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04篇
林业   120篇
农学   501篇
基础科学   44篇
  213篇
综合类   1132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166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6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不同比例A1和B层暗棕壤混合(A1∶B=1∶2)制造土壤养分缺乏条件,栽植落叶松幼苗,通过模拟我国东北林区代表性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系统研究养分缺乏下,不同浓度外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有效性和落叶松幼苗吸收、运输磷素养分的影响及机理,以探讨利用有机酸提高养分缺乏下落叶松幼苗抗土壤贫瘠能力的可行性及机制。结果表明,A1层与B层混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落叶松幼苗根系和叶片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降低,但磷利用效率增加。外源有机酸处理后,混合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3种有机酸的作用强弱表现为琥珀酸>柠檬酸>草酸,一般以浓度5.0mmol/L和处理20d时提高效果最显著。有机酸不同程度提高了根系和叶片的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但降低了磷利用效率。有机酸对磷累积量和磷吸收效率的提高程度因处理时间、有机酸浓度和种类而异:对于根系,20d和30d的结果高于10d,叶片则为10d和20d的结果高于30d,说明处理前期磷被吸收后向叶片的转移量较多,而后期则更多地在根中积累;3种有机酸大多在浓度为10.0mmol/L时提高幅度最大;不同有机酸的促进程度为琥珀酸>柠檬酸>草酸。因此,外源有机酸能通过提高落叶松幼苗对养分缺乏土壤中磷的吸收能力,促进磷的积累,进而提高苗木对养分缺乏土壤的耐性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2.
对甘肃省4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抗病的参试材料较少,在苗期感病的许多材料,在成株期抗病,并且反应型非常低,说明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抗性存在差异;而且成株期绝大部分品种(系)的严重度、普遍率及病情指数均低于苗期。并针对本研究结果对今后品种抗条锈鉴定、抗锈育种及现有品种的生产应用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稻米籽粒的剪切特性指标可以作为稻米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稻米籽粒剪切特性的力学指标包括硬度、破坏能、破坏力及破坏应力等,并研究了含水率对稻米籽粒剪切特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回归建立了剪切特性指标与含水率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为水稻品质育种,评定和控制水稻的最后质量提供新的方法和新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量化研究小麦条锈病菌源类别、作用和独特性,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易辨期(齐穗扬花期)将病田分类,病菌具潜伏性,在短时间内底叶未发病田和发病田的剑叶发病由外部和内外部菌源侵害引发的,用致控病两种方法研究.[结果]齐穗扬花期之前是以内部菌源作用为主,之后外部菌源作用开始大于内部菌源.齐穗扬花期底叶不发病田控效明显,之后晚发病田控效降低.高温有一定控病效果.发病越早.底部叶片发病越重,内部菌源越多,齐穗扬花期上部叶片发病越重,之后各类病田发病轻重差异减小.[结论]对病田要早期挑治和中期控制,阻止外部菌源的落户和本田菌源的形成,有效减轻后期发病程度,中度以上发病年份.齐穗扬花期普防病田.  相似文献   
95.
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后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后对褐飞虱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茉莉酸甲酯0.25、0.50、1.00mM 3个浓度处理水稻品种后,IR26的抗虫水平分别提高了50.8%、46.6%、55.4%,IR36的抗虫水平分别提高了40.1%、36.8%、46.6%;茉莉酸甲酯0.25mM诱导IR26、IR36后褐飞虱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而对TN1则没有诱导效应;茉莉酸甲酯0.25mM诱导IR26、IR36、TN1后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显著长于对照;茉莉酸甲酯0.25mM诱导IR36、TN1后褐飞虱的取食量明显减少,拒食率分别达75.3%、62.7%;0.50mM茉莉酸甲酯诱导IR26后对褐飞虱的拒食率达87.1%.表明水稻经茉莉酸甲酯诱导后能对褐飞虱产生抗性,可诱导水稻植株产生系统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96.
‘中梁22号’小麦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陇南重要小麦生产品种‘中梁22号’作母本,感病品种‘铭贤169’作父本进行杂交,在F2代材料苗期分别接种条锈菌单孢菌系‘条中32号’、‘水14’、‘水7’和‘水4’.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对‘条中32号’,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4∶390,符合理论比1∶15;对‘水1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46∶341,符合理论比9∶55;对‘水7’,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190∶225,符合理论比7∶9;对‘水4’,F2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为212∶151,符合理论比9∶7,经卡方测验上述结果均符合理论结果.据此推知‘中梁22号’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14’由2对显性抗性基因和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水7’由2对隐性互补抗性基因控制,‘水4’由2对显性累加抗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7.
一个谷子新抗锈基因的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谷子抗源的抗锈遗传规律,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谷子抗锈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抗病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谷子锈菌单胞菌系93-5接种十里香和豫谷1号及杂交后代F1、F2进行抗锈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构建抗、感基因池;利用AFLP技术筛选128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从中寻找和定位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根据AFLP分析结果进行抗锈基因连锁分析并进行SCAR标记转化。【结果】根据十里香×豫谷1号杂交后代F2群体(131株)抗感谷锈病分离比例,确定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筛选获得3个与谷子抗锈基因Rusi1(暂命名)连锁的AFLP分子标记,经计算标记与该抗锈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4、9.2和27.4cM。将3个标记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成功地将AFLP标记E+CTT/M+TAC-256转化为SCAR标记。初步构建了谷子抗锈基因Rusi1的遗传连锁图谱。【结论】谷子十里香抗锈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Rusi1是一个新发现的谷子抗锈基因。  相似文献   
98.
青花菜褐茎病是近年来浙江省青花菜产区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对全省青花菜褐茎病的症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典型症状样本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镜检,发现青花菜褐茎病的病原菌不可分离培养,为专性寄生菌;病样镜检后发现病原菌孢囊梗呈二叉状分枝,小枝末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大小为(24~27) μm×(15~20) μm,卵孢子球形,黄褐色,厚壁,直径30~40 μm;用青花菜的褐色发病组织对健康青花菜花球和植株进行人工接种能引起与田间青花菜褐茎病相同的症状;PCR扩增该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菌与寄生霜霉Hyaloperonospora parasitica相似度达95%以上,结合组织培养获得的病原形态特征,明确青花菜褐茎病病原为寄生霜霉(H. parasitica)。  相似文献   
99.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抗条锈病基因Yr10是抗性优良且在生产上还未被大量利用的基因。为给Yr10基因的筛选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以对条锈菌抗性不同的小麦及其近缘种共28个材料,采用PCR扩增技术对Yr10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了功能标记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抗性材料中不含有Yr10基因,这些抗性材料中的抗性由其他抗性基因决定;感病材料26号(提莫菲维)的基因组中含有与Yr10基因第一外显子序列相似性较高的等位基因或抗性相关等位基因,该材料中扩增产物与Yr10中在决定氨基酸的关键位点上应该存在序列差异,进而导致抗性上的对立。  相似文献   
100.
对东北矮紫杉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并建立了细胞悬浮培养系.研究表明,茎、叶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2,4-D 1.0 mg/L+NAA 1.0 mg/L+KT 0.1 mg/L为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以B5+2,4-D 2.0 mg/L+KT 0.1 mg/L为佳.以嫩枝为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较高、状态较好,且较适于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的接种量2.0 g/瓶为最佳密度,细胞生长周期为20 d,对数生长期为10~16 d,细胞收获期为16 d.试验中还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东北矮紫杉组培中解除培养物褐化的较好抗氧化剂,使用浓度为1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