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23篇
  82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Summary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the occurrence of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s and spores of the associated fungi in a variety of soils in Northern Greece. The roots of several crop species were examined for the presence of mycorrhizal structures and all samples showed evidence of infection, though to varying degrees. Cotton plants, in particular, had heavy arbuscular infection. Intact and presumably viable spores were relatively infrequent and empty non-viable spores were much more common. Soil characteristics at each sample site are reported also, but only broa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t this stage with respect to correlations between mycorrhizal occurrence and edaphic factors.  相似文献   
52.
1961-2010年贵州省高温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防灾减灾以及高温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贵州省81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近50年高温时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州省年高温日数为7.3d,7-8月出现频率最大,占全年的75.6%;高温日数以0.25d/10a的速率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温度分别以0.12℃/10a、0.41℃/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多年平均高温日数以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遵义市北部分布较多,最高值为29.9d。高温日数,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及黔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呈较小的上升趋势,镇远、铜仁、剑河、兴义、天柱和赤水等较少站点呈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有2个极值中心,分别位于黔南的都匀(47.3℃)和黔北的赤水(42.3℃)。  相似文献   
53.
The effect of thermal energy intensity (TEI) on the rate of nitrogen (N) accumulation by maize from a Hamerly clay loam soil (Aerie Calciaquoll) was examined with and without supplemental irrigation. Soil- and air-TEI expressed as cumulative growing degree days (GDD) was determined from hourl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aken within each plot at soil depths of 0.05-, 0.15-, and 0.3-m and at a height of 1.2-m above ground surface. A daily mean TEI (GDD per day)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growth period. Estimates of time coefficient(s), k, in uni- and diphasic tanh[k(time)] functions, plotted against mean TEI for the periods; 1) planting to emergence, 2) emergence to eighth leaf, 3) eighth leaf to time(s) of maximum N accumulation rate, (t0), 4) planting to t0, 5) emergence to t0, 6) first diphasic maximum accumulation rate (t01) to 50 % silking, and 7) silking to second diphasic maximum accumulation rate t02 showed several linear relationships. Uniphasic time coefficients were modelled as functions of air-TEI. The first diphasic time coefficient, k1 was modelled as a function of pre- and post-emergent soil-TEI. Attempts to model k2, the second time coefficient of the diphasic model were unsuccessful; however, this time coefficient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EI for the growth period ‘t01, to 50 % silking’ and curvilinearly related to k1.  相似文献   
54.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1961—2007年近47 a的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河西走廊东部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月、季节和年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大平均积雪深度和极端最大积雪深度的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高海拔地区多于低海拔区,山区多于平原区。时间变化上,积雪日数47 a来呈平稳变化趋势,震荡减少,变率很小,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最多出现在1月,最少出现在9月,积雪深度最大出现在3月,最小出现在12月;积雪日数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积雪深度春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相关系数法分析表明,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都是冬季的变化主导了年尺度的变化;河西走廊东部积雪日数1990s中期以前以6~7 a、9~10 a和2~3 a的周期为主,1990s中期以后周期主要表现为6~7 a和2~3 a;积雪深度1970s中期以前以6~7 a和2~3 a周期为主,1970s中期~1990s中期9~10 a、12~13 a和2~3 a反应明显,1990s中期以后周期又表现为6~7 a和2~3 a。  相似文献   
55.
新疆北部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疆北部1961-2007年43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雨、中雨和大雨的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均呈增加和增强的趋势,大雨日数和强度变化显著,尤其在2000年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湿时期(1987-2007年)相对干时期(1961-1986年),新疆北部汛期的总降水量均是增多的,北疆西北部降水量的增多主要是由于小雨和中雨的增加所致,而天山山区及其北麓,伊犁河谷地区降水量的增多是由大雨增加主导。极端干旱事件呈减少趋势,尤其在近10 a处在低发期,极端湿润事件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6.
近50年东北地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东北地区129个气象站1961-2009年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东北地区极端最高(低)气温及极端高(低)温日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且后者比前者显著,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9℃/10a和0.1℃/10a;除中部部分地区外,东北地区年极端高温日数随时间变化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a增加0.8天;年极端低温日数则主要以减少趋势为主,速率为4.7天/10a。近50年中,东北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高温日数均无显著突变点,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低温日数都在1982年发生显著突变。  相似文献   
57.
东疆兰新铁路沿线大风特征及风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东疆兰新铁路沿线及周边8个气象站的大风资料,分析了东疆兰新铁路沿线近50a(1961-2010)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及其年、季分布特征,计算了50a一遇和100a一遇的最大风速和风压。结果表明:大风日数中心集中在"三十里风区"的达坂城地区和"百里风区"的十三间房地区,年、季变化明显;铁路沿线50a、100a一遇和实测最大风速与风压出现在十三间房地区。此外,还对东疆兰新铁路沿线的防风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
为了从连续属性的信息系统中提取决策规则,提出了将模糊集和粗糙集理论相结合,首先使用模糊聚类技术将连续属性信息系统转化为模糊信息系统,然后使用包含度算法提取决策规则,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得出的决策规则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59.
何春霞  高敏华  邓路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25-128,148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在1999-2009年的实证资料,分别建立了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共同求出各指标权重后,根据加权求和确定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分别求出1999-2009年的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协调度,并在已给出的各指标标准下对乌鲁木齐城市化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城市化和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增强。(2)在1999-2001年,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人居环境水平的中度失调到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3)在2001年后处在人居环境水平落后于城市化水平的勉强协调到良好协调发展过渡阶段。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0.
母体高校教师在独立学院兼职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母体高校兼职教师对独立学院的校园环境、工作条件、学院地位等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对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居中;对收入水平、工作量及学生学习情况等满意度较低。通过原因分析,认为可以采取提高课酬标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畅通信息传达等措施来提高母体高校兼职教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