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林业   8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60篇
  142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1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是在基因组和蛋白质整体水平上分析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包括差异显示反转录PCR、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系列分析、生物芯片、RNA干涉、生物信息学、二维凝胶电泳(2-DE)、质谱(MS)等.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在奶牛乳房炎相关的基因表达、抗性候选基因鉴定、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基因治疗、新诊断靶标筛选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附红细胞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地区的流行情况,接诊呼和浩特托县地区某东佛里生奶绵羊养殖场病例,该场近一周多圈舍出现产奶羊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瘫软、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症状,有出现症状1 ~ 2 d迅速死亡病例,也有使用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联用结合补液治疗1周无好转或死亡病例,死亡总数超8只,仍有10余只相似症状正在接受治疗。经现场剖检、圈舍环境调查、样品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诊疗,确诊此次疫情为奶绵羊附红细胞体病,且周边羊养殖场(户)羊只也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说明附红细胞体在托克托县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对牛奶及奶粉中的共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检测.样品通过脂肪提取、甲基化和上机测定,可以完全定性和定量分析CLA.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牛奶和奶粉中的c9,t11-CLA得到很好的分离,且方法简单、安全,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数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用于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分离鉴定的鉴别显色培养基,并检验其与普通分离鉴定培养基辅以生化鉴定和16S rRNA核酸序列测定两种传统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笔者以生物信息学方法筛出各种属细菌的特异性酶、可作为唯一碳源发酵产酸的碳源,然后合成酶显色底物,连同碳源、酸碱指示剂制备显色培养基,将各种属标准菌株、野生型菌株涂布培养,评估菌落形态、菌落颜色及培养基基质颜色变化。采集隐性乳房炎(CMT法检测)及临床型乳房炎病例的牛奶样品(絮状物、凝块、清亮状或血乳)共计482份,用鉴别显色培养基和两种传统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鉴别显色培养基上菌落纯化后提取DNA用于16S rRNA序列扩增,产物送去测序(n=194)。以两种传统方法为参考,判定鉴别显色培养基鉴定病原菌的可靠性,用SAS 9.4的FREQ程序计算鉴别显色培养基的简单科恩κ系数。鉴别显色培养基上常见乳房炎病原菌不同种属的菌落形态和培养基基质颜色明显不同,肉眼即可辨别。鉴别显色培养基与两种传统方法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参数分别为κ=0.70、κ=0.96。鉴别显色培养基能够作为常见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标准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奶牛摄入含有较高黄曲霉菌及毒素的饲料,奶牛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抑制免疫机能,使得乳房炎增加,产奶量下降及奶牛体质下降。黄曲霉毒素B1在奶牛体内转换为黄曲霉毒素M1,并分布在牛奶中,人食用含有超标黄曲霉毒素Ml的牛奶后,能使人发生肝炎、肝癌[1]。作者从事奶牛科学养殖技术服务工作,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场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提供有关黄曲霉素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有一定的利用性。  相似文献   
6.
选择3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头茬、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体内试验,比较3种饲草的营养成分及其瘤胃降解率和降解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梯牧草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燕麦草的,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相对饲喂价值则显著低于燕麦草的,梯牧草头茬和二茬间的营养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燕麦草、二茬和头茬梯牧草的瘤胃内干物质有效降解率依次为48.22%、41.76%和36.54%,且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的瘤胃内CP有效降解率相近,分别为53.09%和53.20%,且显著高于头茬梯牧草的(36.67%);二茬梯牧草和燕麦草的瘤胃内中性洗涤纤维有效降解率分别为36.61%和35.10%,且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头茬梯牧草的(28.62%)。可见,二茬梯牧草具有作为奶牛常规粗饲料资源的潜力,可用于替代燕麦草。  相似文献   
7.
各国奶牛群体的选育目标建立之后,选育目标一直在不断发展,选择指数中性状的组成、定义和权重等都在不断变化。奶牛的选育是从关注产奶性能而开始,随后增加了体型外貌性状。由于奶牛的健康和繁殖问题的增加以及社会对动物福利的不断关注,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平衡育种理念在奶牛育种中逐渐形成,一些重要的功能性状加入各国的选择指数中;进入21世纪后,随着奶牛养殖业和社会的发展,育种家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更多的性状,部分新性状已经开始在育种实践中选育应用。本文通过整理奶牛育种中有关新性状的研究并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综述了近十年奶业发达国家在奶牛遗传选育中正在研究或已经开始应用的新性状,并将这些新性状分为生产效率相关的新性状、应对环境挑战的新性状、健康福利相关的新性状、产品和加工相关的新性状及管理相关的新性状五大类,总结了这些性状的选育背景、定义方法、遗传基础和选育应用情况等,最后还总结了奶牛育种中新性状的研究应用过程,以期为我国奶牛遗传育种研究和育种目标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混合日粮的概念,指出了使用全混合日粮的必要性;并对全混合日粮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全混合日粮是奶牛集约化养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体对氮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影响氮磷利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向环境的排放,提高奶牛场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road transportation on metabolic and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in dairy heifers. Twenty Holstein heifers in early pregnancy were divided into non‐transported (NT; n = 7) and transported (T; n = 13) groups. Blood was collected before transportation (BT), immediately after transportation for 100 km (T1) and 200 km (T2), and 24 h after transportation (AT). The T heifers had higher (P < 0.05) blood cortisol and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after T1 and T2 than did NT heifers. By contrast, the T heifers had lower (P < 0.05) serum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s after T1 and T2 than had the NT heifers. The serum cortisol and triglyceride concentrations returned (P > 0.05) to the BT concentrations at 24 h AT in the T heifers. The granulocyte‐to‐lymphocyte ratio and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were higher (P < 0.05) after T2 in the T heifers than in the NT heifers, suggesting that transportation stress increased the numbers of innate immune cells. T heifers had higher (P < 0.01) plasma haptoglobin concentrations than NT heifers 24 h AT. In conclusion, transportation increased cortisol secretion and wa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metabolic responses and up‐regulation of peripheral innate immune cells in dairy heif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