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1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林业   1391篇
农学   686篇
基础科学   286篇
  589篇
综合类   4124篇
农作物   568篇
水产渔业   391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131篇
植物保护   2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423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644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0 毫秒
991.
戴淼  付云芝  张玉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77-2278,2282
概述了棕榈油组成、性质,综述了棕榈油的改性以及改性后在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及动力燃料上的应用,并对棕榈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棕榈油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可再生性,可以为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如可做成食用调和油、奶油、洗洁用品、化妆品、生物柴油等一系列的产品。棕榈油的改性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2.
肖勇生  张良  包珍  巫小波  李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51-9052,9055
[目的]探讨用固定化脂肪酶从脱臭馏出物中生产脂肪酸甲酯并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方法]以江西特产山茶油精炼过程中的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酶法合成脂肪酸甲酯及提取植物甾醇,对反应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参数。[结果]试验表明,固定化脂肪酶添加量8%,甲醇添加量10%,在反应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150r/min条件下反应16h,酯化率可达93%。且经过酯化反应,将反应液经过冷析和重结晶后,植物甾醇的提取率可达89%,纯度达到90%以上。[结论]该研究得出的合成脂肪酸甲酯及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方法,可对山茶油精炼过程中的废液进行重新利用,增加了附加值,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我国橡胶籽资源广泛且价格低,开发橡胶籽资源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提高橡胶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橡胶籽的主要组成成分,总结了橡胶籽在饲料、食品、医药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以期为橡胶籽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4.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丙烯酸为接枝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通过接枝聚合反应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倍率、吸液速率、保水性能以及红外光谱、热稳定性、表观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丙烯酸质量比为1/7、中和度为65%、引发剂与丙烯酸质量分数为1%、交联剂与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 4%、反应时间为4. 5 min是较优的制备方法,该条件下制备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可达497. 13 g/g,吸盐倍率为61. 70 g/g;35℃条件下,该高吸水性树脂可保水48 h以上;重复使用6次后,该高吸水性树脂仍具有较高的吸液倍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开发适用于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和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的EST-SSR引物,为花椒属物种的鉴定及遗传多样性探究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对花椒和竹叶花椒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基于得到的EST序列开发SSR引物。在2种花椒的EST-SSR引物中分别随机挑选60对引物,用12份材料(4份花椒和8份竹叶花椒)为样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其特异性。从有特异性条带的引物中,再随机选取花椒和竹叶花椒SSR引物各15对,选取6个(2份花椒和4份竹叶花椒)样本,利用聚丙烯酰胺银染电泳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花椒共有64 944条Unigene,碱基对长度共54 073 890bp,含有12 746个SSR位点,分布在10 595条Unigene上,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9.63%,平均分布距离4.24kb。竹叶花椒Unigene共75 669条,碱基对长度58 975 053bp,共15 096个SSR位点,分布在12 612条Unigene上。SSR位点出现频率为19.95%,平均分布距离为3.91kb。60对花椒引物中,有46对成功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扩增效率76.67%;60对竹叶花椒引物中,有41对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扩增效率68.33%。花椒和竹叶花椒的特异性条带大小在100~300bp,主要集中在150~250bp。多态性验证试验中,15对花椒引物中有12对产生了多态性条带,多态率80.00%;15对竹叶花椒引物中则有14对产生了多态性条带,多态率93.33%。【结论】基于花椒和竹叶花椒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较明显的特异性和多态性。  相似文献   
996.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 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 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 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 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 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茶油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茶油应用范围的拓展、茶油品牌的建设及油茶栽培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9个立地的茶油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茶油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了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065%,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感官品质、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不饱和度;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是出油率及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理化品质;决定第4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色泽;2)9个立地茶油的综合品质得分排序为: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下坡>南坡上坡>东坡中坡>东坡上坡,各主成分得分排序与综合品质得分排序间存在差异;3)茶油品质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优于上坡。基于上述结果说明立地是影响茶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茶油的综合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为促进汉源花椒绿色产业规模发展,提升产品品牌效益和市场价值,促进高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文章探讨了加强汉源花椒地理标志产品综合监管、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以及保障生产销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浙油50、13Ld35-1等2个甘蓝型油菜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育种过程中性状的科学选择。结果表明,通过4年连续单株选择、定向选择和检测分析,明显地提高了亲本材料浙油50和13Ld35-1的含油量,进一步阐述杂交组合的含油量应考虑双亲含油量的累加作用,揭示了控制含油量上加性和显性基因均起作用的高含油种质杂种优势育种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因素空间的油葵联合收获机故障诊断推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油葵联合收获机出现脱粒滚筒堵塞等故障时会影响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而缺少自动故障早期预警手段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以因素空间理论为基础,研究了油葵联合收获机的故障诊断问题。在因素空间中,油葵联合收获机故障通过将其征兆因素集综合起来进行描述,通过因素分析得到故障诊断类型;并构建了装备故障诊断知识库和推理机制,进行了油葵联合收获机故障诊断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因素空间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成功地诊断出其故障类型,对油葵作物联合收获机的科学维护及可靠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