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8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1365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57篇
综合类   75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91.
对1块6.5年生的湿加松无性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表明,开展湿加松无性系选育是可行的、有效的.具体结果如下:(1)控制湿加松生长变异的因素中,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大约各占50%;而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强度,主要为家系效应,其次为无性系效应.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967,0.88...  相似文献   
192.
We assessed the succ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bove- and belowground ecosystem biomass and carbon (C) pools in an age-sequence of four White pine (Pinus strobus L.) plantation stands (2-, 15-, 30-, and 65-years-old)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Biomass and C stocks of above- and belowground live and dead tree biomass, understorey and forest ground vegetation, forest floor C (LFH-layer), and woody debris were determined from plot-level inventories and destructive tree sampling. Small root biomass (<5 mm) and mineral soil C stocks were estimated from soil cores. Aboveground tree biomass became the major ecosystem C pool with increasing age, reaching 0.5, 66, 92, and 176 t ha−1 in the 2-, 15-, 30-, and 65-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Tree root biomass increased from 0.1 to 10, 18, 38 t ha−1 in the 2-, 15-, 30-, and 65-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contributing considerably to the total ecosystem C in the three older stands. Forest floor C was 0.8, 7.5, 5.4, and 12.1 t C ha−1 in the 2-, 15-, 30-, and 65-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n increase during the first two decades, but no further age-effect during the later growth phase. Mineral soil C was age-independent with 37.2, 33.9, 39.1, and 36.7 t C ha−1 in the 2-, 15-, 30-, and 65-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Aboveground ecosystem C increased with age from 3 to 40, 52, and 100 t C ha−1 in the 2-, 15-, 30-, and 65-year-old stands, respective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aboveground tree biomass. Belowground ecosystem C remained similiar in the early decades after establishment with 37, 39, and 39 t C ha−1 in the 2-, 15-, and 30-year-old stands, but increased to 56 t C ha−1 in the 65-year-old stand due to an increase in root biomass. The difference in total ecosystem C between the 2- and 65-year-old stand was 116 t C ha−1.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succ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system C pools, when estimating C sink potentials over their complete life cycle.  相似文献   
193.
人工老化过程中柔枝松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柔枝松(Pinus flexilis James.)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实验,研究种子在老化过程中MDA含量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掌握不同种源种子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在发芽过程中,5个柔枝松种源种子丙二醛(MDA)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常种子胚乳中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胚根中则相反;经过人工老化处理,丙二醛(M DA)含量明显增加,以种源Rs和Rg增加较多.通过实验判断柔枝松种源Rsd和Rsi种子的品质较好,膜脂受损程度较小.同时也为国内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4.
红松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文章考证了天然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及红松林在世界上的地理分布。红松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东部、俄罗斯远东南部及朝鲜半岛,日本岛的四国及本州也有零散分布。整个分布区的北界在52°N(俄罗斯);南界在33°50′N(日本);东界在140°20′E(俄罗斯);西北界在49°28′N,126°40′E(中国);西南界在41°20′N,124°E(中国)。红松林的分布以中国东北东部为中心,北到51°N(俄罗斯),南至39°N(朝鲜半岛),森林面积约50万km~2。红松林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递增表现出组成的分异;且随着纬度的递增,红松林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下降。人为因素的干扰是导致红松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5.
木腐菌及病死木中的真菌对松材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松材线虫病的病死木分离出的真菌中,松材线虫可以在无孢菌和待鉴定的3株有孢菌上大量繁殖.在曲霉、青霉、短梗单孢霉、头孢霉的菌落上不能大量繁殖,在木霉、轮枝霉的部分菌株的菌落上也不能大量繁殖.引入了8种木腐菌,毛柄金钱菌(Flammulinavelutipe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us),香菇(Lentinusedodes),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拟管革裥菌(Lenzitestrabea),粘褶菌(Gloeophyllumtrabeum),洁丽香菇(Lentinuslepideus),杂色云芝(Polyporusversicolor),测试了它们对松材线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材线虫可在其菌落上大量繁殖的只有毛柄金钱菌,而其他真菌都对松材线虫具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中在粘褶菌和糙皮侧耳菌落上松材线虫完全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196.
本文通过对分布于世界6个地区的松属28个种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和染色体组型分析和染色体臂比模糊聚类分析,结合其地理分布及其它方面资料,探讨了松属的起源,变异及其系统演化的过程,并对松属一些在形态分类上有分歧意见的种,进行了细胞分类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7.
火炬松林生物量与叶面积指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估测方程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并结合定位站研究的历史资料及其它报道,对不同年龄火炬松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相同立地条件下,利用胸径这一因子就能使估测火炬松生物量方程达到相当的精度;树干的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比重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枝和叶的变化趋势与干相反,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似的立地条件下,不同林龄阶段的火炬松林分的生物量可以用统一的生物量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198.
对马尾松地理种源四个试验点的64个马尾松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研究。初步摸清了马尾松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种源进行了种群的划分,区分出南、中、北三个地理带和六大种群。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14个适合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其六年生的树高、直径、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8.6%、17.1%和58.4%,增产效益显著。同时为河南马尾松造林区提出了种子调拨意见,明确了我国马尾松的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199.
由8年生黄山松种源试验林所作的分析知,历年树高遗传力稳定于0.62~0.76;各年树高间遗传相关系数均在0.82以上,显著高于相应的表型相关系数,表现出树高生长在时间上的遗传稳定。根据28年生人工林和45年生天然林解析木资料所估算的早晚期生长表型相关系数和早期选择的年遗传增益比率,初步确定8~10年生是黄山松最佳的早期选择年龄,此时选择所能得到的年遗传增益显著高于主伐期时选择的平均年增益。  相似文献   
200.
本文通过马尾松人工林的248块标准地平均木资料和6种生长方程分母岩类型对各调查因子与年龄相关进行拟合,揭示马尾松人工林各调查因子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直径、树高生长以对数曲线方程最佳;材积生长以幂函数方程为最佳,相关指数均在0.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