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9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林业   193篇
农学   1722篇
基础科学   7篇
  269篇
综合类   2412篇
农作物   903篇
水产渔业   228篇
畜牧兽医   498篇
园艺   551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31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甘蓝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开发甘蓝EST-SSR功能性标记,从NCBI公共数据库检索到63201条甘蓝ESTs,通过前处理和聚类去冗余后得到全长为14828.60 kb的无冗余ESTs 23306条.在这些序列中搜索出3085个SSRs,分布于2616条ESTs中,出现频率是13.24%,与甘蓝开花过程中相关的EST-SSRs出现的频率为6.97%.这些EST-SSRs的平均长度为23.11 bp,平均分布频率是1/4.81 kb.在1~6核苷酸重复的基元中,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类型,二者出现的频率基本相近,占总SSR的79.09%.AG/CT和AAG/CTT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二、三核苷酸重复的79%和34%,对这些含SSR的ESTs进行BLASTx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2616条EST-SSRs中1981条在数据库中可以找到同源物,占EST-SSRs总数的75.73%,功能已知的蛋白质中拟南芥来源的EST-SSRs所占比例最大,为66.02%,同时针对与甘蓝开花相关的EST-SSRs进行功能分析.找到同源物的1981条EST通过GOA进行功能分类,有987条可划分为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3大功能类群,其中与生物代谢相关的EST-SSRs数量最多,为263条,994条未被功能注释.  相似文献   
992.
SCAR分子标记在甘蓝型油菜S单倍型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克隆到的ISLGa片段与ISLGb片段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差异,发展了1个SCAR分子标记ISLGb(ISLGb-L+PS15),其引物只在具有ISLGb基因型的3个材料中扩增,并且均得到了大小为1265bp的单一亮带。通过与已有的相关分子标记整合得到了1套SCAR分子标记体系。包括2个多重PCR分子标记:①ISLG(PS5+PS15)和SP110(SP11-L+SP11-R')用于鉴别ISLG和IISP11b;②ISLGb(ISLGb-L+PS15)与SP11a(SP11-L+SP11-R)用于鉴别ISLGb和IISP11。还包括1个单PCR分子标记:SRKa(S40-5+S60-2)用于鉴别IISRKa。  相似文献   
993.
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构建玉米DNA指纹库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分子标记技术是在PC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多态性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研究的各个领域。概述了SSR标记的原理、类型、功能及其引物的来源,利用SSR构建玉米DNA指纹库的进展,玉米DNA指纹库在品种鉴定、品种保护及品种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等,以为玉米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比较遗传分析中常用的随机DNA分子标记、目的基因标记、功能性分子标记。综述了近年开发的几种分子标记,并对新型分子标记(功能性分子标记)进行阐述,如何利用Tilling技术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开发功能性分子标记,并介绍了功能性分子标记的优点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荷包红鲤与德国镜鲤正反杂交组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1对微卫星引物对两个杂交组合(荷包红鲤♀×德国镜鲤♂,德国镜鲤♀×荷包红鲤♂)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均能表现很好的多态性,可用作两个杂交组合遗传结构的分析,且得到的MFW 30可以用来鉴别正反杂交组的双亲;正反杂交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值分别为0.5072和0.5359,属高度多态性;子代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6594和2.9211,均大于母本而小于父本;在反交组子代中杂合度为0.9212,要高出双亲,正交组中为0.7515,介于双亲之间,均显示出子代的高遗传变异水平;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测发现,正反杂交子代分别有8个和10个位点发生大幅度偏离平衡;双亲间遗传距离正交组为0.2699,反交组为0.3578,显示出能产生杂交优势的潜力且正交组要低于反交组;UPGMA聚类图显示,子代在正交组中与母本近,在反交组中与父本近,两者都提示杂交子代与荷包红鲤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评价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42对SSR引物对75份新疆小麦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75份地方品种中42个SSR位点共检测到317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变化范围为2~15个,平均7.55个;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169~0.905,平均0.696。基因组的平均等位变异是D>B>A,遗传多样性指数为B>D>A。聚类分析表明75份供试新疆小麦材料可划分为3大类8亚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生态型密切相关,冬小麦地方品种和春小麦地方品种分别归属不同的类或亚类,春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冬小麦地方品种,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地域特性。总之,新疆小麦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用以拓宽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997.
胡伟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2):54-57
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是1项基于PCR技术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稳定、高效、高共显性、便于测序目标片断等特点。介绍了SRAP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综述其在棉花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云南甘蔗自育品种DNA指纹身份证构建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以云南27份甘蔗自育品种为材料,从国际微卫星协会提供的12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引物组成核心引物。8对SSR引物共产生129条带,123个为多态带,多态条带比例为95.35%,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45,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269~0.767之间,其中引物SMC1047HA,MSSCIR21不仅多态性丰富,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8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MSSCIR36/MSSCIR2、MSSCIR16/MSSCIR36和MSSCIR36/SMC336BS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蔗区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主栽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 MSSCIR16/MSSCIR36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自育品种,而且能将云南自育品种与10个主栽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圃号、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甘蔗自育品种的DNA指纹身份证,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于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周菊红  李轲  何蓓如  胡银岗 《作物学报》2010,36(12):2045-2054
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被定位在1Bs染色体片段上, 但已发现的相邻分子标记与该基因的遗传距离较大, 达10 cM以上。为寻找与该基因连锁更紧密的分子标记, 以YM型温敏雄性不育系ATM3314与恢复系中国春杂交的F2代200株为作图群体, 从1Bs的22个SSR引物中筛选出5个在亲本和F2代中分离的SSR引物, 构建了1个包含5个标记的1Bs局部遗传连锁图谱。结合F2代个体的育性调查,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YM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的1Bs染色体上检测到不育基因的1个主效QTLrfv1-1和1个微效QTLrfv1-2。rfv1-1位于SSR标记Xgwm18和Xwmc406之间, 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0 cM和4.6 cM, LOD值为8.80, 加性效应23.87, 显性效应10.44,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23.91%; rfv1-2位于Xwmc406和Xbarc8之间, 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0 cM和3.4 cM, LOD值为3.10, 加性效应17.59, 显性效应5.99,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7.78%。本研究初步定位了YM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1Bs染色体片段上不育基因的QTL, 为进一步准确定位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离子注入诱变突变体高糖材料S10与中糖F104构建高糖F2群体,通过800条RAPD,20对SSR引物的筛选及F2群体63个单株田间性状的调查,运用Mapmaker/expversion3.0和QTL2.0软件进行高糖性状QTL分析,获得了包含16个标记位点的7个连锁群,覆盖甜菜染色体总长度的418.9cM。确定了3个与甜菜高糖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