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8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418篇
基础科学   77篇
  1214篇
综合类   1919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604篇
畜牧兽医   1377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营养宣教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保障大众健康、降低医疗支出具有重要意义。从多个角度论述如何有效进行营养宣教,列举一些可行措施,以期使营养宣教工作的实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2.
43.
A primary driver of the wheat yield gap in Australia and globally is the supply of nitrogen (N) and options to increase N use efficiency (NUE) are fundamental to closure of the yield gap. Co‐application of N with phosphorus (P) is suggested as an avenue to increase fertiliser NUE, and inputs of N and P fertiliser are key variable costs in low rainfall cereal crops. Within field variability in the response to nutrients due to soil and season offers a further opportunity to refine inputs for increased efficiency. The response of wheat to N fertiliser input (0, 10, 20, 40 and 80 kg N ha‐1) under four levels of P fertiliser (0, 5, 10 and 20 kg P ha?1) was measured on three key low rainfall cropping soils (dune, mid‐slope and swale) across a dune‐swale system in a low rainfall semi‐arid environment in South Australia, for three successive cropping seasons. Wheat on sandy soils produced significant and linear yield and protein responses across all three seasons, while wheat on a clay loam only produced a yield response in a high rainfall season. Responses to P fertiliser were measured on the sandy soils but more variable in nature and a consistent effect of increased P nutri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NUE was not measured.  相似文献   
44.
将分离自云南、海南两地的9株橡胶树红根病菌,分别在面粉培养基,MS培养基及二者各一半混合而成的培养基(1/2 MS)上培养,结果发现,其中7个菌株在1/2 MS上生长最佳,2个菌株在面粉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同时,5个菌株在MS培养基上生长最慢,3个菌株在面粉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一个菌株在1/2 MS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这说明橡胶树红根病菌具有差异化的营养需求,而1/2 MS可以作为最有利于红根病菌生长的培养基。另外,病原菌在3种培养基上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而且在1/2 MS培养基上最早出现黄化色变。  相似文献   
45.
4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趾骨特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麒麟鸡饲粮中钙的适宜水平。选用1日龄麒麟鸡24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钙水平为0.75%、0.90%、1.05%、1.20%和1.35%(可利用磷水平为0.45%,维生素D3水平为1 250 IU/kg)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断线变化(P0.05)。2)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以及胸肌的p H、肉色和滴水损失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腹脂率随着饲粮钙水平的增加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83)。饲粮钙水平对胸肌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3)饲粮钙水平对麒麟鸡趾骨脱脂干重及趾骨粗灰分、粗灰分钙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和断线变化(P0.05)。4)饲粮钙水平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影响麒麟鸡血清钙、磷含量(P0.05),随着饲粮钙水平的提高,血清磷含量呈断线变化(P0.05)。综上所述,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胸肌剪切力、趾骨粗灰分和粗灰分钙含量、血清磷含量可敏感反映麒麟鸡体内钙的营养状况,综合以上敏感指标得出1~28日龄麒麟鸡饲粮中钙需要量为1.20%。  相似文献   
4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甘肃农业大学实践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通过从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编排,授课形式,授课时间和实验成绩考评等方面进行改革前后的比较与探讨,以期探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奶牛日粮代谢能、粗蛋白质和粗饲料类型3个营养因素对产奶前期奶牛100d产奶量影响的测定,确定日粮代谢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本试验ME:11.0MJ/kg,CP:12.0,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加玉米秸,奶牛100d产奶量可达到2907kg,平均日产奶29.07kg/d,全日粮料奶比为0.69:1,相当于精饲料产奶比0.31:1。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和吉林西部的气候与饲料资源特点,笔者推荐在奶牛产奶前期生产中使用ME:10.0MJ/kg,CP:10.5的日粮,尽量不使用稻草作为奶牛产奶前期的主要粗饲料。  相似文献   
49.
为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协作的能力,提出了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堂教学的详细方案,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是确实有效的。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50.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