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39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4篇
  175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木薯炭疽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筛选和鉴定拮抗该病原物的木霉菌,并测定了其室内防效.通过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明确了引起木薯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采用平板对峙试验,从15株木霉菌中筛选获得3株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木霉菌LG004-52、LS0...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国内外各大数据库中桑树相关文献量的计量,对桑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桑叶作为家蚕饲料的传统农业模式已被打破,现已转向涉及医药、食品与保健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的桑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其中,对桑树活性物质的研究由生物碱类物质转向多酚类物质和多糖类物质,桑树的抑制肿瘤和抗癌活性逐渐被重视,国内研究者对桑树的研究深度及影响力逐年提高。该结果可为桑树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有毒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农药、兽药及添加剂残留等会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监测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代谢组学技术通过考察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的刺激或干扰后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获得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代谢组学投影,适用于对多种微量毒物的鉴别监测。同时,代谢组学技术可反映出毒物代谢过程中可能的生物标志物,为毒物代谢过程和毒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以色谱质谱联用、核磁共振等为代表的代谢组学方法逐渐成为检测和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关键技术,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同时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检测方法的优化将进一步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毒物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作者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对常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为了利用植物资源中所具有的杀虫、杀菌、抗病毒和除草等特性的天然活性物质,达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延缓靶标生物抗药性的目的,从黄柏皮、大黄、松脂、芦荟、皂角、苦楝根等多种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并混配加工成水剂,对黄瓜白粉病病菌进行毒力测定,并研究了黄瓜、南瓜、西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多种植物活性物质混配剂对黄瓜白粉病的侵染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制活性EC_(50)值为5.981 7;对黄瓜、南瓜、西瓜白粉病的防效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稀释400倍对黄瓜、南瓜和西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75.8%、76.7%和78.1%,施用后对以上瓜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6.
温湿度对亚洲小车蝗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系统(飞行磨)吊飞方法,测定了温、湿度对10日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雌雄成虫的飞行能力及主要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8℃、相对湿度(RH)为60%时,10日龄亚洲小车蝗成虫表现出最优的飞行能力,单个个体的最大飞行时间、最大飞行距离和最大飞行速度分别可达1.62h、9.87 km和2.03 km·h~(-1)。在温度16℃以下或28℃以上,其飞行能力明显降低。在40%~80%RH时,成虫均能进行正常的飞行活动。环境温、湿度会显著影响亚洲小车蝗成虫飞行能源物质的消耗情况(P0.05)。在最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小车蝗飞行所需的能源物质(甘油三酯)最少,其飞行单位距离消耗的甘油三酯也最低,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较高或较低的温、湿度条件,能源物质的消耗都显著高于最适条件。飞行能源物质利用效率的不同是导致其在不同温、湿度下飞行能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7.
培养基质,赤霉素和硼对蕨菜孢子萌发成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提高蕨菜孢子人工培养成苗效率,对4 种培养基质和赤霉素(GA3)、硼3 种使用水平的孢子萌发成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土、琼脂和蛭石间原叶体数无差异,但成苗率间差异显著;森林土成苗率最高,达到42.86% ;砂基上孢子虽能萌发产生片状体,但不能发育到性器官形成期;赤霉素对孢子萌发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含有0.15×10- 7 g/L赤霉素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硼可提高配子体受精成苗,并以0.05% 硼酸处理效果最好;赤霉素与硼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含有0.15×10- 7 g/L赤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叶体,在性器官形成期喷施0.05% 硼酸,成苗率高达51.60% 。  相似文献   
78.
为明确渍前和渍后施用外源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渍水小麦生长和产量减损效应的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扬辐麦4号为供试材料,对渍前和渍后喷施外源调节物质(DDTC、GA、肥料元素和复配外源物)后花期渍水胁迫下小麦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期渍水胁迫后小麦光合性能减弱,光能利用和电子传递受阻,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减少,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粒重和产量下降。渍前和渍后喷施外源调节物质均可提高花期渍水小麦的叶片光合性能,增强叶片光能利用和电子传递能力,促进籽粒中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提升籽粒灌浆速率以及粒重,从而增加籽粒产量。与渍后喷施相比,渍前喷施外源物能够有效提高花期渍水小麦的叶片光合速率、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降低热耗散;渍前喷施外源物能够有效促进花期渍水小麦的花后光合同化物积累,降低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转运;渍前喷施外源物能够有效提升花期渍水小麦的籽粒灌浆速率,促进粒重和籽粒产量增加。综上所述,与渍后喷施相比,渍前喷施外源调节物质能够有效提升花期渍水小麦光合性能,促进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降低籽粒产量损失,从而减少渍水胁迫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其中...  相似文献   
79.
Although koi herpesvirus (KHV) has a history of causing severe economic losses in common carp and koi farms, there are still no treatments available on the market. Th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exopolysaccharides (EPS) for its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KHV, by monitoring inhibition and cytotoxic effects in common carp brain cells. These substances can be easily extracted from extracellular algae supernatant and were identified as groups of sulphated polysaccharides. In order to reach this aim, Arthrospira platensis, which is well known for its antiviral activity of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compounds towards mammalian herpesviruses, was investigated as standard organism and compared to commercial antiviral drug, ganciclovir, which inhibits the viral DNA polymerization. The antiviral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of A. platensis against KHV was confirmed in vitro using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KHV life cycle genes, and it was found by RT‐PCR that EPS, appli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18 μg mL?1 and a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of 0.45 of KHV, suppressed the viral replication in common carp brain (CCB) cells even after 22 days post‐infection, entirely. Further, this study presents first data indicating an enormous potential using polysaccharides as an additive for aquacultures to lower or hinder the spread of the KHV and koi herpesvirus disease (KHVD) in future.  相似文献   
80.
枸杞叶是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茎叶,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种类与枸杞子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该文综述了枸杞叶的营养价值、活性成分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探讨其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病力的机理,以期为枸杞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