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20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7篇
  35篇
综合类   39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研究中国乡村建设用地扩张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利用乡村人口统计数据和乡村住宅建筑面积现状数据,对我国乡村地区人口与乡村住房面积变化的整体时序特征、空间分异格局及其耦合和协同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5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呈现线性减少趋势,年均减少1.32×107人,而乡村户籍人口数量也于2008年后进入极缓慢减少的阶段;乡村户籍人口与乡村常住人口数量的差值逐年攀升,至2015年末,已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2.0×108人;而我国乡村住房面积仍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递增2.48%,年均增长5.8×108m2。全国常住和户籍口径下的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变化均呈现增长态势。常住口径下,25个省份的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呈现稳定的线性增长;在而户籍口径下,所有省份的乡村人均住房面积均表现为增长。研究时段内,我国整体乡村人口与住房面积变化的时序关联呈现不协同的特征,并且住房面积变化速率高于人口变化速率。27个省份的乡村常住人口与住房面积变化也呈现上述相同的特点;而户籍口径下,全国各评价省份的住房面积变化速率均高于人口变化速率,其中21个省份乡村户籍人口与住房面积基本呈现协同变化。推进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管理,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改革户籍制度,疏导城乡人口流动,是解决在乡村常住人口减少过程中乡村住房面积不降反增这一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12.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厦门的古树名木,在古树名木调查的基础上,对厦门古树名木生存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建城区古树名木共计130株,分属6科6属9种,建议根据古树名木现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不同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213.
对北京地区“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古文献数据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统一的元数据规范和数字加工标准、多种形式建库、鼓励更多高校参与古文献数字化工程、加强古文献数据库的增值性开发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14.
古城复兴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下实现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简述了西安的唐皇城复兴规划,通过对西安现有景观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古城复兴在景观保护层面的策略和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15.
从数字化古籍是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保证展开论述,阐述了数字化古籍激起了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新一轮高潮,分析了数字化古籍对古籍目录发展与版本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6.
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养护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三苏文化,传承三苏精神,合理利用三苏祠古树名木资源,对眉山市三苏祠古树名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古树名木57株,隶属10科10属10种,其中国家二级古树8株,国家三级古树49株;生长旺盛树9株,生长一般树22株,生长较差树24株,濒死树2株;并提出了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17.
徽州古村落保护的实质在于维持古村落文化的原生性与整体性, 保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徽州古村落为焦点的两对基本矛盾。其保护的基本理念为: 分级保护、科学规划,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保”与“破”有机统一。其保护的重点内容为: 自然生态保护, 建筑遗产保护, 历史文脉保护, 人口与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218.
经营特征一直是旅游小企业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有成果较少探讨古村落景区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的形成因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旅游小企业的调查,总结归纳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的形成是地理区位和历史传统、古村落文化、市场需求、管理机构变迁、旅游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有助于古村落目的地旅游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9.
水岸是古运河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水岸各要素对城市运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以镇江市古运河中段水岸设计为例,首先总结剖析了古运河中段水岸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设计对策;其次对古运河中段水岸特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解读,找出水岸景观塑造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设计建议;最后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古运河中段水岸线设计、岸型设计、种植设计和雨水生态排放设计,在创作优美运河景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运河水岸的生态效益,并引入文化理念实现生态与文化的融合来彰显运河古韵,从而探索城市古运河景观水岸生态设计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20.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