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32篇 |
免费 | 718篇 |
国内免费 | 178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77篇 |
农学 | 1319篇 |
基础科学 | 461篇 |
5285篇 | |
综合类 | 5309篇 |
农作物 | 1003篇 |
水产渔业 | 422篇 |
畜牧兽医 | 1033篇 |
园艺 | 224篇 |
植物保护 | 5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1篇 |
2023年 | 396篇 |
2022年 | 634篇 |
2021年 | 662篇 |
2020年 | 701篇 |
2019年 | 726篇 |
2018年 | 606篇 |
2017年 | 844篇 |
2016年 | 952篇 |
2015年 | 695篇 |
2014年 | 726篇 |
2013年 | 1203篇 |
2012年 | 1203篇 |
2011年 | 939篇 |
2010年 | 743篇 |
2009年 | 701篇 |
2008年 | 528篇 |
2007年 | 603篇 |
2006年 | 542篇 |
2005年 | 426篇 |
2004年 | 318篇 |
2003年 | 248篇 |
2002年 | 192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101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46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41.
沙打旺黄萎病菌(Verticiliumdahliae,营养体亲和群VCG2B)在5~30℃均能生长,适温20~25℃,在35℃时不能生长。在pH值4~10范围内都能生长,25℃时最适pH值为5.0~9.0。该菌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或甘油作碳源时均能正常生长,并生成微菌核,利用硝酸钾、尿素、甘氨酸作氮源时生长较快,以蛋白胨作氮源时,生长较慢,且不能生成微菌核 相似文献
42.
草粮轮作与农田生态平衡——兼论 Ladino 白三叶的生态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无性繁殖法定植Ladino白三叶(Trifoiumrepens)和雅安逸生白三叶(T.repens),地上部生物量前者比后者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地下部生物量和贮氮量表现为显著差异。后作玉米产量,Ladino白三叶地为6.29t/ha大于雅安逸生白三叶地(6.15t/ha);农田生态系统里前者表现为正氮平衡,后者表现为负氮平衡,前者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比为1∶0.5∶0.25明显优于后者;前者C/N比适中,后者C/N过窄,其抗性雅安逸生白三叶低于Ladino白三叶。三种种子直播的豆科牧草的生态经济特性表现为南苜蓿(Medicagohispeda)大于苕子(Viciacoracc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则介于两者之间。草粮轮作周期证明,Ladino白三叶和南苜蓿以及苕子是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最佳材料,值得广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3.
复种饲料油菜对麦茬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与施氮量条件下,复种饲料油菜对麦茬耕层(0~15 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收后复种饲料油菜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PHA)、纤维素酶(CEL)和脲酶(URA)的活性,与休闲熟化地(CK)比较,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32.15%,35.61%,78.66%和127.36%。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复种饲料油菜的播种量和施氮量有关,随播种量的增加土壤CAT、CEL和URA活性表现为逐渐递增态势,而土壤APHA表现为先增后减,播种量为11.5 kg/hm2时,APHA活性可达0.7888mg/g。在油菜生长的苗期,土壤APHA、CEL和URA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CAT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呈单峰曲线;在生长后期(收获期),低氮量有利于土壤APHA活性的增加,中氮量有利于土壤CAT和CEL活性的增加,高氮量有利于URA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44.
4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包膜氮肥配施不同用量钾肥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适宜黑麦草生长的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包膜氮肥显著提高了黑麦草植株SPAD值、株高、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 <0.05),明显延长了黑麦草绿期,防止早衰。施用等量钾肥条件下,包膜氮肥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4次刈割的SPAD值分别提高11.2%、 6.9%、 33.6%和195.2%,株高分别增加14.1%、 6.0%、 25.1%和85.4%。包膜氮肥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的干草产量提高了12.4%~25.0%。包膜氮肥配施中量钾肥处理能最大程度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提高黑麦草产量,因此推荐作为最佳施肥配比,为黑麦草的氮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氮素减排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44头平均体重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母猪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实测粗蛋白质含量为18.10%的普通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饲喂实测粗蛋白质含量为16.08%和14.12%的氨基酸平衡饲粮。试验期37 d,前7 d为预试期,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3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指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日氮素总排泄量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减少18.69%、38.68%,3组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试验1组、试验2组猪每增重1 kg所需要的饲料成本分别较对照组节省0.11和0.23元。综合考虑,生长猪饲喂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以作为实现养殖效益与环保双赢的主要技术措施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7.
采用田间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扭黄茅和孔颖草为试验材料,研究适量氮磷肥的施用对3种牧草旺盛期生长及土壤氮磷吸收的影响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氮磷肥比较,氮磷的施用有利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旺盛期(7-9月)的生长,3种牧草物候期有所延迟,可以提高3种牧草旺盛期绝对生长量,显著增加了孔颖草总生物量和氮吸收量(P<0.05)。与未施氮肥对比,施氮(施纯氮120 kg·hm-2)有利柱花草和孔颖草对氮的吸收,显著提高柱花草含氮量和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促进柱花草和孔颖草的生长,提高柱花草和孔颖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提高扭黄茅地上部的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未施磷肥对比,施磷(施纯磷75 kg·hm-2)显著提高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本研究为3种牧草和其他牧草氮磷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即:适量的氮磷施用有利3种牧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8.
研究绵羊宿营法通过践踏和粪尿对土壤和对天然植被和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啃食和践踏对植被地上部分损坏严重,8羊夜后草本植物被全部清除,但对土壤容重、紧实度和通气性无显著影响。新鲜粪尿入土后,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迅速上升(最高值分别达377mg·kg-1和56.1mg·kg-1),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单纯尿处理土壤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分别达139mg·kg-1和28.1mg·kg-1,显著高于单一粪处理和对照。无毛丑柳叶片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调查结果表明,羊奶果和黄花香发芽枝条数在试验前后变化不大,但宿营后的无毛丑柳枝条数显著少于处理前。宿营处理的产草量明显高于践踏处理。 相似文献
49.
A. Schwarm M. Schweigert S. Ortmann J. Hummel G. P. J. Janssens W. J. Streich M. Clauss 《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2009,93(5):596-605
Faecal nitrogen (FN) concentration is used as a marker for habitat quality and digestive efficiency in free‐ranging herbivores. In herbivores, FN can be separated into undigested plant N (analysed as the N concentration of the neutral detergent residue) and metabolic faecal N (MF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by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the faecal fibre‐bound N, the MFN fraction can be further split into a bacterial N and an endogenous N fraction [Hesta et al., Br. J. Nutr. 90 (2003) 1007]. We applied these methods to 96 faecal samples of 48 mammalian herbivore species from zoos. Species were grouped into coprophageous and non‐coprophageous hindgut fermenters and ruminating and non‐ruminating foregut fermenters. Diet was not controlled. The FN decreased with body mass, possibly reflecting higher proportions of concentrates in diets of smaller animals. The proportion of MFN increased with FN, indicating that higher quality food might enhance the gastrointestinal bacterial flora. The only outlier to this pattern was the lesser panda (Ailurus fulgens), confirming the low relevance of fermentative digestion in this herbivorous ‘carnivore’. No relev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ur digestion types were noted. The proportion of endogenous faecal N (32–80% of FN)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bacterial faecal N (7–30%), which contradicts basal understanding of herbivore digestive physiology. Thus, the method of Hesta et al. (2003) does not appear applicable to herbivores. While the results do not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detailed differences might occur between digestion types, they indicate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herbivores that rely on bacterial fermentation, regardless of their digestion type, with respect to metabolic faecal losses.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