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9篇
  46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81.
为探明遮荫处理对烟叶生产的影响,2012年在湖南省邵阳市烟田中部叶采收后,对烟株上部叶进行人工遮荫处理,结果表明,晴天14:00,普通白色棉纱布遮荫处理,田间光照强度降低45666 Lux,温度降低2.8℃,消除了高温逼熟现象,改善了上部叶的田间成熟度。通过人工遮荫,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提高3.56%,烟叶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82.
以泰国青骨柳叶空心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白色防虫网、黑色防虫网、遮阳网进行覆盖处理,对空心菜的单株质量、内在品质及设施环境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黑色防虫网较之白色防虫网、露地栽培处理,显著提高了空心菜的产量,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了硝酸盐含量,调节了设施温度和光照强度,改变了空心菜品质,促进了空心菜植株生长。综合分析得出,黑色防虫网可在热带地区夏季的空心菜设施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3.
对比分析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杨梅群落与杉木群落下层的小气候差异和气候舒适度等级.分别于2009年5月、7月、10月及2010年1月各选择2个晴天定点同步测定杨梅Myrica rubra群落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内小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7月和10月杉木群落下层气温高于杨梅群落,且1月杉木群落下层昼间气温波动幅度也比杨梅群落大;5月、7月和10月杨梅群落的相对湿度略高于杉木群落,而1月则以杉木群落较高,且波动幅度更大;两个森林群落内风速日波动幅度较大,其中以杨梅群落风速观测值的极差明显大于杉木群落;杨梅群落的气候舒适等级高于杉木群落.  相似文献   
284.
通过对红松人工林内小气候因子与对照区气候因子的对照分析,表明林分具有缓热、缓冷和涵养水源的作用;小气候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其变化幅度在很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85.
为了查明粉煤灰绿化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郁闭后的防护效果,采用标准地和样方调查方法,调查林木、草本植被及根系生长状况。林内气象数据的采集采用森林气象流动调查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粉煤灰上采用速生旱柳造林绿化树木生长势较好,根系发达,植被增多。森林小气候基本形成,防风降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86.
在广东省高要市活道镇马尾松林地,于晴天就地选取马尾松针叶,每隔1 h1 次用快速称重法测定其从上午8 时到下午5 时的蒸腾强度;与此同时,测定立地光照强度、气温、叶面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 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蒸腾强度日变化符合正弦波动,与气压相关性不显著,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光照强度、风速、叶面温度、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7.
In the semi-arid Horqin sandy land of north China, Caragana microphylla, a leguminous shrub, is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and is widely used in vegetation reestablishment programs to stabilize shifting sand. The sand-fixing effects of 6-and 11-year-old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wind velocity and sand transport rate in the plantation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dunes; 2) th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plantation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dunes. Relative humidity was higher and the soil temperature was lower, which benefits plant growth; 3)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ere improved to some extent over age. The porosity and percentage of tiny sand (diameter 0.05–0.1 mm) and clay particle (diameter < 0.05 mm) increased, bulk density in surface soil decreased, and saturated water-holding capacity improved. Organic C, total N, available N and available K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soil fertility was enhanc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7, 21(1): 84–87 [译自: 水土保持学报]  相似文献   
288.
基于环境小气候效应分析的合理水面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水域的环境小气候功能,在对城市气候特别是热岛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域承载的环境小气候功能出发,采用孤立变量法建立了水面率与城市气温响应关系的定量计算模式,对水域的热汇与热源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内水域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水体热容量大,蒸发水分多,增温和降温缓和;夏季水域起降温作用,冬季水域起升温作用.通过以上研究,为城市水域规划、建设、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9.
对广西南宁市郊芒果园内及其附近空旷地的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①芒果园内的日平均光照度为7 528 lx,占空旷地的28.66%;②果园内日平均气温及日较差依次为23.5℃和5.6℃,相应比空旷地的低0.6℃和0.3℃;③果园内土壤浅层(0-20 cm)日平均温度为22.0-23.5℃,比空旷地的低2.0-3.6℃;④果园内日平均相对湿度为80%,比空旷地的高5%;⑤果园内日均风速为0.16 m/s,占空旷地的14.3%。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出果园内外主要气象要素的最佳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90.
通过对比分析马尾松林外内小气候特征,为其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利用马尾松人工林内外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比较两站点的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外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夜晚,马尾松林白天具有更好的降温和增湿作用;2)马尾松林内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比林外空旷地低1.1℃、2.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4.7%,林内高湿日数多于林外空旷地,而低湿日数少于空旷地;3)林内外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差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林内外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日变化相似,土壤温度越向下振幅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