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91篇
基础科学   3篇
  34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185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籼型杂交稻碾磨、外观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4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 交配设计研究了9个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正向中亲优势,糙米长、糙米宽、糙米长宽比表现负向中亲优势,糙米厚无中亲优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中亲优势最大.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和精米率表现正向超亲优势,整精米率、糙米长、糙米宽、糙米厚和糙米长宽比表现负向超亲优势.垩白度的超亲优势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方面,F1杂种与其亲本值间无相关性,而除了垩白粒率外,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水平.降低糙米长的超亲优势可明显增加整精米率的超亲优势,提高糙米长、糙米宽和糙米长宽比的超亲优势可明显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22.
对烟草全氮含量、生物碱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含量、生物碱含量表现负向杂种优势较多的趋势。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差异极显著,且GCA的方差量均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的方差量。GCA效应白肋烟表现为减少,而晒红烟表现为增加。SCA的效应全氮含量表现较好的组合有Bur ley21×延晒3号和Burley21×自来红。生物碱含量表现较好的组合有Burley21×自来红、TI1068×延晒3号及KB108×延晒3号。  相似文献   
23.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0kg/hm2、100kg/hm2、200kg/hm2、300kg/hm2)对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在1hm2施200kg氮时最高,高氮处理(1hm2施300kg氮)时反而降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优培九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均高于汕优63。  相似文献   
24.
林木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杂种优势现象在林木育种中广泛存在。文中简述了杂种优势形成的3个假说; 并通过对林木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 基因表达和使用技术的评述, 总结出林木杂种优势研究的特点, 提出一个研究方法; 最后对杂种优势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鹅掌楸属杂交测定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 a生树高、胸径、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1.92 m,2.5 cm,0.009 2 m3;生长最快杂交组合是T11×C8,其平均年生长量分别为2.39 m,3.4 cm和0.018 3 m3。3个生长性状杂交组合间都呈极显著的差异,为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择奠定基础。树高、胸径和材积的杂交组合(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01,0.631和0.687,分别进行优良杂交组合选择,其现实遗传增益为16.3%,32.9%和116.1%。几种交配模式之间的材积生长比较结果是T×CC×TT自由授粉C自由授粉C×CT×S。优良杂交组合T11×C8、T12×C8、C9×T12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08.7%,64.3%和110.7%。  相似文献   
26.
The allelic frequency, the 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s (PIC),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 the heterozygosity, and the genetic distances were studied in three imported meat sheep (Suffolk, Dorset, Texel) and their F1 crossbred obtained from those crossed with indigenous Small Tail Hun Sheep (Suffolk♂× Small Tail Hun Sheep, SH; Dorset ♂× Small Tail Han Sheep♂, DH; Texel♂× Small Tail Hart Sheep ♀, TH) using six microsatellite DNA loci. The perpormences of three-breed crossbred (Suffolk ♂× DH ♀, Suffolk ♂× TH ♀, Texel ♂× SH ♀, Texel ♂× DH ♀, Dorset ♂× TH ♀, and Dorset ♂× SH ♀ )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genetic polymorphisms at six microsatellite loci in six sheep populations. Six microsatellite loci could be used for genetic diversity evaluation in sheep populations. The order of three-breed heterosis by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from large to small was Texel ♂× DH ♀, Suffolk ♂× DH ♀, Suffolki ♂× TH ♀, Texel ♂× SH ♀, Dorset ♂×TH ♀, and Dorset ♂× SH ♀, which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sting results on actual heterosi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diction of the best three-breed hybridized combination among sheep breeds by microsatellite DNA polymorphism was feasible, which will have an important value on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introduced meat sheep and sheep breeding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转Bt基因玉米Zea may材料表达、产量潜力及杂种优势表现,为转基因材料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Reid群骨干系PH6WC及育成的自交系J1490、J1495、4DH10和外引系PH1CPS作母本,以Non-Reid为基础的转Bt基因材料6DH85、J1401、6DH222、8DH273和8DH279以及自选系J9D207、J1628、J1668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40(5×8)个杂交组合,对转Bt基因材料抗虫表现和产量潜力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回交转育系谱法处理后代获得转基因材料中的部分Bt基因丢失或者沉默,没有在子代中成功表达出相应蛋白。转Bt基因的杂交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与对照品种相比,组合4DH10×8DH279表现最好,增产31.10%;组合J1495×J1401虽然含有Bt基因,且与其不含Bt基因的同父本组合相比增产效果明显,最高可增产65.77%,但与对照品种相比,仅增产10.04%。【结论】玉米转基因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对其跟踪测配,才有望培育出高产、抗虫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8.
