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337篇
基础科学   216篇
  300篇
综合类   920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将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而电子商务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介绍新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其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提出适合新疆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电子商务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92.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自身恢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以辽西北地区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旱灾害脆弱评价模型选取了气象因子、玉米生理因子以及经济社会因子等17项指标,运用熵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了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为了验证和检验模型的适用性,选取了辽西北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典型干旱年份,将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借助GIS技术绘制了玉米干旱脆弱性区划图。结果表明: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阜新、朝阳、葫芦岛一带。重度以上脆弱性区域范围比例表现为2006年>1999年>2001年>2000年的规律;其中,2006年脆弱性最强,影响面积最广,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与实际灾情变化规律一致。分析2006年的玉米干旱脆弱性,多数区域是由玉米生长季的降水异常引起的。通过对4个典型干旱年份的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与玉米减产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基本吻合,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F检验,说明利用该模型对玉米干旱脆弱性的评价与区划是合理的,可以用来评价和预测玉米干旱脆弱性、干旱灾害风险以及因干旱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分析已公布的658个随机挑选的SSR标记在12个高粱属材料中的多态性信息,发现基因中内含子标记较非内含子标记有更高的多态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高粱全基因组内含子标记的开发。首先,对高粱29448条CDS序列进行内含子位点挖掘,找到115545个内含子位点。其次,在内含子两侧的序列上设计引物,经e-PCR在高粱基因组上筛选及定位,共获得82742个单拷贝内含子标记。其在染色体上数量变异范围为3794个(5号染色体)~15371个(1号染色体)之间,平均每条染色体上8237个。此外还构建了1个公共数据库(www.sicau.edu.cn/web/yms/sip/SIP.html),以便研究人员下载及使用。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本文以日常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纸介公文档案管理为例,介绍了开发的电子公文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应用效果,该方案既简明,又实用。  相似文献   
995.
Land use practices and vegetation cover distribut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land degradation or the soil erosion of a region. In this study, a Soil Protection Index (SPI) is defined as a function of land use practices and intensity of vegetation cover. This index is used to map the relative degree of protection of topsoil from being eroded by external effects such as rainfall and overland flow. A fuzzy rule‐based model integrated within ArcGIS® has been set‐up and tested with the aim to develop SPI maps. The amount of vegetation cover distribution, that i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s proxy parameter and Land Use–Land Cover map are chosen as fuzzy input parameters for the SPI as the desired system output. The approach was tested in the Upper Awash basin in Ethiopia. The output SPI map was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against the expert‐defined land degradation risk class, and it was found that locations that are mapped with ‘low and very low’ SPI classe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of the year have a high potential land degradation risk. Furthermore, socio‐economic data (‘population and livestock densitie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ltitude and soil erodibility’) for the region are used to correlate with the SPI map as an indirect method of evaluation. It is found that population and livestock density explained 68 per cent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redicted SPI and an adjusted R‐squared value of 0·681 (p < 0·05) was obtaine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SPI distribution over the region for two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at is, January and July 2001, correlated positively (R2 = 0·41 and R2 = 0·51) with the soil erodibility of the region. The transfer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fo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settings or landscapes were tested by mapping the SPI of Italy. This SPI map of Italy was compared with the soil erosion map of Italy produced by the European Soil Bureau.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SPI map reflects the potential land degradation risk distribution of the case‐study region. Results show that a fuzzy rule‐based model can provide useful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even without detailed and precise data information for developing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vital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林地“一张图”的森林红线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林地“一张图”为基础,提出将森林红线分解为空间红线和面积红线的总体思路,初步探讨了森林红线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简述了google earth、arcgis软件和稻歌google map截获器在营林设计中的应用,也可以为资源建档、规划设计、森林防火和林政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分析及决策工具,为林业的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构建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并对水稻粒形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为水稻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方法]对具有极端粒形差异的两份水稻材料K1561和G1025进行杂交、自交获得F2分离群体,通过软件Map-maker/Exp 3.0构建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并利用软件QTLNetwork-2.0对2011年F2群体、2012年F2∶3家系群体的粒形相关性状数据进行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结果]两个亲本的粒形性状指标差异明显,以千粒重相差最大;F2、F2∶3两个群体的相关粒形指标基本上呈连续分布状态且分布频率范围广.与F2单株相比,F2∶3家系的千粒重、粒长和粒宽的平均值更偏向于大粒亲本K1561.构建了含161对SSR标记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共检测到18个粒形相关性状的QTL,分别分布于第1、2、3、7、9和12染色体上.其中,控制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QTL分别有7、5、5和1个,除qGL/GW12外,其他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大粒亲本K1561.两个群体均能检测到的QTL有8个,分别为qTGW3、qTGW7、qTGW9.2、qTGW12、qG L1、qGL9、qGW12和qGL/GW12,其平均加性遗传力为6.04%、12.59%、6.29%、22.08%、4.86%、15.39%、22.12%和10.83%.[结论]定位获得3个效应值较大的新QTL位点qTGW12、qGL9和qGW12,为进一步定位并克隆这些粒形相关基因、阐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控制机理提供了较好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999.
电子文件档案是一种新兴的档案形式,这些档案一般是由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不同于文字档案。其主要是以声音、图像或声像共存的方式记录信息,信息的重现和传递,大多要通过转换设备才能实现。这些档案材料的化学成分比纸张复杂,也更易损坏和变质,因此如何保管好这类档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柑橘长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柱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和耳形感器数目最多。柑橘长卷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柑橘长卷蛾触角感器种类较多,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柑橘长卷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可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