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4篇
  39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荞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西藏、陕西、四川、贵州等4省区的210份苦荞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用的50对SSR引物中,有16对引物多态性良好,共扩增出17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达118个,占总数的66.3%;210份苦荞种质的遗传变幅为0.62~0.98,平均值为0.8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8处可划分为5大类。聚类结果显示,来自同一地区的苦荞品种显示出聚为一类的趋势,表明苦荞的遗传信息受地理分布的影响较大;第V类所聚的41份分别来自西藏(27份)、陕西(8份)和贵州(6份)的品种表现出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种质相比,这41份材料不仅遗传差异较大,而且遗传来源广泛,可作为苦荞核心种质筛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VQ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在全基因组尺度上,全面鉴定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VQ(FtVQ)基因家族,分析其在苦荞叶斑病原——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黑孢霉(Nigrospora osmanthi)侵染和防御相关激素——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为深入解析苦荞VQ基因家族在植物抗病防御中的功能及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为优良基因资源发掘及抗病品种改良提供线索。【方法】基于VQ保守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文件(PF05678),采用HMMER 3.0对苦荞平苦一号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鉴定VQ基因;通过DNAMAN、Map Inspect、MEGA、MEME、Ortho Finder、PLAC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基因结构、染色体分布、启动子顺式元件、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保守基序、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系统进化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苦荞叶VQ基因在病原侵染或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苦荞基因组中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野荞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栽培荞麦的关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甜荞(Fagopyrumesculetun)和苦荞(F.tataricum)为对照,对大野荞(F.megaspartanium)不同收集系合计24份栽培和野生荞麦种子的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谷草转氨酶同工酶酶带共8条。不同物种的酶带数为3~6条,甜荞和苦荞分别有3条和4~5条,其特征谱带分别为GOT-2和GOT-1。而大野荞有3~6条,18个大野荞收集系可分为3类:类I,含甜荞特征谱5GOT-2,不含苦荞特征谱5GOT-1,绝大多数大野荞收集系(W1~W8、W10~W13、W15、W17、W18)是这种类型;类Ⅱ,含苦荞特征谱5GOT-1,但不含甜荞特征谱5GOT-2,仅包含原产湖北和湖南的收集系W9和W14;类Ⅲ为既含苦荞特征谱5GOT-1,也含甜荞特征谱5GOT-2,包含的大野荞收集系为原产湖南的W16。试验所用的3个荞麦种类(甜荞、苦荞、大野荞)几乎都含有谱带GOT-4和GOT-5。结果显示,大野荞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出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云南滇宁1号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出六苦荞4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25.4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年13点次中有10个点增产,增产点率为76.9%,201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荞2015002号)。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荞麦秸秆经不同酶活纤维素酶处理对其发酵前后纤维结构、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以及滩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酶处理试验,第2部分为饲养试验.酶处理试验共设计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未经酶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I组(纤维素酶I处理的荞麦秸秆),试验Ⅱ组(纤维素酶Ⅱ处理的荞麦秸秆),每组3个重复....  相似文献   
6.
7.
不同施肥量对甜荞主要产量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定西地区甜荞不同施肥量下株高、分枝数、产量、降水利用效率等指标的综合比较认为,最佳的施肥量为:施纯N 22.5kg/hm2、P2O5 30.46kg/hm2、K2O 65.48kg/hm2,其对应株高73.4cm,分枝数4.4个,产量896.18kg/hm2,降水利用效率5.38kg/(hm2·mm)。  相似文献   
8.
The common buckwheat ‘cv. Fengtian 1’ (FT1), ‘cv. Yuqiao 4’ (YQ4), ‘cv. Dingtian 2 (DT2)’, and ‘cv. Tongliao (TL)’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rch synthesis and grain filling. The chlorophyll and chlorophyll a/b contents of leaves in the third stem showed a steady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growth of common buckwheat. Whereas, FT1, YQ4 and DT2 showed higher chlorophyll content than that of TL at 7d and 14d. The activity of 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 and 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DPGP) in the four tested varieties showed a rapid upward trend until 14 days after heading but then rapidly decreased until 21 days after heading. The average adenosine 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ctivities of FT1, YQ4 and DT2 were higher than TL, while the average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activities were similar among the four tested varieties. Consistently, the four tested varieties showed rapid accumulation of starch,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during the prefilling stage, but no difference of starch content was found at maturity. The filling process of the four common buckwheat varieties exhibited an “S” curve. The Richards equation wa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grain-filling process of common buckwheat. YQ4 showed the largest values of initial growth power (R0). The time reaching the maximum grain-filling rate (tmax.G) of FT1 was the longest, and the maximum grain-filling rate (Gmax) of DT2 was the fastest.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荞麦剥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改善以往依靠手工筛分、计算的方法得到碎米率、整米率和未剥壳率,且不能实时检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荞麦剥壳效果在线检测装置并进行了测试试验。该装置主要由取样机构、匀样机构、图像识别系统和气流除尘光照箱等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碎米率均值误差为1.0 8%、整米率均值误差为-4.4 9%、未剥壳率均值误差为3.4 3%,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荞麦加工过程中的剥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抗虫和感虫荞麦品种对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取食的反应, 选择抗虫品种‘蒙0207’‘晋苦6’和感虫品种‘蒙0208’‘晋苦2’, 研究害虫不同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取食情况下, 荞麦叶片中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单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 防御酶[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以及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TI)、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活性的变化, 以及西伯利亚龟象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48 h后, 各处理组荞麦叶片中可溶性性蛋白、可溶性糖、单宁、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以及PAL、CAT、TI、CI活性均有增加。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 抗虫品种被取食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较感虫品种更大, 感虫品种被取食后单宁含量,PAL、TI、CI活性上升幅度较抗虫品种更大。在不同取食程度下, 抗虫品种中的TI和CI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西伯利亚龟象成虫取食抗虫荞麦品种后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感虫品种的个体。研究结果表明, 西伯利亚龟象取食能诱导荞麦抗虫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但对荞麦抗性品种与感虫品种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