以7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向值、叶面积、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目、茎粗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杂种优势及杂交种与双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种和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MH)和超高亲优势(HH)均存在差异,株高、穗位高、顶高、叶面积、雄穗长、茎粗、夹角、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等杂种优势较大,顶高/株高、叶向值、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等杂种优势较小;顶高、顶高/株高和穗上叶片数表现为杂交种与父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雄穗长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母本呈显著正相关;顶高、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若干杂交稻亲本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协青早eA(1)、协青早eA(2)、龙特浦eA(1)、龙特浦eA(2)、D297 eA(1)、D297 eA(2)及不育系协青早A、龙特浦A、D297A与恢复系R669、蜀恢527、明恢63为材料,组配成一套半双列杂交F1材料。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主要受亲本gca作用,同时,sca效应也起着重要作用。18个性状中,有16性状组合间遗传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亲本不同性状或同一性状不同亲本之间gca表现较大差异,无明显规律;不同eui基因型杂交稻sca值差异依组合及性状的不同而变化,未表现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30.
亚种间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明确稻麦两熟制地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不同冠层叶形组合产量差异及其形成机理。【方法】2011-2012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常熟、扬州)选用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A26/F9250、A16/F9250、甬优12、甬优13与冠叶过长型组合A43/F8585、A41/F8585、甬优15、甬优11为试验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二者产量构成因素特征、茎鞘物质积累与转运机制、叶片光合特性和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两年、两点的试验均表明,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冠叶适中型产量明显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2011年常熟、2011年扬州、2012年常熟和2012年扬州冠叶适中型组合实际产量分别达11.62、11.98、12.51、和12.30 t•hm-2,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分别增产8.85%、9.75%、9.60%和10.26%。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有效穗数略多,每穗粒数明显多,群体颖花量大、饱粒千粒重小,最大库容重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当,但籽粒充实度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较冠叶过长型组合增产的主要原因为籽粒充实度的提高。(2)冠叶适中型组合抽穗期单茎茎鞘重、乳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成熟期的茎鞘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运率低于冠叶过长型组合,但成熟期单茎茎鞘重、抽穗至乳熟期的最大输出量、最大输出率、最大转运率均高于冠叶过长型组合。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在结实期具有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3)与冠叶特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叶面积指数抽穗期稍低,乳熟期相当,成熟期明显高;净光合速率在抽穗期和乳熟期相当,在成熟期明显高;光合势在抽穗期至乳熟期相当,乳熟至成熟期明显高;叶面积衰减率和净光合速率衰减率在抽穗至乳熟期以及乳熟至成熟期均明显高。说明冠叶适中型组合结实后期光合生产具有优势。(4)与冠叶过长型组合相比,冠叶适中型组合强势粒起始生长势(R0)高、达到相对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推迟、活跃灌浆期(D)和有效灌浆时间(T99)延长,相对最大灌浆速率(RGRmax)和相对平均灌浆速率(RGRmean)略低,终极充实度(A)高;冠叶适中型组合弱势粒R0低,Tmax推迟,D和T99延长,RGRmax和RGRmean略高,A也明显高。【结论】在稻麦两熟制稻区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冠叶适中型组合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结实期合理的茎鞘物质转运机制、较强的光合生产性能和平缓持久的灌浆特性是该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