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0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845篇
林业   1578篇
农学   713篇
基础科学   384篇
  836篇
综合类   5507篇
农作物   1388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471篇
园艺   920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683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株,并利用组织培养芽变、盆栽接种病原菌压力选择及大田病区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耐)香蕉枯萎病品种,经过品系纯化、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观察其特征特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等。【结果】桂蕉9号为巴西蕉芽变异株系,基因型为AAA,属中秆香蕉,全生育期310~350 d;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总糖含量19.6 mg/100 g,维生素C(Vc)含量16.38 mg/100 g,可滴定酸含量0.43%;果实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催熟后在室温下可保存3~5 d。2012~2015年在海南、广东及广西进行种植试验,桂蕉9号对由FOC4引起的枯萎病表现出抗(耐)性,1代及2代香蕉植株的田间发病率为0.95%~52.30%,比对照品种(巴西蕉、桂蕉6号、桂蕉1号)减少7.38%~88.70%(绝对值);1代及2代蕉单株平均产量为19.8~29.6 kg,总产量17001.0~74485.4 kg/ha,比对照品种增产-2.1%~515.5%。桂蕉9号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蕉9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云南、海南等香蕉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2.
农田土壤湿度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多层误差反传网络结构模型和一维时间序列拓展的方法,发展了一种新的旱季农田土壤湿度预报模式。该模式不公预报准确性高,而且不受中期降水预报准确性的影响。一般只要具备386以上的计算机条件即可进行工作,十分便于业务预报推广。  相似文献   
73.
施氮量对旱地胡麻养分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胡麻产量、氮素积累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无论施氮与否,胡麻各器官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养分吸收、累积和转运规律的基本趋势一致,但其变化量与施氮量有极大关系。施氮量为55.2kg/hm2时,叶和茎中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最大;叶中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贡献率要比茎高出89.18%、83.36%和86.36%。胡麻籽粒中47.10%~57.66%的氮素来源于叶,22.46%~30.94%的氮素来源于茎,21.00%~30.48%来自籽粒生长后期从土壤中的吸收。施氮量为27.6、55.2、82.8 kg/hm2时,胡麻籽粒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增加了10.21%、16.92%和15.55%。施氮量为27.6~55.2 kg/hm2时,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为:51.10%~68.63%和51.54~97.16 kg• kg-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态环境,施氮量在27.6~55.2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4.
夹竹桃等七种植物野外栽培灭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灭螺植物材料夹竹桃、枫杨、乌桕、益母草和对照植物材料杨树、芦苇、杂草开展野外栽培灭螺试验。结果表明:灭螺植物材料的钉螺死亡率高于对照植物材料,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夹竹桃灭螺效果最好,乌桕、益母草、枫杨相差不大且均大于杨树小于夹竹桃,对照植物杨树的灭螺效果好于芦苇和杂草。  相似文献   
75.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Alemaya University in Ethiopia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ight kraaling on the dry matter intake (DMI), live weight gain (LWG) and foraging behaviour of Ogaden cattle. Three groups of four animals were given either 7 h access to pasture per day, simulating traditional grazing (TG) practice; extended grazing (EG) access for 11 h per day; or traditional grazing access plus a nocturnal forage supplement (TF). Live weight gain, DMI and foraging behaviour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late dry season (EP1) and the wet season (EP2). None of the treatments had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either DMI or LWG during EP1 or EP2. Extending pasture access time from 7 h to 11 h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amount time spent grazing, but grazing int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p < 0.05) reduced during the non-common grazing hours. Step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1) during EP2 than during EP1 and bites per ste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01) during EP2 than EP1, indicating that animals had to travel a shorter distance before selecting material to eat during the wet season (EP2). Providing supplementary forage (TF)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ny measured parameter. In this study neither of the two low-cost methods (EG and TF) of improving access to forage had any beneficial effect on cattle productiv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under the prevailing conditions, the traditional grazing practices of this part of Ethiopia do provide sufficient pasture access time to achieve daily voluntary food intake.  相似文献   
76.
棉花基质育苗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质育苗、移栽和栽后管理等几方面介绍了棉花基质育苗移栽规范化技术,为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栽培措施对乐都紫皮蒜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栽培措施对大蒜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海乐都紫皮蒜为材料,采用栽培方式(覆膜和不覆膜)和播期(春播和秋播)两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研究萌芽期至成熟期大蒜植株鳞茎、假茎、叶片、蒜薹等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特性。【结果】各处理栽培措施下,全生育期大蒜植株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鳞茎部位干物质积累量自退母后开始上升,单株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积累量均至成熟采收期达最大;秋播覆膜栽培措施下总干物质及鳞茎干物质的最终积累量均最大;春播栽培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总体高于秋播栽培。秋播栽培措施下鳞茎干物质的最终分配比例高于春播栽培,但其假茎、叶中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在生育后期低于春播栽培。在不同栽培措施下,蒜薹中的干物质输出均最多,其移动率相同但转运率表现为秋播栽培低于春播栽培。不覆膜栽培措施下,根中干物质的转运率及移动率均高于覆膜栽培。【结论】不同栽培措施对大蒜全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总体变化趋势没有明显影响,但其具体数值因处理组合不同而有所变化;秋播覆膜栽培措施下大蒜鳞茎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具有较充足的“源”,有利于大蒜高产。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早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一季中稻为试验材料,在大棚内开展了轻度水分胁迫(QX)和重度水分胁迫(ZX)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影响的盆栽试验。[结果]2种水分胁迫处理均明显抑制了水稻不同时期的干物质量。分蘖期,CK组根、茎、叶干物质相对QX和ZX处理有不同程度(121.1%~211.2%)的增加。CK组穗重最大,为53.21 g/盆,其相对QX和ZX处理分别增加44.9%和43.3%,差异显著。相对CK而言,水分胁迫显著提高了ZX处理水稻茎秆和叶片的氮含量,但是由于水稻干物质量受到显著抑制,所以ZX处理的氮积累量显著低于CK组。[结论]前期的水分胁迫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田间管理措施要适时排水或灌溉,避免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 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 492.3~12 209.2 kg•ha-1,两优293为6 984.0~11 679.5 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0.
北虫草干燥特性与粉碎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经过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干燥方法对表面积收缩率的影响,并结合干燥后北虫草的剪切和压碎力学特性,确定适宜粉碎的干燥方式;以通过200目标准检验筛的粉体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干燥后北虫草的剪切粉碎和球磨粉碎工艺,确定北虫草的最优粉碎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后的北虫草面积收缩率、剪切力和压碎力均最小,真空冷冻干燥为北虫草粉碎最适宜的干燥方法;剪切粉碎最优工艺参数为:粉碎时间3 min,物料填充率25%,物料含水率3%,此时粉碎效率为68.5 g/h,耗电量为0.46 kW.h/kg;球磨粉碎最优工艺参数为:粉碎转速266 r/min,粉碎时间60 min,介质填充率23%,物料填充率15%,此时粉碎效率为36.5 g/h,耗电量为2 kW.h/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