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49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5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施用猪粪后果园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猪粪施入土壤后,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为荔枝生产合理施用粪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荔枝果园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猪粪(w为0、1%、2%和4%)进行培养试验,探讨土壤中的大、中和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在360 d的动态变化。【结果】即使土壤中有效N、P、K、Ca和Mg含量缺乏,Mn、Cu和Zn含量中等,以1%用量施用猪粪后,除交换性Ca和Mg含量达中等水平外,其他养分可立刻达到丰富水平。猪粪用量越高,土壤碱解N维持在丰富水平的时间越短且降幅越大,但有效P、速效K、交换性Ca、Mg以及有效Fe、Mn、Cu、Zn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且除速效K和有效Fe外的其他养分含量波动越大,供应稳定性越差。【结论】猪粪是良好的作物养分来源,但荔枝生产上用量不宜超过1%,即15 t·hm–2,配合施用的各种化肥(如N肥和K肥)也应相应减少或甚至不施P肥和Fe、Mn、Cu、Zn等微肥。  相似文献   
52.
以龙眼“大乌圆”和荔枝“三月红”两个品种的幼叶和果实组织为试材 ,采用在细胞核被裂解之前 ,去除细胞质中的酚类物质和蛋白质 ,而后用 SDS裂解细胞核 ,异丙醇和乙醇沉淀染色体 DNA的方法 ,成功地从两种不同组织中提取和纯化了两种果树的染色体 DNA,DNA的得率介于 2 86~ 314μg/g FW之间 ,凝胶电泳显示无明显降解现象 ,适宜作为 PCR模板应用 ,并成功地进行特异性基因扩增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荔枝需求水量的测定方法以及试验结果,分析了荔枝灌溉制度,对推广应用微喷灌节水,提高荔枝产量,节约用水,促进荔枝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4.
钙与荔枝裂果关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研究结果表明裂果程度不同的单株其裂果率与叶片中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严重果园中土壤交换性钙、叶片和果皮中钙含量显著低于裂果较轻的果园;裂果果皮中钙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喷施含钙盐的防裂素后,既显著提高了叶片和果皮中钙水平,也显著降低了采用前裂果率水分胁迫减少荔枝果皮中钙的积累并增加裂果,特别是在假种皮的快速生长期。因此,认为增加叶片和果皮中钙的含量有利于减少荔枝裂果。  相似文献   
55.
荔枝愈伤组织诱导及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取元红荔枝盛花后45d未败育的幼胚、一个月龄的实生苗叶片、成龄树叶片、未受精子房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仅有幼胚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幼胚在含5% 蔗糖的MS基本培养基附加2,4-D2mg/L+水解乳蛋白500mg/L的培养基上诱导率最高。幼胚愈伤组织在含5% 蔗糖的基本培养基附加10% 椰乳的培养基上,白色胚状体发生率最高。胚状体易提前萌发,仅抽生根不抽生茎。健壮的未生根胚状体在含5% 蔗糖的培养基附加BA1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最低,为理想的萌发培养基。随着BA浓度的降低,生根率提高,呈负相关。同浓度BA抑制生根的效果好于KT。在萌发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期后,少数较成熟的胚状体抽生出茎叶,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6.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P7菌株分泌的抗菌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等真菌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荔枝霜疫霉菌菌丝体经CP7菌株的抗菌物质处理后, 菌丝发生不规则扭曲、萎蔫、干瘪,菌丝端部膨大等形态变化;经处理的菌体细胞组织结构受损,细胞膜结构模糊不清,看不到完整的外膜结构,细胞器消溶。处理后的荔枝霜疫霉菌孢子囊出现凹陷、干瘪、畸形;孢子囊外壁严重受损,原来厚实的外壁只剩一薄层,孢子囊内原有的微细结构消失,结构模糊不清,细胞器溶解,孢囊内物质大量外泄。抗菌物质还引起菌体细胞内磷的外泄,并对细胞呼吸速率和NADH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7.
改性磁性荔枝皮对水及果汁中砷的吸附效果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安全高效实用的果汁类食品砷吸附材料,以天然植物副产物荔枝皮为材料,通过共沉法制备砷吸附材料磁性荔枝皮(magnetic litchi peel,MLP),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砷含量,以砷清除率为判断指标,研究了MLP对三价砷和五价砷吸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改性MLP表面含有粉末状的Fe3O4,与未改性荔枝皮相比部分官能团增加,表面粗糙、更加凹凸不平,结构疏松,微孔数量增加,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在砷浓度为0.20 mg/L水溶液中三价砷和五价砷吸附率为88%和90%,对苹果汁中的三价砷和五价砷吸附率为83%和93%;MLP对三价砷和五价砷溶液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为单分子层吸附,在298 K条件下饱和吸附量三价砷为0.181 mg/g,五价砷为0.225 mg/g;MLP对砷溶液吸附动力学可以通过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描述,R2均高于0.99;MLP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吸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焓变小于0,MLP对两种价态砷的吸附都是放热反应。研究结果可为改性荔枝皮在果汁类食品中砷脱除方法和工艺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了实现荔枝园环境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设计了基于ASP.NET技术的荔枝园智能灌溉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终端监控设备、网关和网络监控系统。终端监控设备定时采集荔枝园的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率等环境信息,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到网关,网关通过互联网将环境数据传输到网络监控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基于B/S模式,运用ASP.NET技术,实时显示荔枝园环境参数以及做出智能灌溉决策。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掌握荔枝园的土壤环境信息、各个节点剩余能量、控制灌溉状况和学习荔枝种植知识。试验表明,系统在荔枝园中的平均丢包率仅为3.87%,通信效果良好;当环境信息超出正常范围时,系统会向果农发出预警信号;通过智能灌溉方法,使得灌溉区域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17.85%,高于荔枝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的下限,满足荔枝生长的要求。系统运行稳定,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荔枝园环境并及时做出智能灌溉决策。  相似文献   
59.
概述了‘新球蜜荔’的选育过程、品种性状、区域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新球蜜荔’属于中晚熟品种,果实于6月上中旬成熟,产量与目前海南主栽的‘妃子笑’相近;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米白、汁多,有蜂蜜香味;平均单果重32.56 g,可食率71.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 TSS)18.25%。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除虫脲在荔枝上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药在荔枝上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除虫脲在荔枝全果和果肉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紫外检测器的仪器方法,对除虫脲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两年(2013~2014年)两地(广东、广西)的残留试验,研究除虫脲在荔枝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除虫脲在荔枝果肉和全果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84.8%和82.7%~84.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4.3%和3.2%~4.2%,最小检出量为5×10-10 g,在荔枝全果和果肉上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除虫脲在荔枝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5~4.9 d;以125.0~187.5 mg/kg剂量、施用3~4次,采收间隔期为7和10 d时,荔枝果肉上的残留量均小于0.01 mg/kg,全果上的残留量分别为0.05~0.23和0.01~0.05 mg/kg。【结论】除虫脲在荔枝上防治荔枝蒂蛀虫时施用剂量以125.0 mg/kg为宜,施药次数3次,安全间隔期1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