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6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林业   725篇
农学   629篇
基础科学   274篇
  488篇
综合类   3648篇
农作物   579篇
水产渔业   402篇
畜牧兽医   595篇
园艺   142篇
植物保护   2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 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  相似文献   
93.
二十碳五烯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海鱼油为基础原料,将其皂化水解为游离脂肪酸,经尿素—甲醇包合粗分离后,以硫酸—甲醇甲酯化,再经硝酸银—硅胶柱层析精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二十碳五烯酸甲酯标准物质。经定值检测,确定其化合物纯度≥98%。  相似文献   
94.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除草剂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油菜和土壤上喷施质量分数75%的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有效成分338 g/hm2),测出油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63~6.75 mg/kg和0.47~0.48 mg/kg,半衰期为8.49~10.11 d和3.76~4.74 d。对油菜施药1次,施药后45 d测得油菜上残留量为0.15~0.17 mg/kg。  相似文献   
95.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类型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对积累规律不同。中东部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脂肪相对积累规律基本相似,从鼓粒盛期开始,脂肪含量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随鼓粒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成熟,或成熟时略降低;高产和高脂肪品种在鼓粒盛期蛋白质含量高(40%~42%),此后随着鼓粒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成熟。中南部半湿润区,不同类型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同。高脂肪品种不同年份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趋势不一致。高蛋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间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规律一致,高蛋白品种脂肪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降低,鼓粒盛期后10~20 d达到较低水平,脂肪含量为17%~19%,成熟时又明显回升;蛋白质相对积累随着鼓粒天数增加而增加,到鼓粒盛期后约10 d达到最大值45%,成熟时又明显降低。高产品种脂肪和蛋白质相对积累没有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96.
渔光一体养殖模式(photovoltaic fishery breeding mode, PM)是一种采用水下养殖、水上发电的新兴环保养殖模式。本研究比较了渔光一体养殖模式与普通池塘养殖模式(common pond breeding mode, CM)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基本营养成分、感官评价和气味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对雌蟹肝胰腺和性腺进行人工及电子感官评价,测定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并对气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渔光一体养殖模式能提高雌蟹的性腺指数、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PM组肝胰腺表现青草味,电子鼻的响应值最高,PM组性腺的青草味和油脂味更明显;在肝胰腺中,鉴定出44种(PM组)和33种(CM组)物质,PM组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70.53±2.91) ng/g]显著高于CM组[(16.63±0.73) ng/g](P<0.05),是CM组的4.2倍,其中油脂味和青草味的物质含量更高;而在性腺中,鉴定出了31种(PM组)和47种(CM组)物质,PM组和CM组总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68.80±1.86) ng/g和(71.50±4.17)...  相似文献   
97.
DHA-enriched eggs have gained popularity due to their unique nutritional value, but their flavor can be challenging for some consumers to accept. The study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of lipids and flavors in DHA-enriched egg yolks using comprehensive lipidomics and volatile compou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11 lipids were detected in two egg yolk samples. Among them, 148 lipid species, including 48 DHA-containing lipi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DHA-enriched egg yolks than in Common ...  相似文献   
98.
二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催化高酸值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第一步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002CR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高酸值大豆油中游离脂肪酸和甲醇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然后用氢氧化钾催化油中的甘油三酯和甲醇进行酯交换.结果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醇酸摩尔比2:1,反应温度60℃,进耕速度3 mL/min.该条件下大豆油酸值可降至1 mgKOH/g以下.酯交换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5%,醇油摩尔比6:1,反应温度65℃.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我国0#柴油(GB252-1994优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油茶是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经营,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油茶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文献查阅、种类鉴定等工作,整理了21种油茶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措施等信息,并拍摄相应害虫及为害状的高清照片1 600张。采用Lucid智能诊断系统,构建Fact Sheet Fusion基础信息数据库,并针对多途径检索方式提取害虫"为害方式"、"为害部位"、"为害高峰期"、"形态特征"等4个1级特征组,以及10个2级特征和18个3级特征,共组成102个特征状态,构建了油茶害虫的快速诊断系统。在此基础上,转换得到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应用APP,为林农和森防一线工作者对油茶害虫快速识别和防治提供便捷服务,从而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
甘菊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其对烟草甲与赤拟谷盗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甘菊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两种常见仓储害虫成虫的熏蒸、触杀和驱避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甘菊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1种化合物,主要组分为樟脑(29.99%)、桉叶油醇(16.87%)、β-水芹烯(4.63%)、顺马鞭草烯醇(4.41%)和顺-β-松油醇(4.04%);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甘菊挥发油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LD_(50)分别为24.09μg/头和49.95μg/头)和熏蒸活性(LC_(50)分别为28.67 mg/L和14.40 mg/L)。同时,甘菊挥发油对赤拟谷盗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活性,对烟草甲驱避效果不明显。本试验首次研究了我国菊科菊属植物甘菊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杀虫活性,结果提示该挥发油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具有一定杀虫、驱避活性和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