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49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74篇
  409篇
综合类   371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占永  郭伟志  张海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292-8295,8314
[目的]定量探求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强度与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解译并绘制了研究区40年(1970~2010年)5期(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图,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空间叠加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图谱、过程图谱、涨势图谱和演变模式4种图谱,分析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规律。[结果]整体上看,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是40年来海河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非稳定区域面积占到35%,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加强土地科学管理十分必要;1980~1990年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新增转化均最小,形成了增量波动低谷,表明在此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最为平缓。[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转移矩阵法相比,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面有着明显优势,能够展示兴趣区的空间位置分布,表现出多维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52.
李艳  魏晋  邓良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47-4650
基于人地协同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诊断成都平原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区域土地利用战略框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人地关系整体上不协同,人地"剪刀差"负效应有扩大趋势、土地利用总体较粗放、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缺乏有效衔接、部分地域功能模糊、农村生境问题突出和非农就业不畅等,都是区域城乡统筹进程中人地关系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应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战略、农村土地生态整治修复战略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战略,构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战略体系,促进成都平原人地关系协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3.
赵瑞金  李江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68-10972,10981
利用2004—2007年石家庄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华北平原出现的10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超折射回波特征进行了统计。并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的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探空实况对2005年11月19~21目的华北平原大雾天气过程的超折射回波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大雾天气有利于大气波导的形成;超折射回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太行山对超折射回波分布有明显影响;在0.5°平面位置显示产品上超折射回波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出现在夜间和上午;在大雾天气过程中出现超折射回波表明大雾天气的进一步发展和维持,为华北平原大雾天气的监测、预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黑龙江省盐碱地土壤无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测定、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黑龙江省重度盐碱地土壤无机碳的形态、分布规律,并且探讨黑龙江省盐碱土无机碳的密度。不同植被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无机碳分布,羊草草地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明显高于虎尾草草地,而HCO-3/CO-23含量和土壤表层Ca CO3含量低于虎尾草草地。盐碱裸地中以CO2、HCO-3及Ca CO3等形式存在的无机碳储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均无显著变化。以土壤碳酸盐含量为基础,估算土壤无机碳密度,发现羊草及虎尾草草地表层土壤(0~10 cm)无机碳密度显著低于盐碱裸地(P0.05),底层土壤无机碳密度差异不显著;盐碱裸地土壤无机碳密度为101.4~124.8 Mg/hm2。  相似文献   
55.
以海河教育园区一期规划为背景,对园区的生态功能区做了大致的划分:生态休闲区、生态文化区、生态经济区。在对各功能区培育模式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各功能区形成的模式和建设的方向做了认真的思考,对形成模式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基于1970、1980、1990、2000和2008年五期的MSS、TM与ETM遥感影像数据,对海河流域1970~2008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为充分揭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在土地结构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将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图叠加,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1970~1990年与1990~2008年两个比较时段的转移概率矩阵.近30年来海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一直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导的土地覆盖格局,园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显著增加,耕地和其它用地则明显减少,在定量刻画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流域内土地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以及政策导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因素.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生产性用地快速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流域内耕地不合理非农化,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57.
华北平原不同作物-潮土系统中N_2O排放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应用原状土柱培养法测定了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 -潮土系统中N2O的排放量 ,比较了不同作物对农田土壤中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花生、玉米和棉花4种作物系统的N2O排放通量有所差异 ;生长期间不施氮肥处理下N2O排放总量为0.57—1.00kgN·hm -2,施氮肥处理下为1.48—3.12kgN·hm-2,作物系统间有较大差异。氮肥产生的N2O -N占施肥量的0.57 %—1.58 % ,其中玉米作物系统是棉花作物系统的近3倍。  相似文献   
58.
洞庭湖平原越冬稻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并经室内鉴定,洞庭湖平原稻虫捕食性天敌越冬群落的物种组成,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4目10科20种和稻田蜘蛛8科16属21种,其中天敌昆虫优势种为稻红瓢虫,稻田蜘蛛优势种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稻田异质性的高低是影响稻田越冬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组成及丰富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区试品种化学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985-1990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不同试点的变化,鉴定出高蛋白质含量品种9个,高脂肪含量品种1个,兼用型双高品种14个高蛋白大粒品种1个,高蛋白产量品种10个。研究了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与蛋白质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孟英 《北方水稻》2005,(1):38-41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商品粮产地,土地的用养结合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研究提出黑土带保土培肥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从土壤耕作、作物种植方式、田间水分和肥料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