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61篇 |
免费 | 994篇 |
国内免费 | 195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24篇 |
农学 | 1781篇 |
基础科学 | 1046篇 |
2497篇 | |
综合类 | 9628篇 |
农作物 | 1397篇 |
水产渔业 | 909篇 |
畜牧兽医 | 2848篇 |
园艺 | 710篇 |
植物保护 | 10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4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930篇 |
2021年 | 984篇 |
2020年 | 917篇 |
2019年 | 1073篇 |
2018年 | 678篇 |
2017年 | 1156篇 |
2016年 | 1307篇 |
2015年 | 1083篇 |
2014年 | 1404篇 |
2013年 | 1210篇 |
2012年 | 1780篇 |
2011年 | 1654篇 |
2010年 | 1350篇 |
2009年 | 1275篇 |
2008年 | 980篇 |
2007年 | 1072篇 |
2006年 | 801篇 |
2005年 | 635篇 |
2004年 | 450篇 |
2003年 | 406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48篇 |
2000年 | 234篇 |
1999年 | 187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25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7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通辽市 1960—2020 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 GB-T 42075-2022 对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站次分布整体上北部和中西部少,南部和中东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 0.8 d。7~8月为发生暴雨主要月份。(2)区域性暴雨过程共45次,年平均 0.7 d,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单日区域性暴雨占78%。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达11次。(3)利用国家标准定量评估,得出有 3 次特强区域性暴雨过程,依次为 2017 年 8月3日、1994年7月12~14日、1984年8月10~11日。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Z值在100以上为特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40以上为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30以上为较强区域性暴雨。区域性暴雨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暴雨过程强度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长武县气象局1960—2017年近58年气温和降水的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研究方法,初步研究了长武县近58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均温明显升高,增长速率为0.18℃/10 a,并在2004年发生趋势性突变;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都显著上升,增温速率分别为0.13℃/10 a和0.06℃/10 a;1960—2017年间,长武县年降水量明显下降,下降速率为4.31 mm/10 a,未发生趋势性突变;汛期降水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65 mm/10 a,汛期降水量很大,约占年降水量的82%。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frugiperd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fMNPV)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的毒力及其体内外侵染特性,于室内测定SfMNPV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分析SfMNPV侵染后草地贪夜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析SfMNPV在草地贪夜蛾体内和Sf9细胞系中的复制特征。结果表明,SfMNPV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LC50和LT50分别为7.39×105 OBs/mL和3.82 d;SfMNPV可侵染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真皮、气管、脂肪体和中肠等组织,未侵染肌肉组织;SfMNPV侵染96 h后草地贪夜蛾体内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3.91×106 拷贝数/ng,SfMNPV侵染96 h后Sf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fMNPV基因组拷贝数最大,为2.08×107 拷贝数/mL。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大别山板栗片热泵干燥过程和特性,建立其干燥动力学模型,并优化干燥工艺以提高干燥后的品质,以大别山板栗为研究对象进行热泵干燥动力学研究,通过对7 种常用干燥模型线性化处理,筛选适合用来描述板栗片热泵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确定并建立最适合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age 模型的预测值曲线和实测值曲线高度吻合,Page模型可用来描述板栗片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板栗片实际生产中的热泵干燥加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对山东省近年推广种植的24个小麦品种的面团品质性状,包括粉质仪参数和泊尔辛克值等,进行了系统测定和聚类分析。为山东省有计划地进行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柑桔黑斑病(Citrus Black Spot,CBS)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并产生褐色斑点,严重时蔓延至全果,造成果实腐烂,显著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外观,降低经济价值,被欧美等国列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一些柑桔产区已上升为主要病害。本文主要从柑桔黑斑病的病原菌、发病特点及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稻秆的热解及产物生成特性。[方法]采用热重(TG)与傅立叶近红外(FNIR)联用的方法(TG-FNIR)研究稻秆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物生成特性。[结果]升温速率和粒径对稻秆的热解特性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起始温度和失重温度越大,粒径越小越有利于热解;FNIR分析结果表明,热解初始阶段的气态产物主要是水蒸气和少量的CO及CO2,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的主要气态产物变为CO、CO2、CH4以及小分子烃类。[结论]该研究清楚地了解了稻秆整个热解过程的状态及其产物的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9.
虉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物生态学特性、饲用价值及影响因素、品种选育、栽培与利用等方面对国内外饲用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研究进行综述。虉草属生长高大、多叶、高产的多年生冷季型禾本科牧草,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根系强大,既抗旱又耐湿耐寒;除了种子,还可以根茎或分株进行营养繁殖,乃至茎节也可生根并长出枝条;虉草群落一但建成其竞争力很强,并迅速形成单优势种群落;虉草的高生物碱含量影响其饲用价值,通过育种可降低其生物碱含量,提高消化率;虉草种子在成熟前易脱落,栽培品种最适采种期是开花后16—18 d,野生种群是11—13 d;虉草属是高度自交不育植物,在种子生产中仅有少量自交种子;其育种目标是在改善适口性的同时,提高种子保持能力以及种子和饲草产量;虉草具有持续高产和吸收氮素的能力,因此很适合施有机肥或氮肥;虉草可用于放牧、青贮和调制干草,年刈割3~4次,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放牧时,要保持草层高度不超过30 cm,适宜留茬高度为7~10 cm。最后,对我国在虉草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低能N+注入紫花苜蓿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N 注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所引起生物学效应从生理生化层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低剂量范围内(0~2.08×1016N /cm2),N 注入对紫花苜蓿种子存在当代刺激效应,所研究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相对CK都有所提高。剂量为6.24×1016~8.32×1016N /cm2的N 注入对紫花苜蓿种子存在反常辐照损伤效应。即随着N 注入剂量增加,各生理生化指标先降,后升,再降。N 注入使紫花苜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发生变异。处理组与对照组扩增出的相同谱带亦存在谱带荧光强度有差异的现象。另外,对N 注入束介导大豆基因组DNA转入紫花苜蓿做了初步研究,结果M2总性状突变率达到19.8%,并得到3株叶片粗蛋白含量较高的突变株(粗蛋白含量比对照高约0.5%)、1株高叶绿素含量的突变株(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33.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