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林业   1044篇
农学   768篇
基础科学   108篇
  425篇
综合类   2288篇
农作物   569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28篇
园艺   634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与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杂种F1幼穗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杂种F1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是最佳的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66%;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质地的改造有重要作用;3.0 mg/L 2,4-D 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8%;2.0 mg/L 2、4-D MS诱导的愈伤组织胚性最强;诱导率与分化率没有直线对应关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光照对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的叶色及生理变化的影响,以自然光为对照,用透光率为10%的遮阳网对其进行遮光处理,直至新叶成熟完全变绿后,撤去遮阳网用自然光进行复光处理,而后测量各阶段的叶色参数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遮光后紫叶狼尾草新叶为绿色,叶色参数L、b值显著增加,a值显著减少;生理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花色素苷、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活性显著减少,PPO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无明显变化。复光处理后,叶色逐渐转紫,叶色参数变化与遮光相反;生理指标变化与遮光后减少或增加的指标呈相反趋势,PPO、POD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铜在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培养基中添加各常用微量元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只有铜元素具有明显的促进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作用。铜元素不仅能提高再生植株频率和数量,还能提高再生植株的重量,其作用浓度的范围相当宽广。采用添加5 μmol/L铜元素的方法调查另外15个品种的培养效果,发现其中有8个对铜元素的正向反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据此认为,提高培养基中铜元素浓度是一种增强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4个引自日本的小菘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菘菜胚状体发生及其成苗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大量的小孢子胚状体及再生植株85株;不同基因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4 ℃低温预处理24 h对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NLN-13+0.2 mg?L-1 6-BA+0.1 mg?L-1 NAA为适宜的诱胚培养基;50 r?min-1低频振荡培养有利于提高子叶形胚发生的比例;MS+3 %蔗糖+0.75 %琼脂+0.1 g?L-1活性炭是小孢子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 %蔗糖+ 0.75 %琼脂+0.1 mg?L-1 NAA是小孢子植株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栽培对春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揭示春小麦在地膜栽培条件下是否早衰的问题,采用管栽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的叶绿素、蛋白质、叶片丙二醛(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在春小麦生长前期能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31.49%和7.94%),但后期又会加速其降解速率;M 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均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露地处理(日均增加量分别比露地春小麦高71.96%~11.78%和2.42%~9.57%)。说明覆膜栽培可使春小麦提前进入正常衰老阶段,但由于其增温、保湿等效应,使春小麦生长量增加,穗粒数和穗粒重比露地春小麦提高22.95%和27.68%,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椰糠、砖红壤、有机肥和河沙作为基质材料,用正交法设定出16种配方,对巴西香蕉组培苗进行营养杯栽培试验,通过测试分析基质理化性状、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生长指标,确定出最佳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椰糠与砖红壤是影响基质理化性状、植株生长与大中量养分积累的主要因素,砖红壤是影响微量元素锰、锌、镍、镉积累的主要因素,有机质是影响铜素积累的主要因素。椰糠混配处理显著改善了基质的pH值、容重等理化性状,促进了植株生长,增加了叶片养分积累。其中椰糠 ∶ 泥土 ∶ 有机肥 ∶ 河沙=4 ∶ 0 ∶ 0.05 ∶ 0.1  相似文献   
17.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两种外植体之间无差异,但幼穗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幼胚。15个基因型幼穗外植体的绿苗分化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幼胚外植体绿苗分化率,表明幼穗是很好的外植体材料。对其中H6756和H311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枪转化,姑果表明,幼穗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相应幼胚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针对塔里木河干流区域在综合治理前后的环境变化状况,以1990、2000年和2010年7—8月的3期Landsat-TM和中巴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借助RS、GIS手段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方法,对比分析了综合治理前后生态环境的特点,得知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在综合治理前处于最差的级别,综合治理后有明显改善。虽然,综合治理遏制了生态退化的趋势,但是流域内生态脆弱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根本扭转,仍需要进一步地增加治理投入,巩固和增强综合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发掘玉米叶片表皮蜡质合成与调控相关基因,以218份由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交系组成的关联群体为材料,在原阳对其3个生物学重复叶片表皮挂水能力进行调查,利用1.25 M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SNPs进行Q、K和Q+K这3种模型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Q模型较K模型和Q+K模型能更好地评价叶片表皮的挂水能力。Q模型下,共检测到88个覆盖玉米9条染色体的显著SNPs(P ≤ 2.04E-6),88个SNPs分布于47个QTLs内,单个QTL可解释13.6%~45.6%的叶片挂水能力表型变异,47个QTL内共有97个候选基因,其中,77个具有功能注释。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转录因子NAC77(GRMZM2G018436)和第3条染色体上的亚油酸酯氧合酶(GRMZM2G156861)编码基因,是叶片表皮蜡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的变化各不相同,叶位3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其他叶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