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91篇
农学   249篇
基础科学   39篇
  125篇
综合类   864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新梨7号"雄性不育特性及其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了“新梨7号”及其父母本花药发育和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学上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梨7号”梨花器小,花药干瘪,几乎无花粉粒,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空囊花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绒毡层细胞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畸形、提旱解体,致使绝大多数小孢子母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即使有的小孢子母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但形成的小孢子四分体也不能正常发育成为成熟的花粉粒,导致最终败育。目前大量研究已表明,雄性不育是由基因或染色体调控的。因此,本试验的形态解剖结果是不育基因表达的产物。  相似文献   
72.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 ,对 2种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中行筛选出了适合库尔勒香梨的提取方法 ;并利用RT PCR反应体系成功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 ,在此基础上 ,对影响杂交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当探针浓度为 4 0 0ng·ml-1,甲酰胺浓度为 4 5 % ,4 2℃杂交反应 6h ,可获得最高灵敏度。进口硝酸纤维素膜的灵敏度最好 ,基本无背景。Tween2 0的封闭效果比牛血清白蛋白好。对不同组织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了杂交检测 ,结果表  相似文献   
73.
西洋梨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洋梨两年生植株的嫩茎为外植体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当附加0.4mg/LIBA和0.6mg/L6-BA时,试管苗生长良好;生根培养基附加1.2mg/LIBA的生根效果最理想;开瓶炼苗4d,闲瓶炼苗6d的处理,试管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4.3%。镜检染色体数目2n=34,细胞学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74.
南果梨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南果梨果肉中多酚氧化酶(PPO)氧化邻苯二酚的活性明显高于氧化愈创木酚和间苯二酚的活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多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在420nm处有吸收高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量与南果梨果肉酚类含量比为40:3时,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呈最大活性。30℃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于40℃、20℃、10℃、0℃下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0.1MVc和001MEDTA对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凝胶电泳分析,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同功酶有8条谱带。  相似文献   
75.
以湘南梨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果实及各部位的乙烯释放量,改善梨果贮藏保鲜效果,但不改变各指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条件下乙烯生成和乙烯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均依次为果心、果肉、果皮,贮藏中后期果皮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果肉和果心。  相似文献   
76.
砀山酥梨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条件优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以砀山酥梨不同品系的成熟叶片、幼叶和芽为材料,采用SDS法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了不同材料的提取效果,并以此为模板进行RAPD反应,优化了RAPD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用幼叶和芽均能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而用成熟叶片虽能提取到基因组DNA,但不能直接用于RAPD分析;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为:反应体积50μL,包含80ng左右模板DNA、5μL市售10×PCRBuffer、2.0mmol/LMgCl2、120μmol/LdNTPs、3U的Taq酶、0.5μmol/L随机引物;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5min,使模板DNA充分变性,然后进入下列温度循环,94℃变性30s,36℃退火45s,72℃延伸90s,循环数40,最后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77.
两年定树调查测定44株次的酥梨产量及其相关的树高/冠径、花芽数、总果数、座果率、枝/果,叶面积系数、每果叶面积、平均单果重等8个性状。应用逐步回归法逐个别除对于产量没有显著线性效应的性状,得到包括总果数、每果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内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各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其对产量构成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说明,提高酥梨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果量,其次是增加平均单果重,再次是维持叶面积与果实的适当比例。在树冠大小基本稳定的情形下,增加每果叶面积会造成果量减少而使产量下降,同时又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上升。每果最佳叶面积应是提高平均单果重而使产量的上升量大于因果量减少而使产量的下降量,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提高果实的商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酥梨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酥梨产量品质与土壤条件的关系,为因土种植、优质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把25份苦瓜品种的13个性状归成单株产量、营养品质性状、果实性状和早熟性状4组,分析13个性状间及4个性状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果实性状的多元相关高于与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也高于与早熟性状的相关.因早熟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多元相关不明显,可望育成早熟丰产型苦瓜品种.而主成分分析、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的研究结果揭示;通过利用定植至始收天数、果长、蛋白质含量,单果重等遗传相关贡献大的性状选择的亲本进行配组及系统选育,可能获得强的杂种优势或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农优1号苦瓜与丽华苦瓜在熟性、结果习性、产量、抗病性等方面的对比情况,在春季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农优1号苦瓜表现早熟、产量高、抗病强.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