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林业   213篇
农学   641篇
基础科学   120篇
  681篇
综合类   2642篇
农作物   476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440篇
园艺   362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冷地早熟禾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提法和水提法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冷地早熟禾的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TNC)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强度刈割试验以观测TNC与再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冷地早熟禾的TNC季节变化呈宽“U”型,两种提取方法的TNC在返青后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酸提TNC在开花期为最低点,水提TNC则是在抽茎期。抽穗期刈割对植株体的再生高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而TNC和再生之间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6年生曙光油桃为试材,研究40℃、45℃、50℃3个梯度高温短时间处理对花芽和叶芽的存活率、萌芽级数以及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探讨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短时间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短时间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增强。11月3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负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而淀粉含量高于对照;45℃和5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呈正调控效应,其萌芽级数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升高,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虽然部分花芽和叶芽因高温处理而死亡,但是在存活芽中短时间高温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作用明显增强。12月10日高温处理中,40℃高温处理对桃芽自然休眠解除的调控效应不明显,45℃和50℃高温处理和11月30日处理相同,具有正调控效应,只是前者对桃芽自然休眠的解除效果优于后者。不同高温处理桃芽的萌芽级数和淀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淀粉含量的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即淀粉向可溶性糖的快速转变是高温解除休眠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3.
改良热硼酸法高效提取苹果果实RNA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苹果果实、尤其是成熟期的果实中多糖和其他次生物质含量高,难以提取RNA。对此,在原热硼酸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添加提取辅助剂并根据辅助剂特性调整提取步骤,高效、稳定地从苹果果实、尤其是后期果实中提取到了高质量的RNA。所得RNA的A260/A230大于2.0,A260/A280为1.8-2.1,并且RNA产量高,其中前期果实RNA产率在13.40μg/g以上,后期果实RNA产率在7.02μg/g以上,完全可以满足RT-PCR、cDNA-AFLP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甜瓜子叶中提取总DNA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璐  赵长增  陶兴林 《果树学报》2005,22(6):748-750
用分子标记方法检测甜瓜杂交种子纯度,如果从真叶中提取DNA,检测周期至少需要15d。为了缩短检测周期,我们分别以甜瓜的成熟干种子、吸胀水后“露白”种子、3d龄刚转绿子叶、6d龄子叶、9d龄子叶和12d龄子叶为材料,进行了提取总DNA的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干种子和吸胀水后“露白”种子外,其他的材料都可以提取到DNA,但是DNA的质量因子叶日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日龄的子叶中,以3d龄子叶提取的DNA质量好。子叶6d龄时,提取的DNA质量次于3d龄,少量DNA开始出现降解,以后随着子叶日龄的增加,DNA降解加重。另外,与以真叶为材料提取的DNA样品相比较,子叶DNA样品中的蛋白质等杂质含量高,应增加氯仿抽提纯化次数。  相似文献   
15.
引起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的萎蔫短小杆菌新致病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内蒙古临河市新发现了糖甜菜细菌性叶斑病,从病斑所分离的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进行了鉴定,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不规则短杆状,有一根鞭毛、亚极生或侧生,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DNA G+C mol%和DNA-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Cur. flaccumfaciens),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的一个新的致病变种,定名为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beticola pv. nov. Chen et al.,2000(萎蔫短小杆菌糖甜菜致病变种)。  相似文献   
16.
红汁乳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红汁乳菇多糖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h,pH8.0,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在醇析浓度为70%,V(氯仿):V(正丁醇)=1:0.2,V(氯仿 正丁醇):V(样品)=1:l时,纯化含量为58%。同时用超声波法对红汁乳菇多糖的提取作了研究,其得率为6.99%,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甲喹可溶性粉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甲喹可溶性粉的含量,采用C 18 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磷酸(35∶65∶0.5,V/V)为流动相,柱温25 ℃,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方法的线性范围 100~400 μg/mL,线性方程A=2.455×104C 28 111,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3%,RSD= 0.74%.本法具有专属性,可将氟甲喹与已知的杂质进行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8.
19.
定性和定量分析一批兽药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中的未知添加物。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该批检品用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含量测定时,发现该样品的抑菌圈为虚圈,用薄层色谱鉴别该样品,未显示与标准品溶液一致的主斑点,怀疑该样品中有处方外非法添加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对该样品进行筛查,发现疑似添加物,并使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进行了双重确证和含量测定。该样品中非法添加物确证为磺胺氯达嗪和甲氧苄啶,添加量分别为58.5 mg/g和13.4 mg/g。本研究通过建立筛查方法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非法添加物的可能原因为打击兽药处方外非法添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Three diets fed to 12 pair‐housed sugar gliders, Petaurus brevicep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5‐day intake and digestion trials following 10‐day transitions. Diets 1 and 2 comprised liquid formula mixes with added vegetables and fruit, and Diet 3 comprised extruded pellets and a liquid formula. Diets eaten contained 16 —19% crude protein, 3%–15% crude fat, 10%–11%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4%–20% starch and 8%–49% sugar (dry basis). Calculated individual dry matter intakes (DMI) ranged from 3.9 to 5.1 g/day, representing 58.2–78.4 kJ/day. DMI was greater for Diet 2 (7.2% BW) vs. Diet 1 (5.6; p = .006) and Diet 3 (4.2% BW; p = .003). Although these differences were no longer detectable on a MBW basis, animals were shown to have gained BW (+14.2 g; p = .03) on Diet 2. In addition to nutrient composition differing widely among diets, DM digestibility (DMD) was higher in Diet 1 (91.2%) compared to Diet 2 (87.3%; p = .03), but DMD for Diet 3 (88.9%) did not differ from other diets. Gliders demonstrated ability to digest a variety of energy substrates, including simple sugars (96%–99%), fats (81%–96%) and starches (79%–98%), as well as substantial insoluble dietary fibre (58%–7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ets demonstrated for some nutrients. Animals displayed selective feeding behaviours, rejecting insoluble fibre in produce and preferring the lipid‐coated exterior of pellets. The diets used appeared to be balanced with respect to energy, protein and macromineral content, but may predispose to iron excess, other mineral imbalances (especially Ca deficiency) and obesity—clinical health issues described for pet gliders. Future focus on concentrations, types and utilization of dietary fibre in natural and captive diets, vitamin D metabolism and trace mineral interactions in sugar gliders would assist diet optimization for this highly gummivorous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