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4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3篇
  62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鉴定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纤维降解菌,并优化其发酵白酒糟的条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利用该菌进行白酒糟发酵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然后根据发酵后白酒糟营养成分变化,确定用于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发酵条件,最...  相似文献   
92.
陈卫红  沈伟达  阳大海  鲁水龙  郑武  于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45-11046,11119
[目的]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并鉴定醋酸菌,为研究醋酸菌在开菲尔饮品发酵及开菲尔粒形成机理提供理论及技术基础。[方法]将开菲尔粒粉碎后制备成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悬液,涂布于筛选培养基上,37℃条件下培养7d,挑选单菌落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并扩增其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筛选到一株醋酸菌——KAB7。[结论]根据该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以及16SrRNA测序比对,鉴定为巴氏醋杆菌巴氏亚种。  相似文献   
93.
孕穗期不同低温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低温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以水稻品种龙稻5号和东农428为材料,采用盆栽种植方式于孕穗期进行低温处理,研究孕穗期低温对水稻空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强度降低及时间延长,水稻空壳率显著增加。水稻品种龙稻5号较东农428更具耐冷性。  相似文献   
94.
滇型杂交粳稻的研究与开发在云南高原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为云南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对滇型杂交水稻在旱作条件下的表型特征特性却知之甚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鉴定育成滇型杂交稻组合的耐旱特征特性,并对生长速率,其他表型性状与经济产量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滇型杂交稻旱作节水栽培和今后的耐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滇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耐旱性有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滇杂35产量和结实率均明显高于其它4个参试品种(组合)。小区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减数分裂期的生长速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3,达极显著水平,与结实率的相关系数达0.9,为显著水平,表明在以小区产量为目标的育种项目中,使用这些性状可以大大地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5.
寒地水稻品种子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对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L ogistic生长方程 W =K/ (1+ ae-bt)对寒地水稻品种 (系 )强、弱势子粒灌浆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依配得的 L ogistic方程导出了若干个子粒灌浆特性参数。结果表明 ,强势粒的起始灌浆量、最大灌浆强度高于弱势粒 ,有效灌浆期比弱势粒短 ,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期早于弱势粒。强、弱势粒各项灌浆参数均存在品种间差异。相关分析表明 ,强势粒和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早、最大灌浆速率期早、平均灌浆强度高 ,弱势粒起始灌浆量大、最大灌浆速率高 ,强弱势粒同步灌浆性强 ;结实率高 ,寒地超高产水稻品种应适当提早抽穗期 ,从而提早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期 ,保证较高结实率水平  相似文献   
96.
A study was don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helenchoides besseyi and the symptoms of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This is an important rice disease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 besseyi was extracted from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and cultured artificially, and then inoculated into bud and leaf sheaths of seedlings of two Oryza sativa cultivars, namely Zhendao 2 and Wuyunjing 7 in a greenhouse. The effect on rice growth, in particular the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was revealed by the extent of the disease, seed expansion stages, nematode load, and nematode mortality. In contrast to healthy seedlings, the height, length, and the numbers of spikelets of unhealthy panicles of Zhendao 2 were decreased by 6.7, 16.4, and 13.5%, respectively. Before anthesis, nematodes were attracted to the leaf sheath and apical meristem, nematode load increased by 40%; after anthesis, nematodes occurred in spikelets principally and the number increased by 90.8%. The percentages of infected seeds and nematode load were highest in plump seeds and lowest in empty seeds. Nematode mortality on grain with normal endosperm was lower than seeds with abnormal endosper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besseyi was the pathogen in rice with the symptoms of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Wuyunjing 7 manifests only the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symptoms and not the symptoms of leaf white-tip. These symptoms of small grains and erect panicles are new symptom records for the disease caused by A. besseyi on rice.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豫麦34和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 设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并加入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在小麦开花后定期取样,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籽粒中IAA、GA3、ABA和ZR含量。【结果】酰胺态氮处理下,豫麦34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ABA,GA3含量较高,灌浆速率较早达到高峰,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相比,粒重分别增加9.16%和5.74%。铵态氮处理下,豫麦50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GA3含量高;籽粒灌浆后期,IAA含量仍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且下降较为平缓,与酰胺态氮和硝态氮相比,粒重分别增加3.88%和11.52%。【结论】氮素形态对两个品种的影响不同,酰胺态氮有利于调节豫麦34内源激素水平,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而铵态氮对豫麦50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8.
钾素用量对垦粘1号籽粒灌浆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以垦粘1号为材料,通过分析灌浆期鲜重、干重、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钾素用量对糯玉米籽粒灌浆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鲜重和籽粒干重呈"S"型曲线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籽粒含水率变化用一元三次方程反映较好。施用钾素可以显著提高百粒鲜重和干重最大增长速率,但对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影响不大。钾素用量与鲜穗产量和籽粒产量可用一元二次方程反映,施用钾素可以显著提高糯玉米鲜穗产量和籽粒产量,但钾素过量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
选择珠三角地区(东莞、惠州、广州、番禺)4个水稻种植区,采集土壤(30个)和水稻谷粒(37个)样品,通过超声提取进行样品前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9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的含量,研究PAEs的污染特征和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结果表明,4个地区稻田土壤中PAEs总含量(∑PAEs)为3.25~8.05 mg·kg-1(平均为5.25 mg·kg-1),水稻谷粒的∑PAEs为1.77~4.13 mg·kg-1(平均为2.93 mg·kg-1),两者均以东莞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6.26±1.45)mg·kg-1和(3.13±0.71)mg·kg-1。土壤和水稻谷粒中PAEs均以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主,三者的累计含量占∑PAEs的85%以上。水稻谷粒对PAEs化合物的生物富集系数在0.37~1.27之间,部分DBP、DIBP、DEHP的大于1。大米和谷壳中∑PAEs分别为1.33~3.22 mg·kg-1(平均为2.17 mg·kg-1)和0.81~2.61 mg·kg-1(平均为1.43 mg·kg-1)。若人体食用这些大米,成人和儿童对DBP和DEHP的日均摄入量均小于10μg·kg-1bw·d-1,低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日允许摄入量(DBP:100μg·kg-1bw·d-1,DEHP:20μg·kg-1bw·d-1),健康暴露风险较小。但人体通过食用大米的长期低剂量暴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0.
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研究旨在了解干尖线虫病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表型观察与室内考种试验,对自然发病状态下的4个常规粳稻品种(系)和粳稻恢复系 R161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不同水稻品种(系)被侵染后的症状存在差异,常规粳稻宁1707、宁1818、镇稻88和南粳9108被侵染后表现"干尖"和"小穗头"症状,粳稻恢复系R161只表现"干尖",不表现"小穗头"症状,且"干尖"的位置不同,分别位于剑叶叶尖,整片剑叶及倒二叶。供试材料被水稻干尖线虫侵染后均能抽穗,但是株高、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R161被干尖线虫侵染后,不同发病部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整片剑叶干枯扭曲的稻穗受影响最大。[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我国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规律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