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2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319篇
农学   458篇
基础科学   145篇
  387篇
综合类   2775篇
农作物   201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邓敏  徐泽  张玲  胡翔 《西南园艺》2005,33(4):41-42
对HACCP作简要介绍,根据HACCP体系的要求,分析了机制针形名茶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用HACCP的原理确立了关键控制点,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Agee  James K. 《Landscape Ecology》2003,18(8):725-740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variability (HRV)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coarse filter approach to maintain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y. The historical range of variability in forest age structure for the central eastern Cascade Range in Washington State, USA was developed from historical fire return interval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fire acted as both cyclic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The proportions of seven forest structural stages calculated through these processes were applied to the area of each forest series within the central eastern Cascades landscape. Early successional forest stages were more common in high elevation forest than low elevation forest. The historical proportion of old growth and late successional forest varied from 38 to 63 percent of the forested landscape. These process-based estimat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developed from fores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HRV is a valuable planning tool for ecosystem conservation purposes, but must be applied to real landscapes with consideration of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与吸香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综合地认识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本质、完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吸香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维生素C(VC)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比VC的能力弱;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IC50为0.507μ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茶树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HSP17.2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茶树‘迎霜’中克隆得到CsHSP1 7.2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通过Real-timePCR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7.2×10a,理论等电点5.56;无信号肽位点,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被定位于细胞质中.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茶树CsHSP1 7.2与水稻(GenBank登录号:P27777)和花生(ABC41131)的进化关系较近,属于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家族第Ⅰ亚族.qRT-PCR分析发现,茶树CsHSP17.2属于组成型基因;高温(38℃)处理1h能显著提高CsHSP17.2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干旱(100 g·L-1 PEG 6000)、高盐(200 mmol· L-1 NaCl)和外源脱落酸(200 mg· L-1 ABA)处理条件下,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克隆得到茶树‘迎霜’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CsHSP17.2,其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响应高温、干旱、高盐和外源脱落酸胁迫.  相似文献   
16.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挖掘峨眉山野生茶树和群体种中的优良资源,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对峨眉山40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峨眉山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且多以灌木型为主;18个芽叶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70%~60.99%,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芽叶色泽(60.99%)。因子分析表明,18个芽叶形态性状综合为6个公因子,前6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80.74%,主要代表性指标为叶片大小、叶片锯齿和叶面特征等。聚类分析将研究材料分为5个大的类群,显示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适制性研究表明,初步筛选的11份种质资源制绿茶适制性较好,感官审评总分在92分以上,大体表现为香气鲜香带花香、清香高长带花香或栗香浓郁带花香,滋味鲜爽、鲜甜或鲜浓醇。  相似文献   
18.
徐驰  曹茂 《农业考古》2020,(2):233-238
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而云南省凤庆县又是滇红的诞生地,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种植历史,其混林茶园生态系统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其茶叶种植史和混林茶园生态系统进行梳理和研究,厘清凤庆县茶叶种植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凤庆混林茶园生态系统的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历史茶文化尤其是历史典故,大多需要重新解读,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有针对性且有说服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才能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价值认同。基于此,本文以“以茶代酒”为例,将其置于茶和天下的语境下,在重温这一历史典故的基础上,从增加中华茶文化魅力,促进历史茶文化的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以茶代酒的当代价值或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体现,并根据全球化与茶文化传播的需要,从增强自信性、构建“同型性”、抢占先机性、设计备选性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通过以茶代酒,推动中华茶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散茶在日本称为“煎茶”,和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生活美学角度探讨了日本人对散茶的感官审美、文人煎茶的审美情趣和生活饮茶促进和美的社会功能,展现了日本饮茶文化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