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2篇
  免费   856篇
  国内免费   2193篇
林业   1503篇
农学   2887篇
基础科学   896篇
  2581篇
综合类   7912篇
农作物   1276篇
水产渔业   1334篇
畜牧兽医   1612篇
园艺   987篇
植物保护   1513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723篇
  2019年   862篇
  2018年   630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1170篇
  2015年   965篇
  2014年   1119篇
  2013年   1260篇
  2012年   1501篇
  2011年   1626篇
  2010年   1205篇
  2009年   1188篇
  2008年   1022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80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解决IHSS (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法提取剩余污泥腐植酸参数不明确和剩余污泥腐植酸提取研究中缺乏其毒性效应评价等问题,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剩余污泥腐植酸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腐植酸理化特性及其对作物幼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提取的最佳条件:碱浓度为0.19 mol·L-1,碱泥比(mL∶g)为11.6,振荡时间为3.8 h,提取量为96.1 mg·g-1。相较于推荐法的腐植酸提取量增加了118%。提取所得腐植酸的元素分析显示,O/C为0.84,H/C为0.14,C/N为4.4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显示,剩余污泥腐植酸存在羧基、醇羟基和酚羟基等含氧官能团,重均分子量为8 856 Da。此外,在500 mg·L-1施用条件下,该腐植酸对大白菜和萝卜种子发芽率和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对大白菜种子胚根伸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综上,通过优化提取条件可显著提高腐植酸提取量,剩余污泥腐植酸腐殖化程度与芳香化程度均较高,分子量较小,生物活性较强,且低浓度下对作物早期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佟莉蓉  王娟  宋雨  倪顺刚 《草地学报》2021,29(3):457-464
为揭示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花粉的育性并为其花粉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本试验以达乌里胡枝子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研究了蔗糖、硼酸、氯化钙浓度、采样时间、温度、光照和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适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20 g...  相似文献   
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结实率影响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唐海县种植的津粳杂2号结实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调查表明:唐海县8月10~16日的高温天气与津粳杂2号等品种的不实率密切相关。可通过筛选对高低温耐受力强的品种、改进田间管理、提倡辅助授粉等措施预防水稻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4.
银杏是一种重要经济树种,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高温适应性问题已经影响了其在低纬度区域的栽培。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银杏叶片光合过程的影响,本研究中离体银杏枝条被置于不同温度(25 ℃、30 ℃、35 ℃、40 ℃、45 ℃)下处理,随即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40 ℃以上高温胁迫下,银杏叶片的光系统II(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下降;最大荧光(Fm)、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显著下降;而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本研究表明,银杏离体枝条叶片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推测高温可能伤害了光合机构,从而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光合电子传递都有显著的影响。银杏离体枝条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高温的敏感性,可能有助于快速筛选和培育耐高温的银杏品种。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设施园艺作业场景下电驱移动平台的低速大扭矩牵引作业需求,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减速内转子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建立电机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电磁和损耗特性。考虑到绕组电阻率受温度变化影响,构建基于热网络法的轮毂电机磁-热耦合改进模型。与台架试验结果相比,基于改进模型获得的转矩预测值较传统模型的精度提高了5.33%,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改进模型分析了温度和相电流对电机转矩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输出转矩随电机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20 A,电机平均输出转矩与相电流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轮毂电机功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峰值功率可达4.59 kW,而转矩基本保持恒定;在转速450~900 r/min、转矩300~600 N·m时,电机效率高达93.2%。研究结果可为轴向磁通电机初步设计与多场耦合影响下电机性能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全球气候变暖和微塑料复合胁迫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免疫应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个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水平[无微塑料、小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SPS-MPs,6μm)和大粒径聚苯乙烯微塑料(LPS-MPs,50~60μm)]和2个温度水平(20℃和25℃)对长牡蛎进行了为期21 d的单一和复合暴露,检测分析了各组长牡蛎血细胞功能[吞噬活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糖原含量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SPS-MPs暴露能增加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ROS含量,降低血细胞吞噬活性,揭示SPS-MPs毒性作用更强。升温与微塑料的协同作用增加了长牡蛎消化腺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升温与SPS-MPs复合暴露组长牡蛎消化腺组织通过上调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90, HSP90)、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F-κB, IκB)和p53基因表达量进行免疫应答;升温与微塑料的拮抗作用增加了鳃组织p53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进水流速的智能调控,可降低饵料残留,避免水质恶化。为此,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进水流速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流场特性的影响,并基于该研究设计出一套确定进水流速调控的实验方法。首先,通过对比Standard k-ε、RNG k-ε和Realizable k-ε 3种湍流模型及多种壁面函数的仿真效果,确定RNG k-ε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作为仿真配置。同时,针对多相流模型,对欧拉多相流模型和DPM离散相模型进行对比,为提高计算准确性选用DPM离散相模型,并基于上述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制定网格划分方案。其次,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为例,模拟不同进水流速下养殖池流场、排污和水温调节的效果。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进水流速调控方案。结果显示,日常采用1.0 m/s的进水流速,可有效提高适宜流速区面积并控制水处理成本;投饵前,采用0.2 m/s的进水流速可以解决循环水养殖中存在的饵料浪费问题;进食结束后,采用1.2 m/s的进水流速可快速排出残饵避免水质恶化;水温异常时,采用15 ℃的水、以1.2 m/s的进水流速注水230 s,可使20 ℃的水下降到正常水平,精准化控制水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针对不同养殖生物和养殖环境设计进水流速智能调控策略,可用于解决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饵料浪费、水质变差和水温异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食品的温度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及保持冷藏链完整的手段,对冷冻冷藏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实行温度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中的温度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获得的货物通常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时间-温度指示器等来对其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控。本文对温度立法的必然性和前景,温度监控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冷藏运输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几种国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为配合2005年辽东湾渔场海蜇人工增殖放流项目,笔者对人工放流过程中,海蜇幼体由于从育苗室人海而引起的温盐环境突变以及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死亡率进行实验研究,其死亡率直接影响到海蜇的回捕率,进而对辽东湾渔场海蜇的资源量造成影响。实验中发现,在超出海蜇生存最佳盐度范围(20~30),海蜇在高温(30℃、35℃)条件下,较高盐度组(35、40)较较低盐度组(15、20)的海蜇幼体的生存状态好、成活率高。同时,在低温(10℃、15℃)条件下,较低盐度组(15、20)较较高盐度组(35、40)的海蜇幼体的生存状态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Changes in fish year‐class strength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year‐to‐year vari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pawning stock biomass (SSB). In particular, sea temperature has been shown to be linked to fish recruit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SSB and recruitment for two stocks of walleye pollock (Theragra chalcogramma) around northern Japan [Japanese Pacific stock (JPS) and northern Japan Sea stock (JSS)] using a temperature‐dependent stock‐recruitment model (TDSRM). The recruitment fluctuation of JPS was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by the TDSRM with February and April SSTs, and February SST was a better environmental predictor than April SST. In addition, the JPS recruitment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February SST and negatively to April SST. The JSS recruitment modeled by the TDSRM incorporating February SST wa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 whe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uitment and February SST was negative, that is the opposite trend to JP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ST in February is important as a predictor of recruitment for both stocks, and that higher and lower SSTs in February act favorably on the recruitment of JPS and JS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Ricker‐type TDSRM was not selected for either of the stocks, suggesting that the strong density‐dependent effect as in the Ricker model does not exist for JPS and JSS. I formulate hypotheses to explain the links between SST and recruitment, and note that these relationship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ny future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recruitment dynamics of JPS and J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