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2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8篇 |
农学 | 92篇 |
基础科学 | 109篇 |
179篇 | |
综合类 | 491篇 |
农作物 | 28篇 |
水产渔业 | 184篇 |
畜牧兽医 | 102篇 |
园艺 | 29篇 |
植物保护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和水浸法,研究了王朗保护区7种典型生态系统(草地(GL)、灌丛(SH)、白桦林(BF)、混交林(MF)、冷杉林(FF)、云杉林(SF)和方枝柏林(CF)的地被物层贮量吸水过程与最大储水量,并以此为基础评价该区域地被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系统地被物层贮量及其最大储水能力差异较大,其顺序依次为SF>FF>MF>CF>BF>SH>GL和SF>FF>MF>CF>SH>BF>GL;(2)在地被物的吸水过程中,储水量(Q)和吸水速率(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可分别用Q=c ln(t) d和S=a t~(-b)拟合(R~2>0.9);(3)王朗保护区各种生态系统的地被物层累积贮量为5.36×10~5 t,最大储水量为2.20×10~6 t。从退化生态系统或采伐迹地的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源涵养效益角度分析,亚高山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地被物层水源涵养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73.
974.
研究长江上游江津段的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和繁殖水文需求,可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2019-2022年的鱼类繁殖季节,在长江上游保护区江津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以了解该区域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鱼卵密度的时间动态以及与水文、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采集到67种鱼类卵苗,其中典型产漂流性种类26种;从各种类繁殖规模比例来看,吻鮈、圆筒吻鮈、铜鱼、草鱼等占比较高;长鳍吻鮈繁殖高峰集中在4月,圆筒吻鮈和铜鱼的繁殖高峰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四大家鱼的繁殖高峰集中在6月中旬-7月上旬,吻鮈的繁殖时间较长,高峰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产卵场分布在泸州弥陀镇、重庆朱杨溪-石门和金刚沱-油溪镇江段。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均鱼卵密度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分类回归树结果表明,涨水过程中的水位涨幅、初始流量和透明度最小值是影响保护区产漂流性卵鱼类类群繁殖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种类而言,所需的积温、流量条件不尽相同。长江上游保护区江段是多种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场,金沙江下游梯级陆续运行后,原产卵场位置和规模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建议实施水文过程生态调度来减缓其影响时,不仅需要考虑水文、积温条件对鱼类性腺的影响,还需要考虑水文过程与产卵场形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75.
976.
通过设置4个氮肥施用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香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6 g 株-1效果最好,株高、地径、幼苗鲜质量增长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26.45 cm、4.19 mm、85.44 g。根据研究结果,在香樟幼苗培育过程中,建议采用6 g 株-1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977.
以充分发掘黄土高原地区乡土地被植物为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乡土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对兰州野生地被植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体系中指标权重值的排序为生态适应性>园艺学特性>园林观赏性>开发新颖性,生态适应性最为重要,符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和绿化需求;在兰州市共调查采集到乡土地被植物70种,其中开发利用价值高的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共13种;地被特性较好、可适度开发的有细叶鸢尾(Iris tenuifolia)等共31种;开发利用价值一般的有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等共14种;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等12种植物对生境要求严格,繁殖难度大,不适宜在兰州市作地被应用。该评价体系把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相结合,能准确、快速反映乡土地被植物资源特点,可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利用乡土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利用描述分析、线性趋势拟合和累积距平方法对通辽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下简称通辽站)1962—2011年50年的年最大冻土深度、冬季(10月—翌年2月)各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地面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可达131.7cm,最大值出现在1977年2月,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2月,两者相差1.4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20世纪60—70年代末期,最大冻土深度呈逐渐增大趋势,80年代以后该值逐年减小;在50年时间尺度上,通辽站最大冻土深度存在2次突变过程,突变时间点在1971/1972年冬季和2005/2006年冬季。该地区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与冬季平均最低地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和地温低则冻土层厚,否则冻土层薄,最大冻土深度出现的最大值月份比最低气温和地温出现月要滞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979.
根据年均降水量,分别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内蒙古磴口,年均降水145 mm)和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甘肃民勤,年均降水115 mm)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不同梯度的增雨实验(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结果表明:增雨的比例越大,白刺形态特征的变化越明显;100%增雨对磴口和民勤白刺形态特征的影响最明显,能够显著增加白刺标记枝的长度、直径和干质量,但是对成熟叶片和新叶片数的影响不显著;增雨还显著增加了9月磴口和民勤白刺枝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在较干旱的民勤地区,较大的增雨量才能促进白刺枝条生长;50%增雨即可促进夏末磴口白刺枝条生物量增加,75%增雨才能促进夏末民勤白刺枝条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980.
以树种生长量信息和气候要素信息作为因变量;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对应于因变量的测绘信息作为自变量组成样本,建成具有定位功能的数量化混合模型(以下简称“定位化模型”)。求解后,利用地形图的公里网,按纵、横座标,以一定的水平距离进行机械布点,并查取这些点的测绘信息,用作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按确定的地点获得期望值,构成覆盖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信息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