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5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408篇
林业   351篇
农学   600篇
基础科学   337篇
  965篇
综合类   1828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异氰酸酯树脂固定人工林杨木压缩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异氰酸酯树脂对人工林杨木进行表面密实化处理,目的是固定杨木的压缩变形,改善木材的材性。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液中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72.
牛粪好氧生物处理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牛粪好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及条件控制进行了论述,重点讨论了温度、水分、pH、碳氮比(C/N)、含氧率及辅料等条件控制对牛粪好氧生物处理的影响,为集约化养牛场排放的牛粪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不同原料好氧堆肥过程中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畜禽粪便(牛粪和羊粪)为主料,添加不同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的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合(T1:牛粪+玉米秸秆;T2:牛粪+小麦秸秆;T3:羊粪+玉米秸秆;T4:羊粪+小麦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腐殖酸含量的碳转化特征以及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TOC含量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下降,至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的TOC含量分别下降了22.1%、21.5%、23.6、23.7%;DOC含量也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降低,至堆肥第15天时降低至最低,T1~T4处理分别降低至6.57、5.47、4.73 g·kg-1和4.93 g·kg-1,但不同处理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以牛粪为主料的T1和T2处理在第10天以前几乎无变化,而以羊粪为主料的T3和T4处理从一开始就迅速下降至最低值,至堆肥第15天时T1~T4处理的降幅分别为32.4%、36.5%、51.8%和39.3%;总腐殖酸(THA)含量的增加始于堆肥的第10天,第15天时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分别为25.5%、22.5%、29.8%和30.0%,整个堆肥过程中T3和T4处理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P<0.05)。随堆肥过程的推进,游离腐殖酸(FHA)含量逐渐降低,堆肥结束时降幅为7.6%~18.0%; HA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增幅为65.4%~197.8%,堆肥过程提高了胡敏酸态碳。T3和T4处理的FHA和HA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始终高于牛粪组合T1和T2处理。FA含量随堆肥进程推进逐渐下降,至堆肥结束时降幅为44.9%~54.9%。羊粪中较高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A可能是堆肥产品中THA和H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以牛粪为主料的堆肥配料中适当加入羊粪可以提高堆肥产品的腐殖酸含量和胡敏酸态碳。  相似文献   
74.
分析高油酸小粒花生品种开农1760的产量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为高产优质育种提供有效指导.本研究以开农1760参加的2014-2015年河南省小粒花生区试数据为基础,运用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其丰产性和稳产性,利用R语言进行可视化的...  相似文献   
75.
基于生物酶法的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的制备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尽可能减少花青素的降解,提高其稳定性,采用生物酶法,对桑椹花青素进行酰基化修饰,并与非酰基化花青素进行对比研究。运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脂肪酶、反应溶剂和酰基供体,分析对花青素酰基转化率的影响。确定酰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为酰基化催化酶、吡啶为催化反应溶剂、苯甲酸甲酯为酰基供体,酰基化效果最好,转化率最大为13.5%。采用傅里叶红外、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分析,经鉴定,酰基化产物为单酰基或多酰基花青素。此外,研究了酰基化对花青素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酰基化可提高花青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耐酸碱稳定性。相同温度下,酰基化花青素保留率提高约5.0%,光照6d后,酰基化花青素的保留率仍高达96.1%。酰基化可以显著增加花青素体外抗氧化性,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比非酰基化花青素提高30%,金属离子螯合能力高达90%。酰基化花青素肿瘤细胞活性抑制率可达81%,而非酰基化花青素仅为50%。该研究为花青素稳定性提高和性能改善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为研究减少在番茄茎秆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提高堆肥品质,以粉碎的番茄茎秆为原料,按物料干重分别加入5%的腐殖酸(T1)、氯化钙(T2)和过磷酸钙(T3),同时以不进行任何添加的堆体作为对照(CK),进行45 d的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可降低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同时减少了NH3的挥发量;堆肥结束时,CK、T1、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8.04%、15.00%、12.65%和14.05%,累计NH3挥发量为CK(1 648.11 mg/kg)>T1(1 330.35 mg/kg)>T3(995.35 mg/kg)>T2(528.11 mg/kg)。其中,添加氯化钙的处理保氮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氮素损失率低至12.65%,NH3挥发量减少67.96%;各处理高温期均≥3 d,发芽指数≥80%,表明堆体已经腐熟,无植物毒性。综上,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中添加氯化钙,对于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较为理想。本研究可为番茄茎秆好氧堆肥保氮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厘清非农就业质量对山区农户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2021年浙江省山区4县480户农户调查数据,采取OLS、Heckman两阶段以及2SLS等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同时采取Probit模型检验作用机制并结合案例加以佐证。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质量的改善激励山区农户提高土地转出的稳定性。2)非农就业质量显著影响老一代农户和“体制外”农户土地转出的稳定性,但是对新生代农户和“体制内”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非农就业质量对土地转出稳定性的影响并不因为就业距离的远近而产生差异;3)非农就业质量影响土地转出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在于强化农户的城市融入意愿、弱化农户对地租的偏好以及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关政策需要致力于提升山区农户的非农就业质量,提升和完善非农就业的稳定性、收入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8.
以黑加仑为原料制取果汁,对不同添加物(Fe3 、Cu2 、Zn2 、Na 、Al3 、H2O2、葡萄糖、蔗糖、苯甲酸钠)和pH对果汁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加仑果汁稀释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pH对黑加仑果汁色素影响很大;Cu2 、Zn2 、Na 、Al3 对黑加仑果汁色素无明显的不良影响;Fe3 则有显著的不良影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对黑加仑果汁色素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不同浓度的氧化剂H2O2、防腐剂苯甲酸钠对黑加仑果汁色素均都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79.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pare the refined oil derived from Sardinella longiceps by a step-wise procedure of degumming, bleaching, and deodorization. The refined sardine oil showed greater susceptibility toward oxidation than the crude oil, but the addition of ethyl acetate fractions of the red seaweeds Hypnea musciformis, Kappaphycus alvarezii, and Jania rubens with great antioxidant potentia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the refined oil. The refined oil supplemented with the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these seaweeds indicated more noteworthy oxidative stability indices (≥ 0. 51 h) than α-tocopherol. The induction time was greater for refined oil added with H. musciformis (1.26 h) than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1.04 h) and α-tocopherol (0.4 h). No traces of aromatic (δ 6.7–7.5 ppm), hydroperoxides, and aldehydes (δ 9–10 ppm) in the 1H-NMR spectra of the refined oil supplemented with seaweed extracts at the baseline and after the accelerated storag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aweed extracts were able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oxidation products in the unsaturated system during storage.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seaweeds as natural alternatives to the synthetic antioxidants to prevent the rancidity of the refined fish for use in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