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35篇
农作物   89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虱的口针刺探频次、韧皮部刺入频次、在韧皮部外部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木质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褐飞虱的非刺探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褐飞虱在韧皮部内摄取汁液被极显著干扰,吡蚜酮处理后4h内褐飞虱成虫在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只有(1.2±0.5)min,而在对照上的总持续时间为(65.1±11.3)min。取食恢复试验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韧皮部取食的抑制作用可逆,但是取食抑制的恢复非常缓慢。经吡蚜酮0.1g/L处理24h再转移至清水处理苗上120h后,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也仅约为10min。研究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没有驱避性和拒食性,不阻碍褐飞虱口针刺探和木质部取食,但对韧皮部取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恢复非常缓慢。因此,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52.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与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稻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并进行GC/MS分析,比较水稻抗、感褐飞虱植株中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性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明显高于抗性植株,前者比后者高45.4%;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抗性增强而降低,1级最低,7级最高;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所含抗性基因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14种植物95%乙醇提取物及其相关混配物对水稻褐飞虱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毛竹乙醇提取物40mg/mL对褐飞虱若虫的拒食率最好,24h的拒食率可达47.67%;水葫芦乙醇提取物80 mg/mL次之,24h的拒食率为35.67%;胡椒乙醇提取物80 mg/mL第三,24h的拒食率为34.38%。花椒和葱2种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雌成虫取食和产卵忌避作用明显。在80mg/mL的浓度涂抹下,24h的拒食率和产卵忌避率均达到69%以上。在混配实验处理中,花椒80mg/mL和水葫芦80 mg/mL按1∶1混配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忌避作用效果最好,对若虫和雌成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5.4%和61.2%,对雌成虫的产卵忌避率为83.1%。  相似文献   
54.
2009~2010年,采用稻秆浸渍接虫法,测定了福建省3个地区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进行抗性分析,在仙游县晚稻田褐飞虱初孵若虫始盛期,采用喷雾法对6种药剂的田间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个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对同一种药剂的敏感性随着虫龄的增加而降低;烯啶虫胺对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若虫均表现出最高的毒...  相似文献   
55.
运用浙江省天台县病虫观测站1969-2009年的测报历史资料进行了晚稻褐飞虱发生关键因子筛选与回归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褐飞虱主害代发生量的关键因子主要是上一代褐飞虱的发生量、2-3代灯下诱虫量、水稻前期的田间发生率。逐步回归研究结果,连作晚稻9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1)逐步回归方程Y1 = -8.9742 -0.2484X1 +0.5705X3 -0.4806X4 +0.0309X9 +0.24205X10;连作晚稻10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2)逐步回归方程Y2=0.74638+0.3303X1 -0.28X2 -1.3136X3 + 1.7233X4 -0.2762X10+0.7946X11;单季稻8月下旬褐飞虱田间发生量(Y3)逐步回归方程Y3 = 4.1037 +0.64817X2-1.564X4+ 1.4128X6 + 0.1762X - 0.0238X8 +0.0752X9; 单季稻9月下旬褐飞虱发生量(Y4)逐步回归方程Y4=2.2717 +0.3217X1 -0.4132X2+ 0.3418X4 +0.3458X5 + 0.6962X10;逐步回归方程可作为褐飞虱发生趋势中短期预报应用,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水稻当家品种的抗虫性变化和主治药剂防治效果与抗药性变化等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其体内存在的大量共生菌是褐飞虱生物防治中尚未开发的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褐飞虱内共生菌种类丰富多样,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初级共生真菌——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 symbiotes,YLS)和2类次级共生细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和杀雄菌Arsenophonus。早期关于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种类鉴定主要采用体外离体培养、克隆文库构建以及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等传统技术。近年来,宏基因组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展了褐飞虱内共生菌种类多样性研究的深度。内共生菌不仅参与褐飞虱的营养代谢,为宿主提供氨基酸、维生素和甾醇等必需营养物质以满足宿主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时还可以介导宿主的致害性变异、抗药性产生和病原物防御等生理过程。鉴于内共生菌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内共生菌对褐飞虱进行生物防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褐飞虱内共生菌的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对其分离鉴定技术和多样性分析技术进行总结,并对褐飞虱内共生菌的生物学功能进...  相似文献   
57.
Trichoderma spp. are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biofungicides. In this study,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the growth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Nilaparvata lugens infected by T. asperellu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cundity of N. lugens adversely decreased under elevated CO2 relative to ambient CO2 irrespective of infection with T. asperellum.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N. lugens nymphs with T. asperellum infection under elevated CO2 relative to ambient CO2. Significantly higher activities of carboxylester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were observed in N. lugens infested with T. asperellum under elevated CO2 compared with ambient CO2. While significantly lower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ere observed in N. lugens nymphs infested by T. asperellum under elevated CO2 relative to ambient CO2. Measuring the antioxidases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s in N. lugens infected with T. asperellum can partly explain the response of fitness parameters of N. lugens under elevated CO2.  相似文献   
58.
采用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药剂对褐飞虱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水剂(有效成分36g/hm^2)对褐飞虱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d和7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4.92%和96.58%;10%烯啶虫胺水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有效成分75g,hm。)7d后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92.34%,明显高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112.5g,hm。)的防效。  相似文献   
59.
 本文研究应用 Weibull 分布函数Y=100×[1-exp(-X/b)c]描述褐飞虱雌虫产卵量的时间序列分布、若虫进龄百分率和卵的累计孵化率,用 Rayleigh 密度函数Y=A·X·exp(-X2/2H2)描述各龄若虫存活率。然后将这些参数组建成褐飞虱田间种群数量预测模型,经用历史资料验证,结果模拟值与实查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0.
光温条件影响稻种对褐稻虱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4~30℃温度范围内,品种抗性在不同光照时数阳光强度的影响下存有极显著的差异。弱、短光照会使品种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温对抗虫机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品种的非嗜好性方面,其中光照时数对非嗜好性有极显著影响,温度和光强度也育显著的影响,30℃比24℃表现的非嗜好性较强。光照时数和光强度对非嗜好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