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95篇
林业   309篇
农学   320篇
基础科学   241篇
  609篇
综合类   1858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18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n eight-week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sources (fish and haemoglobin meal, soybean meal and torula yeast), in practical diets,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gut morphology of fingerling grey mullet (Mugil cephalus). Weight gain (%), SGR, FCR, N retention, PER, PGR, FDR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of fis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dietary protein source. Fish fed the torula yeast based diet showed reduction in growth performance.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performed on the alimentary tract of the fish showed a normal structural patter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s fundamental histological and histochemical aspects were similar if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lower growth performance observed in fish fed a torula yeast based diet may be tent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some detrimental morpho-functional aspects in the gut of these fish if compared to fish fed the other diets. 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confirm thi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与影响因素,为统筹边境地区城乡发展与促进国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构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采取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中国边境9省(区)2008—2018年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 ①2008—2018年中国边境地区城镇化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总体上土地城镇化高于人口城镇化。②乡村振兴整体指数由2008年的0.273上升至2018年的0.756,边境城乡统筹推进力度加大,省域乡村发展差距不断在缩小。③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协调程度由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转变,按照两系统的协调程度情况将边境9省(区)划分为优化提升型、调整进步型与重点突破型。④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种内外部力量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其中政府决策起到关键引导作用,互联互通扮演“催化剂”角色,产业结构提供重要内生“造血”力量,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具有外部“输血”作用。[结论] 应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分区分级分类制定发展战略、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和激活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动力等方面促进中国边境9省(区)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3.
变化环境条件下干旱绿洲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一直广受关注。玛纳斯河流域分布着新疆最大、最典型的绿洲农耕区,其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无疑应基于对种植结构和需水满足度(供水量/需水量)时空演变规律的了解。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并通过区域调查和调研,该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分类,建立流域地物遥感识别模型,分析当地2000-2020年种植结构的变化过程,探讨种植结构变化与膜下滴灌棉花水分供应状况和需水满足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GEE平台,融合简单非迭代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可快速、准确识别流域地物,总体精度约90%;近20年,流域种植作物始终以棉花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受益于膜下滴灌技术的节水、抑盐等功效,中、下游盐碱荒地不断被开垦为棉田,致使其面积以每年约101 km2的速度增长,但棉田面积增长与灌溉水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棉花需水满足度显著下降,尤其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下游灌区及需水旺盛的夏灌期,2020年流域下游棉花夏灌期需水满足度已降至约46%,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势在必行。研究可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及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宁夏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空间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宁夏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空间耦合关系,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基于统计调查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原县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程度、空间耦合关系以及分异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海原县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空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集聚性特征,生态脆弱性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大、人类活动频繁的河川河谷区以及海拔高、地形起伏大的南部地区; 从贫困程度来看,海原县中度贫困及以上的行政村比例为55.72%,表明研究区整体贫困程度较深,重度贫困和极度贫困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坡度和地形起伏大的南部和西部地区; 从生态与经济耦合关系来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协调同步发展比例为10.71%,失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经济落后型行政村数量最多,且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海原县东部和南部等地区。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5.
以聚砜为原材料制备了氯甲基化聚砜,重点研究了无毒的三甲基氯硅烷与聚砜进行的氯甲基化过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法与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选用极性较强的二氯甲烷为溶剂,35℃下反应60 h,PSF重复单元与SnCl4摩尔比为1:2时,氯甲基化取代度最高达到1.25 mmol/g。此实验方法取代度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在实验室进行。本研究对于革新氯甲基化聚砜的制备方法,促进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李凡修  艾俊哲  戴捷  邹吉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86-12787,12790
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设置偏少、校外实习基地短缺及实践导师匮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实践能力的相关对策,以期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7.
基于北部湾城镇群22个县域单元,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时空变化及相互关联情况。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及北部湾整体的县域人口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之间相互呈正效应,而钦州市、崇左市分别相互呈负效应、弱负效应。未来,北部湾城镇群应实施"大县城"战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县域尤其是县城的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优化城镇结构,走出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98.
基于GIS的广西甘蔗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广西甘蔗生产水平,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GIS技术和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的支持下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的均值为183.27 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 t/hm2,开发度均值为37.31%;光温生产潜力均值为175.51t/hm2,理论值范围为154.19~200.75 t/hm2,开发度均值为39.12%;气候生产潜力均值为165.88 t/hm2,理论值范围为142.94~197.21 t/hm2,开发度均值为41.71%。由此可知,广西甘蔗生产潜力理论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究碱化土壤的改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盐分组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良前后土壤的pH明显下降,碱化度下降幅度也比较大。Na+、CO2-3和HCO-3明显下降,Ca2+、Mg2+和SO2-4明显上升,Cl-变化不大;土壤中的Na+被Ca2+代换,CO2-3、HCO-3被SO2-4代换,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碱化度,改良后的土地种植玉米,虽然单产相对正常的还较低,但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未经改良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0.
新麦系列新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个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和其7个主要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明确新麦系列新品种(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势新品系的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7个因素,2012年的排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成穗率株高春季最大分蘖数基本苗数,2013年的排序为成穗率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株高穗粒数基本苗数春季最大分蘖数;两年关联度均靠前的小麦新品种(系)有新科麦169、新麦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