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7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864篇
林业   530篇
农学   1126篇
基础科学   156篇
  766篇
综合类   5288篇
农作物   825篇
水产渔业   807篇
畜牧兽医   2392篇
园艺   529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744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兼并性引物克隆出蓖麻蚕线粒体cox2基因、tRNA Leu基因和cox1基因的部分片段。cox2基因编码框包含 6 85个核苷酸 ,编码 2 2 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起始密码子为ATG ,终止密码子仅有 1个T组成 ;蓖麻蚕mtDNA的cox2基因中富含AT ,含量为 75 77% ,GC的含量为 2 4 2 3%。通过同源性比较 ,发现蓖麻蚕的cox2与柞蚕cox2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 89 0 %和 96 0 %。根据cox2氨基酸序列进行了 12种昆虫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2.
为了建立一种对近交系大鼠遗传物质进行精确可靠、快速简便的监测方法,利用DNA指纹技术对国内6个品系8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的分析,并与PCR扩增微卫星DNA技术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显示(1)不同品系之间DNA指纹图差异较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DNA指纹图带的相似系数和共有带率除SHR(哈)和WKY(哈)小于0.7外,其他均大于0.9.不同地区同一SHR间和WKY间DNA指纹图也存在差异,相同DNA不同次制作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2)不同品系个体间微卫星DNA具有显著多态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除SHR(哈)的SMST位点和WKY(哈)的AGT位点出现一定的差异外,其他均没有差异.DNA指纹图能更精确可靠地反映出动物个体间的遗传背景,而微卫星DNA遗传监测方法比较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03.
在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采用鸡胚和组织培养细胞来生产病毒疫苗 ,直到 70年代 ,重组 DNA技术的发展对疫苗生产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病毒的不同保护性抗原能在哺乳动物、昆虫细胞或细菌体内大量表达 ,这就是第二代亚单位疫苗。在过去 2 0多年里 ,虽花费了很大努力 ,由于这种方法对病毒蛋白产生的免疫反应不强 ,取得的成功很小。然而利用重组 DNA技术 ,能用安全病毒载体来表达危险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 ,如重组载体疫苗。与重组亚单位苗不同 ,重组载体疫苗对外源蛋白能产生强的免疫原性反应。还有许多其他重组载体疫苗已在实验阶段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04.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外源DNA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建立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外源基因转染体系,本研究利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外源基因,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探讨了DNA用量、脂质体用量和转染时间等因素对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μL转染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达到85%汇合时,添加由50 μL DMEM中含有0.2 μg DNA和50 μL DMEM中含有2.0 μL LipofectamineTM 2000的两种溶液混合构成的转染液并转染12 h,可获得最高的转染效率。当转染12 h后,用基础培养液培养至第24小时,细胞核周区出现强绿色荧光,而当转染后48~64 h观察时,细胞核周区的荧光强度明显弱,而远离核周区的胞质中的荧光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5.
阎欣  刘任涛  安慧 《草业学报》2018,27(11):15-25
以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草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变异规律,分析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碳库指数变化,探讨荒漠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对土壤碳库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的加剧,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呈线性下降。易氧化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均在荒漠草地达到最大值,在半固定沙地达到最小值。利用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荒漠草地沙漠化程度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利用溶解性有机碳含量计算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易氧化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正相关,但溶解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略高于易氧化有机碳。通过比较活度敏感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敏感指数发现,荒漠草地逆向演替至固定沙地过程中,易氧化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溶解性有机碳。固定沙地演替至流动沙地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碳的各项敏感指数均高于易氧化有机碳,表明易氧化有机碳能够较好地表征荒漠草地沙漠化前期土壤碳库变化,而荒漠草地沙漠化中期和后期利用溶解性有机碳表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6.
用RNA/DNA比率评定鳖的生长及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蛋白质含量相同但配方不同的5种配合饲料,分别投喂100~200g的幼鳖和中鳖,在环境条件和投饲率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为期60d的生长试验,并测定增重率、肌肉中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含量。结果表明,增重率分别为101.93%、93.61%、74.81%、79.89%和88.72%时,相应的RNA/DNA比率分别为1.32、0.89、0.78、0.88和0.92,与增重率成正相关。由此可见,RNA/DNA比率可代替增重率评定鳖的生长情况;在环境条件和投饲率相同的条件下,RNA/DNA比率可作为评定鳖用配合饲料营养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提取鱼类基因组DNA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效果也各有差异。本文以泰山螭霖鱼、东平湖鲤鱼、东平湖鲫鱼为材料,采用改进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了紫外分光光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微卫星PCR扩增等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本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在0.9μg/μL~3.25μg/μL之间,A260/A280比值在1.79~1.87之间,电泳条带整齐明亮,适合微卫星PCR扩增,且整个操作过程使用试剂较少,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方式丹参药材的质量相似性,建立丹参药材主成分特征图谱以及色差指纹图谱,形成快速、科学的立体质量评价方法,并为丹参临床使用及不同地域药材生产提供数据参考。运用HPLC建立丹参药材指纹特征图谱质量分析方法,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ModuleLab Chroman软件对丹参药材质量进行相似性评价及计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K最近邻法(KNN)等算法及可视化方法对样品丹参药材的色度值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共有11个共有峰,合成特征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894~0.999,表明不同产地样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各产地丹参药材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但根据成分PCA得分载荷图与聚类分析显示,主成分贡献率为85.93%,其中丹酚酸B成分有较高的贡献率,说明丹酚酸B是造成不同产地差异的主要物质;主成分测定显示不同产地与不同生产方式的丹参药材总丹参酮类成分也具有较大差异,总丹参酮含量为1.358~7.515 mg/g,丹酚酸B含量为4.574~112.670 mg/g;药材颜色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丹参药材颜色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广西...  相似文献   
109.
110.
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初级精母细胞核DNA含量测定表明,寄生于较高等鱼类宿主的中华叶形吸虫和鳗鲡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高(C值分别为0.25pg和0.26pg),而寄生于较低等鱼类宿主的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的DNA含量较低(C值分别为0.21pg和0.20pg)。这四种叶形吸虫成虫全蛋白质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进一步显示,中华叶形吸虫与鳗鲡叶形吸虫构成一近缘亚群(Sm=0.6579,D=0.4187),而鲶叶形吸虫和巴氏叶形吸虫构成另一近缘亚群(Sm=0.6176,D=0.4819);这两个亚群间的相似系数值(Sm)小于0.53,遗传距离值(D)大于0.64。以上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再次证实将叶形吸虫属划分为两个亚属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