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0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3195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8篇
  331篇
综合类   180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管胞长度和木材密度这两个性状在树木个体内不同方向上及个体间的变异趋势,得出了管胞长度在个体高度方向上变异的几种数学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两个性状在个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个体之间并且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同时还建立了胸径处两性状值与株加权平均值间的线性回归方程。讨论了不同年龄,不同林分密度对这两个性状的影响,结果是林分年龄的不同对管胞长度无显著影响,林分密度的不同,在23—24年左右时,对管胞长度有极显著影响。林分年龄和林分密度的不同,对木材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2.
湿地松、杉木林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8年生湿地松、杉木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湿地松林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均呈增大趋势 ,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容积质量则呈下降趋势 ;而杉木林则与此相反。由此可见 ,杉木林不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 ,而湿地松林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能力 ,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3.
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浙江省湖州市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枯落物营养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杉木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钙和镁 ,但铁和铜的含量很低 ;毛竹林枯落物含有较高的钾、镁和铁 ;总体上看 ,灌木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枯落物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均较高。 1 0种营养元素在枯落物中的总贮量呈现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马尾松林 >杉木林 >毛竹林 >灌木林的排序 ,其贮量分别为 1 2 3 78,97 0 2 ,74 71 ,73 62 ,66 66和 62 85kg·hm-2 。表 2参 8  相似文献   
84.
在陕北黄土区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皮>干材;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P,K,Ca,Mg总量分别为319.52, 32.53, 250.02, 219.11,43.54 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668.75,0.67,0.24,195.06 kg/hm2;油松人工林N,P,K,Ca,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3.81,5.19,18.78,1.07,4.81;每生产1t有机物质需要这5种元素约9.41~12.19kg/(hm2*a);乔木层中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71.27~668.75?kg/hm2,其中干材营养元素积累量约占乔木层的14.9%~16.7%.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滨海沙地和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管胞形态的测定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木材除硬度大于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外 ,其余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稍小于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 ;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管胞长度和宽度在同一年轮内均小于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 ,长宽比大于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 ,且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工艺成熟期比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早两年左右。经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 :滨海沙地和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差异极显著 ,抗弯强度差异显著 ,其余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湿地松人工林培育和木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采自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生态站的红松人工林内的试材为例 ,分析和探索了红松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的径向变异模式。结果表明 :①管胞长度、长宽比、胞壁率的径向变异模式为 y =a +blnx ,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生物学意义。②管胞径、弦向直径和壁厚的径向变异为略呈增加趋势 ,径向直径是早材大于晚材 ,弦向直径是晚材大于早材 ;管胞径、弦向壁厚均为晚材大于早材。③管胞径、弦向壁腔比的径向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
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4年在辽宁兴城种子园,3年的观测表明,49个无性系花期早晚和长短有较大差别。这与无性系本身的特性、花期前的积温、花期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球花着生部位等有关。由于种子园中有部分无性系花期不遇,由此減少的杂交组合至少在1/10以上。嫁接后第九年雌球花产量较上年成倍增加,到第10年总产量仍持续上升,但早期结实量大于平均水平的约30%无性系,雌球花产量已有下降趋势。 迄今种子园中开花株数和雄球花产量稳定增长,多数无性系植株平均着花量约在700个上下,但仍有约半数无性系的1/3植株尚未开雄球花。种子园中花粉量不足,每公顷约产花粉2.8—3.7公斤,且种子园各无性系花粉比例极不平衡,5个无性系的雄花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88.
本文结合生产研究云南松在异常温度下(-5.2℃左右)受害的反映。主要描述1.云南松冻害后所反映出的形态特征。2.从外部形态特征,判断植株受害的程度。3.受害程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4.在相同海拔高度下,不同受害程度,分生细胞破坏的象征,以及生活细胞中物质的动态变化。5.从受冻植株解剖反映的特征,了解植株冻害后恢复的可塑性大小。从而了解云南松受冻的内外原因。以及内外条件的相关性,进一步判断植株恢复的可能性,为冻害后的营林措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针叶上分离到松针壳蠕孢(Hendersonia acicola Munch & Tub.)真菌,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在三种培养基上培养,结果松针汁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快,5d后产生分生孢子;PDA次之,7d后产生分生孢子;玉米粉琼脂培养基生长最慢,27d后产生分生孢子。在无光照条件下的三种培养基上均不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8—28℃下均能萌发,但以25℃、pH值为4、相对湿度为100%,萌发最快。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0.
巴山松的原始育种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山松的分布、形态特征、叶绿素、核酸含量、染色体组型、过氧化物同工酶及苗木生长量的研究表明,巴山松不仅在形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性上,而且在苗期的形态解剖及生长量上与油松均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基础上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巴山松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巴山松种内基因的相对分化量表明,不同产地间的变异较小、仅占7.5%,产地内的变异则占92.5%。因此,巴山松的遗传改良应利用产地内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