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0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59篇
  40篇
综合类   87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LES模型,利用2012年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回归得到各类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边际倾向中,在外用餐最高,其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糕点类、在外用餐类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蔬菜、粮食、肉禽及制品等基本食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较低,水产品、糕点类、外出用餐的自价格弹性较高。  相似文献   
32.
王鑫  马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30-12332,12335
我国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他们未能安享晚年,养老问题将集中爆发。首先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低退保率高、新农保的参保率高保险待遇低、超龄务工三个方面分析了第一代农民工的境遇,其次从政府、企业、第一代农民工个体三个责任主体剖析了其深层原因,然后对第一代农民工的其他养老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第一代农民工的不同去向及主要收入来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采用实证分析探讨了家庭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存在正相关性,收入对于农民从事农业积极性的影响非常大,要真正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要加大直补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力度等措施,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4.
为农地承包权的顺利退出提供参考,对苏州市和宿迁市7个村庄391家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资源禀赋、收入结构和就业特征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方面,承包地面积、承包地块数、实际经营面积、宅基地面积以及是否发生过土地流转对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不显著,而拥有城镇住房的家庭退出意愿更强烈。2)就业特征方面,农民外出务工时间越长、上班地点离农村越远、从事的职业与农业相关性越弱,则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的意愿越强烈,同时接受过非农技巧培训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土地承包权。3)收入结构方面,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越高则农户退出承包权的意愿越强,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的家庭越不愿退出承包地。  相似文献   
35.
选取1990~2005年影响宁夏农民收入因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关于农民收入的主成分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利用2005年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最后,提出增加宁夏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小康的全面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尽早实现,密切关系着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从农民收入构成角度,通过对安徽省2000-2008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安徽省的农民收入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安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探寻农民进一步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7.
田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2-16315
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农业产值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也较小,而农民收入对农业产值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则较大。  相似文献   
38.
吴汪友 《保鲜与加工》2019,19(5):165-169
根据水果的特点和社会消费需求的趋势,总结鲜果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探讨铁邮协同的鲜果电商物流优势,分析其中转耗时及投送区域,并明确该模式的运行主体及分工、运作关键环节、成本控制与收益分配,以此为铁邮协同开展鲜果电商物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将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小康村、温饱村、贫困村各自相邻(农村经济水平尽量相近)的对照村(非示范村)作为对比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多因素影响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均低于示范村,说明政府资金投入对示范村的当地产业发展、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宏观指导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人均年收入、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区位优势是农民收入增加3个主要制约因素;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贵州近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的经济成本不断提高是农村劳动力减半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提出贵州新农村建设需要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0.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64-20166
分析了农民内源性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困境,认为其根本障碍在于农业的先天弱质性、从农主体的素质滞后性和农业外在体制的缺陷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知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