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可起到平稳地温、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葡萄园生草可使地面最高温度降低5.7~7.3℃,地面温度日较差降低6.7~7.6℃,树冠内空气温度日较差提高1.1~2.4℃,也可使不同土层温度有所降低,这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高。行间生草可使果实还原糖含量增加,含酸量降低,使葡萄酒中pH值、花色素苷、单宁含量升高,酒体颜色加深,结构感增强,其中以播种紫花苜蓿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15.
  目的  阐述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布局的对应关系,指导城市街道绿化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方法  基于街道绿化布局因素分类进行小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测析,探索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垂直结构的关系。  结果  (1)街道绿荫覆盖率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绿荫覆盖率越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减效率越好,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效果最为显著;绿荫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的规律特征越显著,但过高的绿荫覆盖使得街道空间闭塞,导致其降温效应反而有所降低;绿荫覆盖率高于90%的街道,其绿化对风速削减效率比覆盖率为50% ~ 70%时高出21%以上。(2)街道绿化复层结构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复层垂直结构中,结构越复杂,绿化量越大,所能发挥的太阳辐射削减效率越高,其总体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削减效率为88.78%;复层垂直结构的日平均降温效率为8.69%;乔?灌?草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对风速的削弱效率相对最好,乔?灌其次,乔?草再次,灌?草最弱;复层结构的日平均风速削减效率在77.61%左右。(3)垂直绿量比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乔灌木所占总绿量的比值与太阳辐射削减效率呈现正相关性;乔灌木所占比例越高,平均降温效率也越高;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当乔灌与草比例越接近1∶1时,对风速的削弱效率越好。  结论  基于街道绿化布局与小气候要素的关系,提出了调控街道绿化构成对提升小气候舒适度的技术对策:(1)为营造舒适的街道夏季小气候,宜保持70% ~ 90%的绿荫覆盖率;(2)通过适度的绿化复层结构增加遮荫和通风,但要避免过于复杂以致影响正常通风;(3)科学配比垂直绿量,综合考虑夏季绿荫覆盖率和冬季增温要求,通过种植落叶乔木并保持乔灌木占街道绿化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316.
 通过观测和调节大棚内的小气候,探索提高红掌切花产量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措施包括:在春季开始遮荫、适当通风、减少浇水以降低湿度;在夏季重点在降低棚内温度,采用进一步增加遮荫减少光照、增加浇水降温同时在棚顶淋水降温;秋季以增加浇水次数提高湿度为主;冬季减少遮荫、适当增加光照、加强密封保暖,低于10℃时人工加温,提高温度。以及适当的水肥管理。使红掌可以在深圳安全度夏、度冬,一年四季均可正常生产红掌切花。为红掌切花在我国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开展大规模生产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17.
北京地区引种阿月浑子生长发育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6-1998年引进美国良种Kerman、Peters及对照新疆阿月浑子,利用自制BEM-1型微机测量系统,研究北京引种试验地3处理小气候和土壤条件与引进良种及对照的生长发育、繁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原产地气候相比,最大的差异是7、8月的降水量大及12、1月的低温.大量降水导致空气相对湿度大,8月为60%,阴雨天达70%,利于嫁接成活,但植株病害严重.其他条件如地上100cm处气温变幅最大,露地低温极值-9.18℃、高温峰值42.63℃、地表O cm低温极值-5.85℃、棚内-4.25℃和-5.15℃;因此露地阿月浑子幼树越冬需简易防寒.光照强度日变幅各处理类同,影响因素有照度、时间和设施(大棚、小棚),以照度影响较大.CO2浓度晨300~330μmol·mol-1;午230~250μmol·mol-1,不足光合作用需求.土壤特性呈碱性~强碱性,沙壤土,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较高,缺乏速效磷.阿月浑子在pH 8.66~8.80的沙壤土生长良好,在该引种条件下可正常开花结实,而开始结实年龄主要受品种影响.  相似文献   
318.
以优良玉米杂交种‘良玉99’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CK)和二比空、大垄双行、偏垄宽窄行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研究不均匀种植方式对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特性、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二比空、大垄双行和偏垄宽窄行增加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降低叶片衰老速率;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茎叶夹角,穗位层叶片垂直占有率增加4.44%~7.15%。改变种植方式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风速和田间温度,降低各冠层层次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穗下层二氧化碳浓度。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显著改善各冠层层次光合特性,透光率增加7.91%~52.58%,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增加1.39%~36.55%、2.78%~18.98%、5.88%~45.75%。光能利用率方面,2018年大垄双行和二比空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加25.93%和29.63%,2019年大垄双行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6.62%和7.46%。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产量提高14.16%~30.34%和4.19%~9.28%,两年均以大垄双行产量最高,达6 264.68 kg·hm-2  相似文献   
319.
为掌握棉花群体结构中的小气候环境状况,确定棉花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设计6个不同密度测定农艺性状,选择棉花郁闭度最大的开花盛期,测定不同棉花密度群体田间小气候要素。结果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农业性状发生很大变化,群体间光、温、湿度等气候因子有较大的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茎粗、叶片数、果枝数、蕾数、铃数、铃重与株间梯度温度差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透光率呈正相关;最佳密度群体株间梯度温度差应0.3~0.4℃;棉株间地面透光率应在5.5%以上。密度22.5万株/hm2产量表现最佳,其次是27.0万株/hm2,再其次是18.0万株/hm2。在当前栽培管理水平下,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以20万~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