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7篇 |
免费 | 240篇 |
国内免费 | 55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1篇 |
农学 | 697篇 |
基础科学 | 32篇 |
341篇 | |
综合类 | 3622篇 |
农作物 | 508篇 |
水产渔业 | 593篇 |
畜牧兽医 | 1990篇 |
园艺 | 367篇 |
植物保护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185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90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77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307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410篇 |
2011年 | 504篇 |
2010年 | 535篇 |
2009年 | 588篇 |
2008年 | 620篇 |
2007年 | 446篇 |
2006年 | 457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333篇 |
2003年 | 314篇 |
2002年 | 245篇 |
2001年 | 223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189篇 |
1998年 | 159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18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从动物毛中提取DNA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蛋白酶K分解毛发蛋白,并使用酚和氧仿除去蛋白质杂质方法提取毛中DNA。结果测量获得的数据和曲线表明:动物脱落毛发以及从保存多年标本获得的毛发均可用来提取到具有一定纯度和数量的DNA,完全可以满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所需。 相似文献
43.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的一篇报告指出,基因疫苗增强免疫系统的关键是能够激活白细胞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与之前认为的碱基序列无关。 相似文献
44.
DNA疫苗是继减毒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重组多肽疫苗之后的又一新型疫苗,比其他疫苗高效、安全易于大量生产.本文对DNA疫苗在牛、猪和鸡一些病毒病上的使用效果及其安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DNA探针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H91毒株)悬液提取的核酸,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只出现1条分子量较大、背景清晰的核酸带。用BamHI酶消化产生4个片段,大小分别为17kb、10kb、4.0kb和2.0kb。将其中的2.0kb片段克隆进pUC18DNA载体中,重组质粒DNA用digoxigenin标记作为DNA探针,在dotblot中该探针不与鹅胚尿囊液核酸抽提物、马立克氏病病毒(MDV)DNA、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DNA、SPF鸡基因组DNA等核酸反应,只与3株EDS病毒(EDS标准毒株AV-127、EDSH91毒株和从健康鹅体中分离的EDSY81毒株)DNA呈阳性反应。人工感染产蛋母鸡和雏鸡后24h即可用该探针从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出EDS病毒DNA,在感染后35h仍能从部分感染鸡样品中检出。对部分探针检测阳性鸡的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用SPF鸡胚分离病毒,并用HA和HI试验检测分离病毒的特异性;在感染过程中,同时检测了血清中HI抗体的消长情况。结果表明,人工感染鸡排毒至少可以维持2个月左右,而且血清中HI抗体即使很高,也不能阻止感染鸡的排毒。 相似文献
46.
47.
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自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将可遗传的变异称为多样性,科研人员就开始了对畜禽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利用。对野猪资源而言,遗传多样性指猪及其野生近缘种的种问和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对遗传多样性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形态学水平上研究,而后经历细胞水平、生理生化水平研究。近年人们在DNA分子水平上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开始利用DNA分析手段选育品种和寻找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基因,为开发利用与物种保护提供依据,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主要从野猪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野猪部分核内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8.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外源DNA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建立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外源基因转染体系,本研究利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外源基因,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探讨了DNA用量、脂质体用量和转染时间等因素对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μL转染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达到85%汇合时,添加由50 μL DMEM中含有0.2 μg DNA和50 μL DMEM中含有2.0 μL LipofectamineTM 2000的两种溶液混合构成的转染液并转染12 h,可获得最高的转染效率。当转染12 h后,用基础培养液培养至第24小时,细胞核周区出现强绿色荧光,而当转染后48~64 h观察时,细胞核周区的荧光强度明显弱,而远离核周区的胞质中的荧光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49.
50.
刘家英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6,(1)
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初级精母细胞核DNA含量测定表明,寄生于较高等鱼类宿主的中华叶形吸虫和鳗鲡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高(C值分别为0.25pg和0.26pg),而寄生于较低等鱼类宿主的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低(C值分别为0.21pg和0.20pg)。这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全蛋白质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进一步显示,中华叶形吸虫与鳗鲡叶形吸虫构成一近缘亚群(Sm=0.6579,D=0.4187),而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构成另一近缘亚群(Sm=0.6176,D=0.4819);这两个亚群间的相似系数值(Sm)小于0.53,遗传距离值(D)大于0.64。以上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再次证实将叶形吸虫属划分为两个亚属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