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83篇 |
免费 | 199篇 |
国内免费 | 40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3篇 |
农学 | 553篇 |
基础科学 | 88篇 |
328篇 | |
综合类 | 2696篇 |
农作物 | 509篇 |
水产渔业 | 183篇 |
畜牧兽医 | 343篇 |
园艺 | 427篇 |
植物保护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207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309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323篇 |
2009年 | 306篇 |
2008年 | 296篇 |
2007年 | 347篇 |
2006年 | 403篇 |
2005年 | 317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31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72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为了探讨不同气象因子对‘荸荠’杨梅成熟度的影响,为特色杨梅生产和品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荸荠’杨梅单果重(外观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风味指标)、可食率(质地指标)为参考数列,以‘荸荠’杨梅果实成熟期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参比数列,对‘荸荠’杨梅成熟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荸荠’杨梅单果重与果实成熟期的相对湿度的关联度最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相对湿度除6月中旬外,其余各旬对单果重的影响均较密切,5月中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大,5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最低气温对可食率影响最大。因此,影响‘荸荠’杨梅成熟度的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2.
海蓬子种子的发芽特性与贮存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蓬子可作为一种盐生油料植物种植开发.通过对海蓬子种子的发芽特性和贮存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海蓬子有明显的休眠特性,休眠期约为90d;种子发芽数为第4天最高,第10天发芽率>5%;在半年的贮存时间内,果穗贮藏较脱粒贮藏有显著的差异;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采收黄熟种子贮藏比过熟种子贮藏更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图1显示,种子发芽数为第4天最高,第8天后发芽数已明显减少,第10天发芽率>5%.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研究烟草黑胫病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在相同的田间条件下,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K326’和‘云烟85’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的生理指标、黑胫病发病率和相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大’品种的黑胫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最高,‘K326’次之,‘云烟85’最低;‘云烟85’的POD、PPO、CAT抗性酶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含量接种时最高,且增加量最大,‘K326’次之,‘红大’最小;PPO、CAT、POD活性和类黄酮、总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4.
茶树以收获芽叶为主,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直接决定着茶树生长势和品质成分的形成。为研究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生理变化规律,以2 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茶树新梢不同成熟度叶片丙二醛(MD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各成熟度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简化茶树抗逆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的MDA、SA、SOD和Pro 由1 芽2 叶至老叶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老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度叶片;仅ABA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S 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3、4 叶达到峰值,老叶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MDA与SA、Pro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ABA与MDA、SOD、Pro、SA、CAT 存在中度到高度负相关。7 个茶树叶片抗逆性评价指标可简化为5 个,即MDA、ABA、SA、SS和CAT,可应用于茶树抗逆性的鉴定,提高种质材料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75.
典型畜禽粪便配伍食用菌菌渣堆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典型畜禽粪便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典型禽畜粪便和食用菌菌渣废弃物有机肥料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别以新鲜牛粪、猪粪和鸡粪配以2倍质量(DW)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铵态氮、硝态氮和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堆肥过程中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在55 ℃以上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5 天,堆体温度均超过70 ℃。堆肥结束时,猪粪、鸡粪、牛粪处理的pH值分别为7.59、7.81、7.48,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 5.5 ~ 8.5的一般标准,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4.31%、5.01%、4.57%,只有鸡粪处理满足有机肥养分标准(NY525-2012)。堆肥过程中各处理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铵态氮的减少量分别为45.6%、29.2%、33.9%,而相应地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到2.59 g kg-1、2.57 g kg-1、2.15 g kg-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适度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对广西产的肿瘤藤(星毛冠盖藤)药材进行研究,为编制肿瘤藤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对广西肿瘤藤进行形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形态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为嫩枝、叶下面和花序均密被淡褐色或锈色柔毛;药材茎圆柱形、灰色或灰褐色;根锈色或褐色;枝、茎和根表面具较多纵皱纹或不规则沟槽。茎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茎的横断面可见皮部宽广、木部窄。老茎髓部中空,呈棕色。气微,味微苦。显微鉴别的结果显示,肿瘤藤茎叶细胞内或细胞间有较多棕色块状物质,多见草酸钙结晶,有各种形状的石细胞以及油细胞。理化鉴别的结果表明,肿瘤藤中含有鞣质或酚类、黄酮类、强心苷类、皂苷类、还原性糖和有机酸类等物质,没有检测出蒽醌类、生物碱类物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77.
探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为黄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5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母本,6份黄瓜自交系材料作为父本,按半双列杂交法配制出29个杂交组合,对11份黄瓜自交系材料的7个数量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数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杂种优势,其中株高、结瓜数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而单果重、主蔓20节内雌花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杂种优势比较微弱。11份黄瓜自交系被分为3大类群,地理远近与遗传距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结瓜数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果实长和果实粗的中亲优势指数及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株高、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指数和杂种优势指数与亲本遗传距离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部分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都随着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进行黄瓜种质资源评价时,不能以地理关系作为唯一标准;在进行黄瓜杂交育种时,可根据育种目标,适当选择较大的遗传距离来获得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灌水对低温冻害后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影响的规律,以‘周麦2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拔节期小麦在-6℃低温环境下维持4h后,分别在处理后第1d、4d和7d对小麦灌水,灌水量分别为保持土壤含水量26%、18%和10%的小麦后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灌水时间的延迟和灌水量的减少,低温处理后小麦分蘖茎存活率逐渐降低,对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以及产量的恢复效果影响逐渐降低。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大分蘖存活率显著提高,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潜蘖再生率显著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植株性状增加明显,第1天灌水,灌水后土壤含水量达到18%时小麦穗部结实性状明显增加。低温处理后第4天之前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18%以上时小麦大蘖穗产量明显增加,第1天灌水且土壤含水量达到26%时小麦潜蘖成穗增加显著。试验中,灌水对小麦株成穗数影响较大,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9.
以近圆形、长形核桃楸种子为试材,对其部分性状及出苗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圆形核桃楸种子的单果重、纵径、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壳厚、种仁重、出仁率依次平均为7.46 g、3.80 mm、2.59 mm、2.54 mm、2.64 mm、2.63、3.0 mm、4.1 mm、2.2 mm、1.3g、18.0%,长形核桃楸种子的上述指标依次平均为7.91 g、3.19 mm、2.61 mm、2.62 mm、2.98 mm、2.65、3.5 mm、4.3 mm、2.1 mm、1.2 g、16.8%,近圆形核桃楸种子单果重、横径、侧径、三径均值、单果重/三径均值、缝合线厚度、缝合线宽度依次比长形的小5.7%、0.8%、3.1%、11.4%、0.8%、4.8%、16.7%,其余指标依次高19.1%、4.9%、8.3%、7.1%;随着种壳减少,种子吸水达恒重所需时间减短且出苗率增加;在25℃下,种仁吸水4h达恒重,吸水时间比带整壳核桃楸种子快14倍;种仁的出苗率是带整壳核桃楸种子的9倍. 相似文献
80.
A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maturity of guava fruit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btained from dropped fruit impact responses. The levels of maturity were classified with cluster and discriminant analyses on the raw impact measurements and their derived indices. The number of indices being processed was reduced with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was improved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to 76.3% with the penetrometer stiffness as a calibrator and to 84.2% with postharvest days as a calibrator. The performance shows that falling impact together with adequ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provides a promising non-destructive approach in assessing the maturity of guava. The non-destructive nature was validated by repeating the test on the same specimen. The test mechanism is mechanical and can therefore be integrated as the maturity inference engine on an automated guava sor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