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6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6篇
  4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弄清楚在水蒸气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规律,定量评价室内装饰材料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该研究在环境恒定温度为26 ℃条件下,测定了在水蒸气流入流出过程中木质及非木质材料装饰的试验体内环境湿度的经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定义了x 和y 两个参数来表征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 用x 和y 值能够将各种材料按其调湿性能分成4 个组别。(2) 木质材料类具有较好的环境湿度调节性能,即这些材料能够缓和室内环境湿度的急骤变化。(3) 木质材料的x 和y 值随气积比 A/ V 的增大呈曲线下降趋势。(4) 在本实验设定的循环过程中,材料厚度对其调湿性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了小江流域1987,199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分析了1987~2000年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类型之间相互转移,并应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型对小江流域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3年来小江流域耕地、林地以及城乡工矿用地面积均显著增加,其中耕地增加最为显著,由1987年的345.1km^2增加到2000年的398.7km^2。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很快,年均变化速度达0.49%;对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来说,城乡工矿用地的年均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3.52%,其次为耕地和水域。增加的耕地主要来自草地、林地和水域;林地中除部分转化为耕地外,由12.64%的林地退化成草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基本保持不变。到2015年,小江流域耕地、林地、水域和城乡工矿用地面积和比例将会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和比例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43.
以燕沟流域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流域系统的降雨和水沙变化特征,并对高度治理流域的总体减沙水平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流域增强了土壤接受降雨的人渗能力,提高了流域自身林草涵养水分以及流域地表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因而增加了流域生态建设可用的径流资源量。燕沟流域1997年以来的年降雨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燕沟流域的输沙模数逐年锐减,对近年来流域所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植被重建工程起到了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与治理前相比,减沙效益约为83.7%。  相似文献   
44.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onditional equation derived from the accumulative equ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ditional equation not only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lectronegativity and absolute hardness equalization, but also satisfies the bonding of a full -prerequisite condition, e. g. two like electronic charge species repel and unlike attract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se principles are in the accumulative state. Mathematically, some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ditional equation are worth studying based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is equation.  相似文献   
45.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西藏开菲尔粒中细菌与酵母菌的数量变化规律,需要有效提取其微生物总基因组DNA。本文通过同时添加溶菌酶与溶壁酶优化实验方案,成功获得西藏开菲尔粒中微生物的总基因组DNA。荧光定量PCR分析提取自培养1、4、8和12周的西藏开菲尔粒的微生物总基因组DNA,结果显示:4个时间点细菌16S rRNA与酵母菌26S rRNA基因拷贝数均分别约为每微升107拷贝与105拷贝,表明细菌与酵母菌的数量相对稳定。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西藏开菲尔粒中细菌与酵母菌间的共生关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温度变化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及开口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比较了9个温度梯度(13、15、17、19、21、23、25、27、29℃)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用在(21±0.5)℃条件下孵出的健康仔鱼进行耐饥饿和摄食实验,实验温度处理设两种方式:一、处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二、将温度在处理48 h后统一调节至21℃。实验期间,每天统计仔鱼死亡数,测定不投饵条件下的存活指数(SAI),并观察仔鱼投饵后的开口摄食情况及其形态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当温度低于13℃或高于27℃时,受精卵不能孵化。21℃时,受精卵孵化率最高,为(93.67±1.52)%;而畸形率最低,为(1.06±1.06)%。当温度低于或高于21℃时其孵化率降低,而畸形率升高;2)在13~28℃范围内,初孵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上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21℃时的SAI值最高,为(20.26±0.44)%。各组温度保持不变时,13℃和27℃的SAI值分别为(2.18±0.01)%、(8.47±0.28)%;调整一致后分别为(6.90±0.44)%、(13.30±0.31)%。温度调节组与不调节组相比,其SAI值明显提高。温度调节后,每个梯度组的畸形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3)不同温度处理的仔鱼开口摄食存在差异。21℃时,仔鱼的初始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可达80.0%和40.0%。随着温度偏离21℃,摄食率和饱食率均逐渐降低。温度调节恢复组的仔鱼摄食情况改善明显,其中17℃不变和恢复组对比变化最为明显:当保持17℃不变时仔鱼的摄食率和饱食率分别为20.0%、13.3%,而处理48 h后恢复到21℃后,两者分别提高到66.7%和33.3%,分别提高了2.3和1.5倍。  相似文献   
47.
气候变暖对葫芦岛地区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葫芦岛地区1959~2005年所辖4个气象站(绥中站、连山站、兴城站和建昌站)的温度、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葫芦岛地区气温上升趋势和降水下降趋势比较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葫芦岛地区干旱频率增加,严重干旱次数明显高于1980年以前。同时,通过计算不同农业生产季节的干旱指数(Ik),分析其变化趋势,指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夏季、秋季及夏秋连季干旱频发,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8.
森林公园景观开发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森林公园景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森林公园人工景观林存在的安全隐患;阐明了对策及建议,倡导提高森林公园人工景观林的可进入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49.
两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蚀、药剂、低温层积以及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2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及诱导和提高种子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酸蚀、药剂、低温层积的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作用不明显;通过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对马蔺和大苞鸢尾的种子萌发率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分别达到30.37%、10.74%。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树莓酒品质,采用4种传统工艺和CO2浸渍工艺进行小容器(10L)树莓干酒的酿造,测定各种酒中单体酚。结果表明:CO2浸渍法酿制的树莓干酒中除芦丁外,其他酚类物质均要高于传统酿造法酿制的树莓干酒。2年陈酿的11%(v/v)干型树莓酒与未经陈酿的11%(v/v)干型树莓酒相比,阿魏酸、香豆酸和芦丁含量有所下降,水杨酸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陈酿过程中槲皮素和安息香酸增量明显。高酒度利口酒芦丁含量远低于其他酒类,且有芦丁含量随酒度增高而降低的趋势。与传统工艺相比,CO2浸渍酿造的酒更适合酚类物质的转化,陈酿过程有利于芦丁含量下降,进一步改善酒的风味,实现口感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