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4 毫秒
81.
Sweetpotato cultivar TU-82-155 grown in a nutrient film technique system and separated into foliage, tips, fibrous, string and storage roots at harvest had a total dry biomass of 89.9 g per plant with 38.4% inedible portion. Tips and storage roots, the traditional edible parts, were analyzed for dry matter, protein, fat, ash, minerals (Ca, Fe, K, Mg, Na, Zn), vitamins (carotene, ascorbic acid, thiamin), oxalic and tannic acids, and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 inhibitors to determine their nutritional quality. Water soluble matter, minerals (Ca, Fe, K, Mg, Na, Zn),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edible and inedible parts were obtain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needed for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bioconversion processes of plant wastes into food or forms suitable for crop production in a controlled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相似文献   
82.
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ISSR标记分析了中国62份甘薯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明确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490条多态性谱带, 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出28.8条多态性谱带, 说明ISSR标记是评价甘薯遗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之一。62份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距离为0.158~0.924, 平均为0.574, 通过UPGMA法, 可以聚为2大类, 一类为国内自育亲本, 一类为外引亲本, 说明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其中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之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亲本遗传多样性高于非洲和美洲亲本, 并且与其他亲本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品种中, 中国大陆亲本遗传距离最小, 为0.419, 与来自中国台湾的亲本差异较小, 但与外引亚洲亲本遗传距离较远。因此, 中国在未来甘薯育种中, 可以国内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以及外引亚洲亲本与外引其他亲本配制组合, 拓宽中国甘薯品种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83.
东亚甘薯品种AFLP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和新型能源作物,由于遗传背景知识的缺乏,甘薯遗传改良受到限制,东亚是世界上甘薯种植最集中的区域,因此有必要了解东亚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和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AFLP标记对43份来自东亚地区的甘薯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0对AFLP引物扩增出30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占71.7%,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2.0条多态性带,表明AFLP标记是一种甘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高效方法。供试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938-0.3359,平均为0.2302,利用UPGMA法可以将供试品种聚为5个组群,表明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程度丰富,东亚甘薯育成品种之间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高于国家或地区品种内的遗传距离。韩国品种与其它东亚国家或地区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远。供试品种中,中国大陆品种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作者认为我国甘薯品种改良,应注重与韩国资源的交换,同时在亲本组配中避免少数品种人为过度利用,以保持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甘薯品种改良进度。  相似文献   
84.
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甘薯杂交后代155个株系及两亲本为试验材料,对甘薯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杂种后代性状分离很广,调查性状在子代中均出现连续变异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规律。供试分离群体材料的胡萝卜素含量变异幅度最大,CV为117.6%;变异最小的性状是淀粉含量,CV仅为10.8%;茎叶干率、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单株结薯数等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高,均在100%以上;茎蔓长、茎粗、薯块干率和还原糖含量等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居中,在91.4%~95.7%;分枝数、单株茎叶鲜质量、单株鲜薯质量、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组合遗传力较低,在51.9%~82.1%;选择茎粗适中、蔓长适中、分枝数多、结薯数多、茎叶鲜质量较大以及茎叶干率较低的株系,可以达到甘薯高产育种的目的。经相关性分析可知,要同时提高胡萝卜素、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等3个性状难度不大,而要同时提高胡萝卜素、淀粉、还原性糖、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等5个重要品质性状很困难。本试验表明,高产高淀粉品种选育相对比较容易,而高产高蛋白质品种选育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85.
为减少甘薯脱毒试管苗在扩繁过程中的污染,降低试管苗生产成本,从基础苗的筛选、培养基灭菌方法、试管苗接种技术及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A对甘薯茎尖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甘薯品种烟薯25号、烟薯26号和烟紫薯3号的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A处理,对甘薯茎尖组织的诱导培养及高效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烟薯25号较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为1.0 mg/L NAA+MS,植株再生率为91%;烟薯26号和烟紫薯3号较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为1.5 mg/L NAA+MS,植株再生率分别为88%和80%。[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开展规模化甘薯脱毒苗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7.
甘薯机械化收获程度过低是阻碍中国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农机农艺不配套则是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主要通过对5 个薯形大小不同的甘薯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了甘薯的薯形和大小对甘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徐紫薯5 号’的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最小,因此该品种更适合田间机械化收获。同时,在调查参试品种的薯形、破损率和明薯率后,发现甘薯的薯形与其破损率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扁率越大其破损率越大,反之则破损率越小,但对薯块明薯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甘薯品种选育过程中,在考虑农艺性状的同时应当选择薯形扁率较小的品系。  相似文献   
88.
甘薯机械化收获程度过低是阻碍中国甘薯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农机农艺不配套则是导致无法很好地进行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主要通过对5个薯形大小不同的甘薯品种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分析了甘薯的薯形和大小对甘薯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徐紫薯5号’的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最小,因此该品种更适合田间机械化收获.同时,在调查参试品种的薯形、破损率和明薯率后,发现甘薯的薯形与其破损率具有极显著线性关系,扁率越大其破损率越大,反之则破损率越小,但对薯块明薯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在甘薯品种选育过程中,在考虑农艺性状的同时应当选择薯形扁率较小的品系.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相关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显著。[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